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edom wrote:
就我所知整合這些功能...(恕刪)


如果要只挑我這句話來說, 那對於和m競爭的公司來看, 對大M難嗎? 對國外的競爭者難嗎? 我的重點是這些開發技術已經不是賺不賺錢的關鍵, 而是下面這句話

"像M與m也買了不少IP來整合, 再來是看整合和開發的技術, IC設計發展至今, 硬體技術已經不是關鍵, 軟體創意, 專利, 市場, 通路才值錢, 才是EPS成長的關鍵"


我們買賣股票追求的是公司盈餘的成長, 而非公司的實力高低, 大小m會比國外大廠差嗎? 我想顯而易見的是他們獲利能力在這幾年趨勢是往下的

ryanku918 wrote:
對大M難嗎?

答案是...不簡單.

ryanku918 wrote:
大小m會比國外大廠差嗎

答案是...還差很遠.

軟體的創意來自於系統廠, 市場來自於需求, 通路來自於品牌跟產品.
IC廠是做出一個平台而已, 賣的人還是那些品牌廠.
Q公司靠3G賺錢, 但手機只有3G功能要賣誰?額外功能是誰加的?Q公司?

假如IC無法提供軟體創意的實現, 那IC要賣誰?


以前是硬體設計完去想軟體怎應用

現在是要從user端想好應用在去設計硬體配合上層設計...

這樣比較貼近市場...

mstedom wrote:
軟體的創意來自於系統廠, 市場來自於需求, 通路來自於品牌跟產品.
IC廠是做出一個平台而已, 賣的人還是那些品牌廠.
Q公司靠3G賺錢, 但手機只有3G功能要賣誰?額外功能是誰加的?Q公司?

假如IC無法提供軟體創意的實現, 那IC要賣誰?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littlesun18 wrote:
是阿..一定要打啪晨星嗎..?...(恕刪)


瑞軒跟MTK是兄弟..
只能說, MTK又出招了.

littlesun18 wrote:
以前是硬體設計完去想...(恕刪)


聽到大家分析那麼多之後,我的小星星損益兩平嚕~
接下來看它表演!

加油..快打平...:P


昌0828 wrote:
聽到大家分析那麼多之...(恕刪)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mstedom wrote:
答案是...不簡單....(恕刪)


在我看來他們都是一樣的, 不論是國外大廠還是大M,小m, 這些東西他們都能做, 你說的對, 軟體創意來自硬體平台, 但去看看這些大廠的IC架構吧! 他們平台有什麼差異, 以ARM為核心, Android為OS, 搭配自己的周邊系統, 通訊的綁通訊, 視訊的綁視訊, 不然再加個繪圖晶片, 現在以Android+ARM為核心的系統根本是就是走向PC Wintel的類系統, 這樣的平台大家都有, 時間再看遠一點, 當ARM+Nvidia繪圖晶片+SDRAM後, 掛上Android上時, 就是一台PC的架購, 等到解決散熱的問題之後, 這些做ASIC週邊強化自身優勢的廠商, 就等著被弱化, 會不會走向現在的PC週邊IC Design House一樣? 軟硬體的開放式平台早已經被ARM+Android統一了, IC廠現在能做的也只能針對自己找到的市場去做一些差異化而已

而對台灣IC廠最艱困的是, 連軟體都要提供, 台灣Design House是包山包海的, 推出去就是要可以賣的完整的產品, 山寨機就是這樣才起來的, 晨星的IC也無法例外, 所以對台灣廠商而言, 軟體的創意還是來自於Design House, 連市場與通路都一樣, 甚至在有些市場, 你都還要幫你客戶去找通路

市場是創造出來的, 不是需求推升的, 需求是創造市場後的擴大錢潮, 看看apple吧! 智慧型手機早在iphone出來前就存在了, 平板電腦也是在iPad之前就被推過一波了, 但不是小眾市場就是夭折, 而這些產品的市場卻都是被apple給硬生生創造出來, 就像M創造出山寨機的市場, 而m要去南亞創造PDA手機的市場一樣


現在mobile的cpu越來越像PC等級,所以在上面開發的純軟value就抬頭
另外...
ryanku918大意思是應該說東西夠好,價格不是問題?..消費者會被激發出購買慾?
話說電信業者綁約提共優惠折扣這也是智慧型手機大鳴大放的原因之一..


ryanku918 wrote:
在我看來他們都是一樣...(恕刪)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你們是不是有偷偷用權證去買多阿?
不然今天小星星才漲一點點,我的認購權證價格怎會這麼好康 = ="

ryanku918 wrote:
在我看來他們都是一樣...(恕刪)


通路來自於品牌跟產品, Apple的品牌跟產品幫他打通路.
Apple創造的東西剛好迎合市場的需求, 沒有需求怎麼會有市場?
老實講..我覺得外型佔了很大的因素...功能差異化讓他跟NB完全區隔,
這是之前平板電腦沒做到的地方, 它跟PC完全是兩回事.

至於IC架構有啥不同, "對台灣廠商而言, 軟體的創意還是來自於Design House"...
這些建議去待個原廠, 跟著原廠走過一遍Customer support就會有深刻的了解.
不可否認, 原廠會提供一些自己IC功能上的差異化設計,
但玩品牌的不會只侷限公板上的功能而已, 他還會再加入品牌廠來自於市場的設計理念.
山寨是仿造品牌廠來的...IC廠提供的就是從品牌廠抄來, 這有什麼好創意的?

我只想說, 這裡面的技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通用架構這樣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