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模組N年前早在大陸生產了!!模組內銷就是要繳稅!!出口其他國家才是用保稅方式!!OLED成本太高!!良率不好!!大陸面版國企,可想而知!!雙貓的下場!!兩者還是看好群創!!因為鴻海代工量大!!出貨可撐著群創面板有基本的出海口!!友達要靠各品牌廠,沒有有力的母公司稱量!!未來路會很艱辛!!
jerrycl wrote:
.因為鴻海代工量大!!出貨可撐著群創面板有基本的出海口!!.(恕刪)

這點有點疑問...
鴻海是代工廠,面板的議價權和規格選擇權,掌握在品牌業者手上...鴻海頂多只能建議.Sony愛用SDC,apple愛用LGD,愛用誰的,鴻海身為代工的角色,很難左右.

鴻海能完全掌握的品牌是infocus,但出貨量很少,而且還要優先幫忙出清夏普10代線的庫存.
郭董以個人名義,出資六百六十億日圓( 約二百四十億元新台幣) 投資夏普位於大阪堺市的十代線面板廠,也就是夏普的子公司SDP( Sharp Display Products) 。
砸在夏普10代線的錢,可能比砸在群創身上還多,郭董個人只有群創2.45%的持股(市價約25億),鴻海集團持股約3.26% ,還比奇美實業 5.74%少.

鴻海和瑞軒也有投資美國VIZIO,但只是股東,只有建議權,實際採購策略,可能還是在美國VIZIO自己手上.

鴻海可搶 新興國家低價面板標案,幫 群創消耗部分產能,但有一餐沒一餐的,標案利潤低,出貨也不穩定.pi#86

pqaf wrote:
用過低價筆電或平板...(恕刪)

其实说句老实话,
真要有技术优势,5%的关税不算什么
这么在意这5%的关税,为的就是好杀价竞争。

群创据我所知,在河南和四川都有新建面板厂,应该用的是富士康的名义。
说LG和三星也有厂,面板比较便宜,完全是混淆视听。



hello1059 wrote:
其实说句老实话,真...(恕刪)
鴻海富士康不等於群創.郭董和鴻海對群創的持股還不到6%.哪天萬一不幸到了絕境,若真需要斷尾求生,抽腿也是很容易.

鴻海自己在大陸的新廠,好像是5.5代和6代 LTPS手機面板廠,損益和群創無關,且不是8.5代大電視面板廠.

鴻海鄭州6代LTPS面板廠,預計2018年第1季量產,供貨國際大廠;貴州6代LTPS面板廠2019年量產,陸本土品牌華為也可能是供貨對象。

鴻海除在大陸設LTPS面板廠,並與旗下面板大廠群創合資,在高雄蓋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生產線,可望搶先在今年內量產。

面板以前毛利率有18%,現在毛利率降到12%以下...雖然大陸內需市場,可能僅占群創不到3成營收,差個5%關稅,對毛利率影響,也算不小,一年搞不好要10億人民幣,能省則省, 韓元升值個4%,韓廠也是會哀哀叫.

若像是台積電那種50%高毛利率產業,關稅差個5%,可能算小case.

至於媒體所謂"少了零關稅面板競爭力恐崩盤"的說法,是誇大聳動,語不驚人死不休,言過其實. 又不是全部的面板,只能銷往大陸唯一的市場,其他國家都是原始人,不看電視.

(大陸進口台灣面板的金額,從2012年的157億美元,降到今年的不足120億美元。)pi#87

所以友達要靠技術力,彈性與多樣性來求生存。
生存的壓力,活過來後只會讓他更強。

jerrycl wrote:
友達要靠各品牌廠,沒有有力的母公司稱量!!未來路會很艱辛!!
pqaf wrote:
可見報紙洗腦能力多強,一直用出貨量的題材來做空友達,資訊不透明的散戶,根本搞不清楚 出貨量和出貨面積(產能營收)的差異,果然都認為友達完蛋了,賣都來不及,哪敢買進友達.就友達董事長傻傻的,每個月默默一直買進

與其苦等貨貿降稅,還不如靠自己趕快去變通.(恕刪)


散戶多頭指標仍不死心,繼續觀望下去

與其苦等面板,還不如靠自己趕快去變通換股操作.......

Rayshin26 wrote:
散戶多頭指標仍不死...(恕刪)


今天噴噴的機率頗高......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面板這2年應該有機會反彈到某種程度!

不過逢彈都是減碼為妙,少碰比較好。

說道面板關稅,不是只有大陸有關稅,不少國家對台灣也有關稅,這部分是難解的習題,短期看不到曙光!

5%的關稅,營業額1000億/季,減少獲利50億,一年200億,影響EPS 2元。

如果以後每年可賺1.5元,因為關稅就變成EPS -0.5元,那就慘了!

加上大陸這幾年不斷蓋面板廠,不久後又要蓋10.5代廠,看來1~3年後又會供需大失衡!

可能要再等個幾年,面板廠又倒了幾間,供需才又會平衡!
萬萬稅一直都存在(關稅,加值型營業稅(消費稅),營所稅..) 也早都算入成本費用裡,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不會因大陸這5%的關稅,公司就破產倒閉了.
又不是全部的面板都在大陸內銷,不需要每片都繳5%關稅給中國,全球超過七成的面板還是銷往歐美,俄國,中南美,中東,非洲,南亞,印度...新興國家和已開發國家.
中國市場是很重要,但大陸市場不等於全世界市場.

郭董並不是怕繳稅,而是希望 和韓國競爭對手 站在同一個基準線來競爭,
韓國和台灣如果都是收取5%關稅和10幾% 加值型營業稅,郭董就無話可說.
但現在韓國透過多國FTA 或直接在當地設廠,讓韓國面板的關稅比台灣少,韓國同級產品競價就可賣便宜些,這才是郭董擔心的.

手機市場的出貨量不再成長,的確是要擔心,因為手機面板頂多是6"....尺寸不可能再大了,出貨量沒成長,新產能就消耗不掉.

電視市場出貨量不再成長,但電視平均尺寸一直再成長,從過去的32" =>40" =>,43",未來的50"...=>65".每年不斷成長,不斷消耗新產能
新興國家都還在23.6",也漸往32"升級. 7年前買32"的用戶,現在換機時,大都不會選擇32",都往更大43"以上做選擇.

面積成長的數字,會比尺寸成長數字大.假設,尺寸成長率10%,對切割面積的需求,就是以10% "平方數"成長,也就是成長21%.

若現在全球電視的平均尺寸已達65",那就真的要擔心新產能過剩了.或 市場出現殺手級的產品,戴眼鏡就能完全取代電視螢幕的體驗效果,面板產業就真要崩盤了.pi#88

法客 wrote:
今天噴噴的機率頗高...(恕刪)


好像是要往下噴的感覺.......13點19分47秒發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