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間LKK wrote:連續4年了,每年都...(恕刪) 謝謝您的資訊所以他的配息收入入帳在資產負債表上不會影響第四季eps,對嗎我好像記得權益法的從屬公司是按季認列子公司獲利遇到配息的話雖得到子公司的現金收入但子公司的淨值也同樣減少所以資產負債表上只是項目數字的同幅增減這是幾年前讀到的資訊如果有錯煩請不吝改正。免得害了大家
殺低緩漲又34,上市仍然無消息...不過雖然又上到34,但還是在月線之下啊===================================碰到34後就開始天天向下,雖然覺得好像不妙但興櫃實在沒得玩高拋低接的空間,只好套房加減住了 Orz
上海商銀推動上市 揭開榮家近百年面紗發稿時間:2017/06/16 14:05(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16日電)上海商銀儼然是榮家家族史,董事長榮鴻慶是榮家在上海商銀的第二代,今年上海商銀股東會通過授權董事長適當時機申請股票上市,讓這家百年老店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年底囉!這句話「今年上海商銀股東會通過授權董事長適當時機申請股票上市」,就是一句屁話!一間號稱百年的銀行,連要上市都這麼困難,沒貓膩嗎?
兩岸史話-上海商銀採創新做法 成長飛速看到篇講上海商銀當年創辦的報導,忽然好奇目前的大股東並沒有看到當年創辦人陳光甫的家族...google一下發現陳只有一個女兒,名字查不到,女婿當年(49年以前)也在上海商銀上班叫吳世爵,但據說沒有當上高層陳光甫來台之後的作為也少資料,目前講到大股東也只會說到榮家榮家早年佔了20%股份,在民國9年增資的時候入股,確實也算是老股東,持股超過百年
parus wrote:兩岸史話-上海商銀...(恕刪)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創立資本額為十萬元(實收資本金7萬元),7位創始股東。陳光甫財力單薄,僅認股五千元,其中有一部分還是好友莊得之墊支的。銀行規模之小,甚至不如一些大錢莊,因而被稱為「小小銀行」。然而,這家當時上海最小的銀行,一二十年間便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私營銀行。這家銀行的總經理,正是日後被美國人稱為「中國摩根」的陳光甫。陳光甫一手打造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成立於1915年,在當時股份不足10萬,到二十年代已經位列著名的「南三行」(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合稱),等到三十年代,其規模已經在民營商業中首屈一指。陳光甫1976年(96歲)台北去世的時候,他的昔日同行好友、中國銀行前總裁張公權聽到消息很是感懷,如此評價陳的一生~~「陳光甫兄見識遠大,志趣恢弘,求知不懈。以極少數之資本,在外商銀行巨大壓力之下,創建一最新式首屈一指之商業銀行。」parus wrote:目前的大股東並沒有看到當年創辦人陳光甫的家族.. 印象中陳光甫主要產業在香港或南美洲,他在上海商銀的持股後來好像成立基金,做公益事業。parus wrote:google一下發現陳只有一個女兒,名字查不到,女婿當年(49年以前)也在上海商銀上班叫吳世爵,但據說沒有當上高層 女兒:陳淑英,62年開始任上海商銀第5屆董事,連續至77年第10屆董事任滿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