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yuko2 wrote:
窮人不敢花錢
有錢人花的錢終究流回有錢人的手裡
這應該用比例來看,有錢人花一萬可能只是他月收入的百分之一,窮人花一萬可能是他月收入的一半.
同樣的金額,每個人感受不同,從小開始培養的價值觀也有影響.
與其擔心下一代會把錢敗光,不如從小就開始培養下一代的金錢觀,這是可以培養的.
我相信敗家子是父母不會教育所造成.....
富不過三代起因於沒教育下一代正確的金錢觀,白手起家致富者更需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才守的住財.
錢不是不能花而是該怎麼花.....
富者越富不是靠省吃儉用,窮者省吃儉用是為了建立基礎,但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正確的運用金錢.
辛辛苦苦的打一堆字,你還是難逃被刪被鎖的命運,大家不如長話短說吧!【01文字獄的時代,正式來臨】
dupre wrote:
這種守財過頭的心態和...(恕刪)
有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雖然我現在賺的錢很多,但是整個社會的景氣那麼差!整個社會對於未來的景氣不確定性,有很深的疑慮。我無法預估今後的十年,或二十年,我還能每年薪資成長,或甚至是維持這樣的水準就好了。對於未來的景氣,不敢預測愈來愈好。因此,現金為大,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看到社會許多人賺錢其實真的很難與很辛苦。自己僥倖可以輕輕鬆鬆的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幸運與僥倖,應該是最大的成份。
更何況,我不希望自己的小孩養成<要吃不討賺>的公子哥兒的習性。以身作則是最基本的身教!雖然我很省,可能是因為吃的喝的加油錢等等,都是內人去買單。所以吃米不知米價啦!也許實際上每個月我們家的花費也不少啦!我們家幾乎每星期都出去吃館子或是去風景名勝的地方遊玩。其實就算一個月亂花個二十萬,都還可以存很多的錢下來。可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啦。我年輕的時候也幹過這樣的荒唐事,這樣的花錢,不會因此而感到更快樂喔。
人要自足而且要懂得滿足,當年年輕的時候,輕輕鬆鬆的就從天上不斷掉下來一桶一桶金。沒有好好省下來。亂花完了。還有機會繼續有錢子可以賺。那是天大的幸運!看了太多人的遭遇,學會了要珍惜自己的好運氣!
人是英雄錢是膽,英雄就算手上沒有半毛錢,也只是無膽的英雄而已呀!人生的路漫漫長長,看過很多人的一生,自己的想法是,還是<晴天要積雨天糧>。不敢過度的消費!而且金錢有一個特色,人兩腳,錢四腳。用錢去搬錢,比用人力賺錢有時來得快!要儲存人生的第一桶金不簡單啦!不要輕易的就花掉啦。
花錢當然有在花啦!買房子,買省電的高檔電器當然不手軟。但是對於那種名牌,抱歉,我就是沒興趣啦。我的手錶是電子錶,只要不到2000元的卡西歐。我還有兩隻喔!全身上下,唯一稍微奢侈一點的,就是多年前買了二個皮帶。稍微貴一點的,一個是TESTONI一個是DUNHILL。不過我的拼音可能有誤,因為很少買名牌啦!
現在外面一個便當大概要70-100元吧!很久沒吃外面了,假設吃一個便當要花80元。我評估是否買一樣物品的估算方法,是用我要用幾個便當去買一個這樣的東西!當我發現了有時候買一個小小的皮帶如果花了16000元,就要花了我200個便當錢。約等於我可以一天吃三個便當,約66天。也就是一般人可能可以吃兩個月的代價去買一條皮帶!
用這樣的方式換算下來的話,金錢不只是數字,而是更有意義的單位!也更能好好看緊自己的荷包喔!當然要花錢,該花的要花。好的房子是否應該花錢!這是當然的。買下好的房子,是否該好好的裝潢一下?這個當然要花錢!可是如果花了太多冤枉錢在買名牌上,卻沒有錢買下一間自己想住的理想的房子。這樣的花錢哲學,我就不是很了解啦!
就算很省錢專挑那種外表好看的,但是材質差一點的,所要花的錢也不便宜。更何況,自己買下的房子裝潢又不是當成投資,要再轉賣出去。就是想用點比較好一點的。那我跟你保證,你這時候才會發現,錢不是錢。好像衛生紙一樣,不是一張一張的撕。而是一包一包的丟出去!
人生當中,要你花錢的地方可多哩!不用怕沒地方花錢,等著你花錢的地方多的很。就怕自己的口袋不夠深,存的錢不夠多而已啊!
我覺得,要當有錢人,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如果今天我的心態沒有調整到那種可以擁有那麼多錢的心態時。這些錢自然而然不會留在你的身邊。就算短時間被你僥倖得到了,長期而言。這筆錢不會留在你身邊。賺多賺少是一回事,重點是你有辦法把流到你身邊的銀兩綁在你身邊多久,這才是本事!
看過周遭那種月薪不到一萬多元的阿桑!又要養幾個小孩子,又存錢買了好幾幢房子的一大堆!然而,也看到很多人年輕時很風光,每年換一台新車,老的時全身上下的家當就只有那一顆掛在手上的勞力士!連家中的電話線都被電信局給剪掉了!
現代人鼓勵拼命消費!然而,勤儉持家才能長久呀!搖擺沒有落魄的久啦!今天人家表面看起來很趴力趴力!不用羨慕人家,自己要給自己信心。龜兔賽跑最後贏的是那隻烏龜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