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變弱了,二十年來台灣到底“少做”了什麼?

dongmark wrote:
你不如建議日語變成...(恕刪)


日語使用人口一億多
英語使用人口數十億
台灣50歲以下的人英語基礎一定比日語基礎好
未來英語結合華語才是趨勢
根本不需要另創文字或語言

妳的回文在我看來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還有在地緣政治之中
中國崛起對我們的衝擊遠高於日韓
就像今天的香港
因為距離中國更近 更對接的關係
所以衰敗的速度比台灣更快

香港還能維持只有一個原因
就是港元作為一個獨立的國際貨幣
他有不可取代性
這點哪怕是深圳富成10個香港也無法替代
但台幣呢???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日語使用人口一億多...(恕刪)


這個觀點我同意

學英文是大勢所趨

融入世界是應該的

中國現在學英文也是從幼稚園開始的

不過光憑這點脫離中國的體系,還是不夠



台灣的衰敗是中國造成的??

可笑啊

台灣明明和中國的經貿關係是周邊最差的,遠遠不如日韓


中國和韓國2015年的貿易額是台灣2倍多

中國2015年到韓國的遊客是800萬,到日本的遊客是500多萬,到台灣的遊客是400多萬

請問台灣離中國近

真的影響比日韓更大????????

可笑
dongmark wrote:
這個觀點我同意學英...(恕刪)


不用脫離
事實上也無法脫離

你打開世界地圖去看
相近的國家貿易依存度都是最高的
而且小國絕對依賴大國
就像加拿大依賴美國
沒有美國加拿大就結束了

所以就算100個蔡英文上台
台灣也脫離不了對中國的依賴
我不是講政治請不要檢舉我
我講的是客觀的事實

英語化只是提供我們一個獨立的泳道
不用跟著大家人擠人
英語化只是幫助我們能夠游得更好更快速

當英語化以後
文化跟想法會隨著改變
這點會造成我們跟13億中國人有差異的地方
一種語言背後代表一種思維模式
如果不國際化與做出更大的差異化
被淹沒是遲早的事


你講觀光
觀光受文資發展很大的影響
韓國因為在2000年決定發展文創
所以變成文化輸出國
這點為他們帶來很大的觀光人潮還有品牌價值的提升
而日本則是老牌的文化輸出國

我不知道你在可笑什麼?
用一個日韓的觀光人數來說明地緣政治嗎?
還是你是想講日韓對大陸的依賴比起距離更近的台灣還要深?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40%
韓國26%
日本19%

到底懂還是不懂?




一顆愛國心
一顆愛國心
一顆愛國心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不用脫離事實上也無...(恕刪)


做文化的差異化確實重要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中國已經不是漢人統治下的中國了

而是多元文化

具有強大的吸收能力

吸收台灣產生的差異會變的比過去更易如反掌


dongmark wrote:
做文化的差異化確實...(恕刪)


建議你先上網搜尋一下文章
看看為何當年李光耀把英語當成官方語言
如果按你的邏輯
那他當年選馬來語就好了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建議你先上網搜尋一...(恕刪)



李光耀當年的建國

首先武力上具備自保

在武力拒絕之後

通過了13位蘇丹的一致認可(類似冊封,以附屬國的姿態獨立)

最重要的是李光耀吃准了美國和英國

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

沒有美國英國的支持

李光耀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獨立

美英也是通過新加坡來制衡馬來半島的伊斯蘭勢力


說到語言

華人本來就不同於馬來人

選擇英語是因為初期歸屬於英聯邦


現在新加坡學習的是簡體中文

新加坡還大量吸收中國人移民和中國資本

在比例上遠遠超出台灣

台灣的應變和適應能力

顯然不如新加坡


另外新加坡還拉中國,馬來西亞合作

在新加坡旁邊建立了一座可以容納接近100萬人口的中國新城(全是中國移民購買)

建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交界處

其目的當然是通過中國的影響力,來應對日益增強的馬來西亞的影響

呵呵

新加坡2000年的時候人口是400萬

到了2014年人口是550萬

這不是自然增長能做到的,,中國移民佔了新加坡新移民人口的99%
dongmark wrote:
李光耀當年的建國首...(恕刪)


新加坡再怎麼吸收中國人
本質上他還是個講英語的國家

新加坡再怎麼靠攏中國
本質上他還是美軍駐軍的國家

光是這兩點
那怕新加坡再吸收200百萬中國人
他相對於中國的差異化還是相當明顯

光是這兩點
就代表中國在新加坡的影響力一定遠低於美國

我是覺得你講的內容
跟我講的一點干係都沒有

跟你討論實在浪費我的時間
反正我的言論寫出來了
看得懂的人就看 不認同我也沒辦法

台灣必須要推行全英語教育
台幣升值逼著產業轉型
成立主權基金

還有我看你過去的歷史發文
你是一個大中國主義思想的
這種角度看世界是看不清楚的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新加坡再怎麼吸收中...(恕刪)


這麼說吧

新加坡和中國的差異化很大

原因是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 馬來語,英語,華語(簡體中文普通話)和泰米爾語

新加坡人口80%是華人

但新加坡的國歌是馬來語

新加坡的政府機構文書是英語


新加坡差異

我看台灣也可以把日語,英語變成官方語言

呵呵


我當然不是大中國思想

我是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去看台灣的問題

台灣的思維都是傳統漢人思維

而現在的中國雖然漢文化仍然佔有很大影響力,但中國已經不是漢人思維國家

而是混雜各個遊牧民族的文化


中國現在更像歷史上的唐,各民族占主體文化(漢人占人口總量的70%)

而台灣更像歷史上的宋,漢族占主體文化(漢人占人口總量的98%)
為什麼台灣受到的傳統漢文明如此之深

原因在於地理位置

福建閩南人,廣東客家人

本身就是中國漢人文化中最原始的一支

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征伐,逃難於此


歷史上躲避戰亂

又遷移台灣

幾次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撤退

都是漢人政權跑到了台灣


最近的一次

浙江南部傳統漢人一支的蔣介石,廣東中山一帶傳統漢人一支的孫中山

又一次大規模遷移


其思維模式

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就是傳統漢人的思維模式

你以為現在的中國就剩這點思維模式

那就太小看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放蕩不羈的遊牧文明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