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面臨損失時會經歷五個哀嚎階段


safehaven3012 wrote:
我也不希望二次衰退,因為一旦發生,
可不是像台股2009年近乎V型的上漲,而是躺下好幾年捏~~~
...(恕刪)


真的是2次衰退嗎還是復甦一直都只是假象呢
只是過多資金和美國的算計罷了
怎麼來就怎麼去










safehaven3012 wrote:
反正米國低利率保證到2013年,這招要沒用的話那大概也沒別招了(印鈔票造成全球通膨就能救米國?)


印鈔票的確可以救美國

不過fed印鈔票的同時,必須搭配歐巴馬政府擴大財政赤字來救失業

所以不是QE失效..而是政治人物過於算計

歐洲的問題則是過於自信提早升息減赤..各國政府本位主義

PS..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參考陳志武教授的書..就會知道美國跟英國是如何靠舉債壯大自己
我看這次美國又成功透過壓低利率與舉債..拉開跟中國距離
willk wrote:
印鈔票的確可以救美國
不過必須搭配擴大財政赤字來救失業
...(恕刪)

但失業率卻一直飆高

willk wrote:歐洲的問題則是過於自信提早升息減赤.....(恕刪)

火最好不要竄出來
不然....













混沌ZERO wrote:
但失業率卻一直飆高火...(恕刪)


*************************************************************************************************
美國股市在8月首週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驚悚的一週,所幸8月5日週五公佈的就業數據好於預期,為投資人稍稍舒緩了緊繃的神經。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7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17,000人, 6月數據上修至增加46,000人,5月上修至增加53,000人,前兩個月的非農就業數總計被上修56,000人。7月失業率則從前月的9.2%降到9.1%,原先市場預計會維持在9.2%。

7月非農就業人數的好轉,主要受民間部門就業人數增加154,000人帶動,所有產業的就業人數都有提升,民間服務業人數增加112,000人,製造業人數增加24,000人,比6月時的製造業新增人數11,000人多出逾一倍,其中一半來自汽車及零組件產業,這也證明了日本震後供應鏈斷裂的情況確有獲得恢復。此外,7月平均每週工時維持在34.3小時不變,平均小時工資增加0.10美元至23.13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3%。

可惜的是,這次數據仍然不符合經濟學家所期待的真正振奮人心的就業復甦情況:即企業展開增員、伴隨求職人口回籠。7月份美國失業人口總計下降156,000人,但勞動力同期驟減193,000人,顯示失業率的回落,還是歸因於愈來愈多失望的失業人口放棄求職,導致勞動參與率續降至63.9%,創下1984年1月以來新低。7月平均失業期間中位數從6月的22.5週降到21.2週,但失業超過半年的人數比重還是維持在44.4%,顯示長期失業者高達620萬人。
*************************************************************************************************

米國失業率正在改善,同時最近的資料也顯示米國人民開始進行借貸消費,不過目前對於景氣的解釋還是往壞

的方向走,所以,這次會不會看到2008的狀況,也許還真的要多多觀察....
areschen wrote:
身為投資人,無論您持...(恕刪)


經濟要是持續壞下去,後果是很可怕的,比起大衰退,通膨還比較可愛些,不過惡性通膨是導致大衰退的主因。現在就等創新產業的出現才能救全球經濟了
漂泊異鄉的追夢人

areschen wrote:
身為投資人,無論您持...(恕刪)


不知道真假

但 景氣是會循環

如果這波 真發生 二次衰退

希望別跌太多阿

不過 台灣房地產會如何 ?
台灣房地產 以前有崩過嗎 ? 那時原因為何 ?


台灣房地產價位於一九九四年開始下滑

google
台北市房價泡沫??現在買房傻了嗎??

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台北市整整花了10多年的時間去吸收過高的房價
...
也就是未來10年房價要大幅上漲的機率很小,但要跌破至新低的買點也不容易,因為上一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房價短時間出現飆漲,市場將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吸收過高的房價,讓我們觀察這現象會不會發生吧!!

===> 我覺得 花了10多年的時間去吸收過高的房價
應該有幾點

1. 以前沒網路
2. 資訊不透明
3. 少子化
這3 點和以前不同 , 在來現在買房主力 由 5~6 年級往 7年級

老一輩觀念會不會繼續 ??
拿我家臨居一個兒子 以後房屋 給誰 ??


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提醒您可以賺無數次1...(恕刪)


從83年進這行,看過無數次的多空,很多東西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設定好停損點,做到小陪大賺.我只是根據我的經驗來做一個反向的提醒.

areschen wrote:
身為投資人,無論您持...(恕刪)



做個記號~~
感謝~~

話說回來,這波很多人跌到七千應該沒得選擇反向思考吧??
只有高檔有賣的現在才有權利投機??
不管如何資金控管+停損這兩把神兵利器克服人性貪婪....!!
話說簡單還是靠執行力!!
這波多少人晨星從300買到1xx...好在公司夠好有些人有機會解套!!
但很多上市股價一去不回頭呢??
對於基本面這種事情不是我們一般平民小老百姓能知道!!
更何況總體經濟又牽扯這多因素??
記得豆老大一向技術面當作依歸!!
我想他應該有看到一些端倪吧!!
就讓時間來看看囉!!
人家願意提醒,鄭大就不用特別說甚麼反向不反向!!


harrison_cheng wrote:
從83年進這行,看過...(恕刪)

areschen wrote:
身為投資人,無論您持...(恕刪)


我也不常發言,我也尊重技術面,但是這次我絕得技術面會被修理.有時候是籌碼面主導盤勢.我這次發言是因為這裡我絕得是應該買股票而不是賣股票,賣股票的點已經過了.這是善意的提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