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UP10000
他AUO賣的是電腦動畫,從頭到尾沒有一畫面是實體,這種虛構設計夭折機率很大,沒錢途。
多頭報馬
我覺得阿達這以技術本位向前發展的想法不錯。(面板科技>智控科技>智慧觀測延伸科技?)需要的是:智控穩妥成熟,能足夠通向自駕或智駕。智慧觀測軟硬體支援到位。還有市場引導,發起社會性運動。微笑
其實現在電視壽命五年

2020大賣的電視 現在進入換機潮 而且每年壽命降3%

2025剛好是電視壽命收斂的奇異點

CRT20年 液晶15年 電漿12年 LED10年(逐年遞減到5年) OLED5年(同遞減)全部指向2025收斂

這不是巧合 是人為的誘導
s2474
用料好的時代過去了
UP10000
從大前年就在說電視壽命怎樣怎樣,到今年也不曾看見缺貨換機潮,每年供應都大於需求,要不是對岸按需生產,台灣早跟日本面板廠一樣賣廠維生。看電視只會越來越少,壞了看電腦或手機跟本不想換
樓上有人問誰要看電視 答案是

我想你是想說誰用有線電視接顯示器

因為現在掛名顯示器稅率比較低

電視觸及率達75%

OTT TV線上串流影音持續成長,從2017年的3.4%成長至2023年達到17.6%(註:TV版喔)

有線電視家戶普及率從2017年的66.5%以來,始終維持六成以上,迄至2023年仍然有63.6%

搭配之前貼過的 YouTube tv一天觀看十億小時以上 (註:只算TV喔)只看數據 覺得還會成長 因為智慧電視還不夠普及

認真回 我目前五台主力

電腦接65吋買T牌車送的J牌電視(還內建巴哈跟愛奇異) 主力

32吋智慧專看YT 主力

02年的20吋大同電視 外婆遺物 其實就沒人要的垃圾 有線電視用

22吋電腦螢幕 接MOD

以上四台常態三開

40吋 我媽看有線 主力

只要滑滑手機就能幫長輩丟本土劇重播到電視上 不用屈就手機或平板虐待長輩

短期目標 在買一台安卓電視 包網飛雙開或三開

其實我有個大膽假設
2000以前出生的是電視兒童
2000-2010是智慧機兒童
2010以後出生的是智慧電視+智慧機兒童

唯一不看電視的只有千禧世代
幕容晴
45以下漸漸比較少看,民國80後,就是2000以後開始降低
Eric Lin1106
很多年輕人喜歡玩遊戲,大尺寸的遊戲顯示器(電視),也是趨勢。
s2474 wrote:
我想你是想說誰用有線電視接顯示器

因為現在掛名顯示器稅率比較低

電視觸及率達75%

這份電視觸及率,N=998~1046之間,在N的這群人中,從106~112年
有線電視-(第四台)是逐年降低,除109年因疫情瞬間回升到70%
無線電視-機上盒,排除數位化和疫情穩定在23%~24%
MOD是穩定17%~20%

以上這三個族群,主要收視方式,是電視
來看看Yahoo新聞 有線電視剪線潮持續
全國64家有線電視系統台訂戶總數,由2018年底510萬戶逐年下降至2023年第四季451萬戶

持續探底與負成長,突然間,有個想法,誰要看電視?
對,就是有人開著電腦上網追劇,再開著第四台電視播著新聞,那是孤單的退休老人
然後,誰要看電視?


正成長的是OTT TV
這族群收視方式就複雜,手機、電腦螢幕、筆電、平板,還有-電視

客倌們可以想像,一個公司22~35內勤人員上班用電腦的人,下班回到租屋處滑手機,不買電腦、不買筆電、不買電視,或許買個平板

像石油需求一樣,精準提問,或腦力激盪
誰要看:電視、桌上型電腦螢幕、筆電電腦螢幕,這是消耗面板產能的最大因素

問這問題的原因,主要是2024的某天,聽到一個妹子說沒電腦沒電視,只看手機追劇
pqaf
電視,塑化,LED,太陽能,鋼鐵...未來人類持續都有高需求,但中國共產社會主義好大喜功,想獨佔全球市場,經濟侵略世界,不讓其他人有口飯吃.
s2474
還是只能說 年輕真好 大叔用手機追劇 痛苦
佳世達法人董事友達辭任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2352)佳世達-公告本公司法人董事辭任

1.發生變動日期:114/01/03
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或自然人監察人):法人董事
3.舊任者職稱及姓名: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彭又又浪
4.舊任者簡歷:本公司董事
5.新任者職稱及姓名:不適用
6.新任者簡歷:不適用
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逝世」或「新任」):辭職
8.異動原因:法人董事辭任
9.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不適用
10.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12/05/29~115/05/28
11.新任生效日期:不適用
12.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1/9
13.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
14.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
15.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否
16.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多頭報馬
這是怎麼一回事??集團鬧𨐰了?該不會是"佳世達"在鬧獨立吧?!如果是的話,就是"佳世達"看扁AUO沒前途了!?[XD][鬱卒][窮]
pqaf
友達原本有2席董事,去年Q1 把手上佳世達近20%股權,賣到剩 14.5%..沒臉再多佔一席董事吧.
以去年Q4來比較,推測達貓12月營收有可能在250-260億之間,Q4還有賣廠20億左右,及台幣貶值的助攻,能打平就阿彌陀佛了。
幕容晴
彰化去烏日高鐵搭南下列車
Eric Lin1106
股價漲跌只有天知道,但是基本面沒有更差是客觀的事實。若有把握掌握漲跌節奏,可以加碼,也可以用力放空,恭喜大家都發財。
布林肯:俄曾考慮動用核武 北京勸阻

這核彈若真給它打下去, 全球 經濟和股市就完蛋了...

中國人+印度人+俄羅斯人,佔了全球 40%人口, 它們的消費對全球經濟影響關鍵.. 核彈對大家都不好,中國勸俄羅斯多冷靜一下.

俄羅斯手上有核彈,讓北約畏懼..
如果只比傳統武力,俄羅斯可能早被 北約消滅佔領了吧.
多頭報馬
P大理智點!!俄羅斯與中共的核能飛彈,如果能夠打到美國,中俄的氣焰會剩如今這般微弱嗎?!美歐只是要保持「人道主義」本位的風格,才支援烏克蘭去抗打俄羅斯。就是要中俄沒辦法鬧大,或坐大。[XD]
nomorerainyday
老共不會去炸美國,因為最主要的市場就在那裡。炸完了,生產的東西要賣給誰?
1月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將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把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手環等消費品納入購新補貼品類。


==========================

去年春節,中國業者串聯停線歲修2周, 去年十一長假,中國業者再次停線2周,調控市場供需.

再過3周就是 中國新年長假了..最近的面板 產業新聞怎麼都還沒有傳出,中國面板廠,新年要停線歲修2周的消息呢?
pqaf
川普上任,烏俄和談,北約一年可省下800億美金軍費,俄國可省下800億美金軍費...歐洲人民就可擴大民生消費,烏克蘭和俄國占領區,加薩和敘利亞以色列的 重建也要花千億美金.
pqaf
拜登太老太軟弱,從阿富汗倉皇撤軍,兵敗如山倒,大失威信,讓俄羅斯和中東宿敵 都看輕美國,敢輕易就發動戰爭.
pqaf wrote:
1月3日上午...(恕刪)

集邦:元月電視面板價格續漲 IT 面板持平

集邦科技(TrendForce)6日發布2025年元月上旬面板報價。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電視面板受惠中國補助政策延續,元月報價可望續漲;IT面板價格則是持平。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2025年1月隨著中國國內以舊換新政策延續,TV備貨需求仍維持熱絡,加上國際品牌客戶也即將啟動新年度的備貨之下,預期整體需求可望維持穩定趨勢。因應需求較預期強勁,面板廠也一改之前較保守的策略,產能有較高的機率不會在農曆新年進行歲修調整,同時TV面板價格也有望在需求熱絡之下而有上漲的空間。目前預期1月份的TV面板價格,32吋與43吋將上漲1美元,50吋與55吋持平,65吋與75吋將上漲2美元。

他指出,自2024年12月起,部分MNT品牌客戶因應面板價格接近底部,加上關稅議題逐漸發酵之下,開始增強備貨,預估第一季的備貨動能將更為明確。對面板廠而言,因為主流規格MNT面板持續面臨虧損壓力,因此亟欲希望價格止跌持穩,加上電視面板價格已經逐步開始上漲之下,預期也可望幫助MNT面板價格趨於穩定。在需求比預期好轉之下,目前預估2025年1月份的MNT面板價格將全面維持持平水準。

至於NB面板,受到關稅議題發酵的影響,部分品牌客戶在2024年12月就開始提前備貨預作準備,面板價格也在12月就轉為持平。進入2025年1月後,因為目前對於川普上任後實際的政策走向尚未明朗,面板廠多半仍不敢過於積極調整價格策略,而品牌客戶也尚在觀望政策風向,以決定後續備貨策略,因此1月份的NB面板價格在整體大環境仍混沌不明的狀況下,買賣雙方都以較穩健態度對應,預估面板價格走勢將以維持持平為主。

pqaf
TrendForce表示,TV備貨需求仍維持熱絡,加上國際品牌客戶也即將啟動新年度的備貨。因應需求較預期強勁,面板廠產能有較高的機率不會在農曆新年進行歲修調整,同時TV面板價格仍有上漲的空間。
pqaf
面板廠看到報價有點漲,過年就不停工減產,滿產衝量,真是短視近利.如果1月訂單超過產能上限, TV報價漲幅就會擴大, 間接帶動 MNT,NB LCD一起飛.
jones.lee wrote:
集邦:元月電視面板價...(恕刪)


做个对比。
和去年同期相比, 全面涨价。
32:33-->35 ,漲 9.3%
43:61-->64 ,漲 4.9%
55:122-->124 ,漲 1.6%
65:163-->174 ,漲 6.7%

27" IPS : 61.6-- > 62.6 ,漲 1.6%
23.8" IPS : 47.9-- > 49.2 ,漲 2.7%

15.6" IPS : 40.5-- > 40.3 ,跌 0.5%
11.6" TN : 24.8-- > 25.1 ,漲 1.2%

漲幅雖小,但面板算難得有漲,不像過去年年都便宜. 接下來2025年,希望LCD漲幅能擴大,年年都變貴..

以前32吋是全球TV需求量最高的尺寸,我想 現在43吋會是TV熱銷尺寸 , 32吋變成 MNT熱賣尺寸.

55吋會不會變成冷門尺寸? 消費者要買大就直接買 65,75,85吋, 若有預算或空間限制,那就買 43,50吋.

我房間一台前年買 TCL 43吋,$7200, 打PS4, 看 netflix, HBO max ,第四台新聞...畫質都很好. 放在書桌上,剛好放得下.
房間另一台 benq 32吋 TV $6500,畫質不好, 就接電腦,看股票和上網.
winyi
接電腦要買笨Q的4K 32"比較好,去年買一萬有找,現在9000有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