ETF/美債/公司債/投資等級債....危機入市 V.S FOMO V.S 百年機會 ?!

一直鼓吹買長債,
原因皆為 "降息時長債價格會大漲",
亦即可賺取高額資本利得,

但降息的前提是通膨打下來了,
通膨打下來的代價是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即是景氣不好,企業獲利較差,
企業獲利差,股價也就下來了,

問題來了...
目前美元定存利率5%(長/短天期),大概沒有本金風險,
短債殖利率5%,長債殖利率4%,
一旦降息,
長債價格大漲,可賺取資本利得,
但 降息=經濟衰退=企業獲利差=股價下跌,
時間點似乎相同?
又股票的投資報酬大概要比債券好,
那此時是錢留債市還是錢進股市??
準此,
目前應該是短天期定存或是短債,
待聯準降息,
錢進股市??
那麼,
長債好像未曾是選項之一??

小弟憑空想像,
諸多錯誤,
請多包涵指正。
離題,
2月時,去做定存一年期,息5.07%,
近日,去做定存週/月期,息5.3x%,一年期,息5.4x%,
(故,年初去做定存一年期,是做錯的,
去 預期 降息/鎖利 是做錯的,越存越少)
怎麼看起來,短天期 是優於 長天期 的?
又,
將來的某一天降息,
亦即將無法滿足報酬率,
(定存雖然趨近無風險但報酬率不滿足)
降息=經濟衰退=獲利不佳=股價下跌,
只好/願意 承受 風險貼水?
錢進股市??
RICHARDSCW wrote:
2月時,去做定存一年期,息5.07%,
近日,去做定存週/月期,息5.3x%,一年期,息5.4x%,
(故,年初去做定存一年期,是做錯的,

我覺得這是一種投資心理上的誤區。
除非你或任何人,能保証每次進場都是最低點,
不然你一定可以找到某個時刻,你是做錯的。
不要用一個心理誤區來否定整體投資的佈局策略。

希望你有緣能看懂我在講什麼。
paganch
2021 換匯成本28區間 , 2022 換匯成本29.5區間 , 2023 換匯成本30.5區間 。匯差已超過利差的利潤許多。 相信投資的核心價值,遠大於追逐最佳價位。
paganch
投資長債的方向是對,但是不要追逐最低價。一籃子標地物,長短債搭配合宜才是個人深信的價值。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覺得這是一種投資心...(恕刪)


愛拍照 大大,不知我是否有記錯,記得你是長年在美國對嗎?!
想請教當地多數民眾,對於債券or債ETF & 現金存款or定存的看法是如何呢?!

==========
2023/8/16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922117.html



"升息路徑存在不確定性" => 嗯...信評機構依然是話中有話,玩文字遊戲,
對於"降評/降級"沒解釋說明很清楚咧,
或等到確認降級能否有更白話的解釋了!!

=============
昨天YT看到某專家"風險更低,報酬更高的退休組合,只要加入這項資產"的影片
嗯......"現金/定存"......

已經很久沒見到追蹤/更新其所大力推崇的"長債ETF"的影片
倒是多了不少"其它各種不同高殖利率債ETF"標題的影片

嗯.....或許是"其個人多元配置"吧?!
還是早已變成"商品代言人"?!??

=============
元大長債ETF 依然溢價 2.x% ,國泰則無此問題.........真奇怪



恬適生活 wrote:
元大長債ETF 依然溢價 2.x% ,國泰則無此問題.........真奇怪

這沒什麼好奇怪。
因為00679B自3日起就停受理初級市場申購,流通籌碼有限當然會溢價。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恬適生活 wrote: 想請教當地多數民眾,對於債券or債ETF & 現金存款or定存的看法是如何呢?!

多數民眾都很窮。
問民眾的意見,沒什麼意義,就跟你我或八千大差不多,一般理財專家講的跟台灣理財專家講的也都一樣。什麼6個月緊急預備金,股債平衡什麼的。大家大同小異。
美國民眾沒有比較會理財。中華文化下的華人比美國人強多了,不用問道於盲。
如果是問總經的話,建議看阮慕驊的財經慕house,算是總經講比較多的節目。


誠實的男人~~~
yoyomum
[大笑][大笑][大笑]
英英間LKK wrote:
這沒什麼好奇怪。因為00679B...(恕刪)


嗯....個人看法不同!!
反倒是"似乎未有明文規定折溢價容許幅度" <== 不知有無網友有相關規範訊息呢?!?
讓"發行商or經理人"&"造市商"因而從中套利(割韭菜??)

至於所言"停受理初級市場申購" => 這應指的是自營商/法人/機構大額(500張)以上購買管道
散戶次級市場買賣ETF => 流動性&折溢價 應為 "發行商or經理人"&"造市商" 的責任!!

如是ETF溢價是因額度滿了,造成無法正常套利/收斂,也應盡速公告or列為警示股才是,不是嗎?!

TWSE : ETF 流動量提供者與造市機制
https://www.twse.com.tw/downloads/zh/ETF/topic08.pdf
https://www.twse.com.tw/downloads/zh/ETF/topic09.pdf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問民眾的意見,沒什麼意義,就跟你我或八千大差不多,一般理財專家講的跟台灣理財專家講的也都一樣。什麼6個月緊急預備金,股債平衡什麼的。大家大同小異。
美國民眾沒有比較會理財。


嗯....感謝回覆,與個人所知雷同,
台灣民眾瘋長債&高配息等商品主因還是來自眾多媒體吧!
亦或許是因尚未處水深火熱中吧!
恬適生活 wrote:
如是ETF溢價是因額度滿了,造成無法正常套利/收斂,也應盡速公告or列為警示股才是,不是嗎?!

官網早就公布了,自己不知道不要怪別人。
從記錄看8/2就將配額發行完畢了。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