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真的變好了 竹科全面大缺工 中美貿易戰致台廠回流


AlgerChen wrote:
連大陸都想要產業升級不想一直搞製造業這種利潤低的,台灣真是越混越回去 喊產業升級喊了幾百年 還是工人的命.


??????

中國製造2025

????????????

製造業明明就是國家根本,到底在說啥
那是因為 2016 裁掉太多人了,
現在都是有工就徵人,無工就裁員,
一堆工讀生還幫慣老闆叫好呢
pitbull0911 wrote:
要在「便宜」與「好用」之間做取捨,台灣員工還是資方的優先選擇。


重點在這, 要 「便宜」與「好用」,

現在, 東南亞經濟也起來了, 薪資成本也愈來愈高. 當然回來找「便宜」又「好用」的勞工.

pitbull0911 wrote:
據《1111人力銀行全民論壇》討論區文章指出,中美貿易戰雙方叫囂戰事正酣,台灣卻意外獲得幸福?許多大廠為了避免遭到波及,紛紛把生產線從中國撤出,讓竹科近來頻頻徵人。


產線有辦法說撤就撤?
1. 沒感覺竹科車輛有變多。
2. 外移大陸最多的是系統廠,但系統廠最多的,不在竹科。在桃園,新北。
3. 都是先蓋廠房,再徵作業員,但沒看到有新蓋廠房的跡象。
4. 產線有沒有移回台灣, 廠商有沒有回台投資, 居然不是各大廠竟相宣布, 消息來源居然是一個女性網友在臉書指出???
真的是詭異到不行.
hello

nick64227 wrote:
所以這是配合選舉的新聞 懂了嗎
選舉到 就要造一些新聞 騙人去投票

配合樓上的那篇新聞

是選舉就會有這種帶風向的回應出來。

連中時這種統媒都報導台灣缺工,還可以覺得是選舉到了帶風向,到底誰帶風向?

經濟成長事實擺在眼前,進出口的數字可不能作假的,中監公務員不會因為換了老闆就整個迎合上意做假資料,這樣也能說造新聞騙人投票?

我只想說:可以來個會一點的工讀生嗎?
生產線豈是說回來就回來。供應鏈沒回來光生產線回來頂個鳥用。

再說,就算回來也無法立刻投產。這種無腦文最好少轉發。

focuslight63 wrote:
了不起美國有多少人...(恕刪)


沒有中國製造,美國人一定可以接著活下去,只是要付出的更多的錢消費生活必需品,
這是美國有人實驗了1年,然後寫了一本書.

貿易戰不會有贏家,美國針對中國,傷敵500,自傷1000,很多人說的比例和我不同,
一個有選舉任期壓力的體制,和一個永遠執政的黨,人民對經濟下滑的耐受度差很多,
美國有很多管道可以批評當局的政策,中國所有的傳媒都政府管制,
美國從來是個金權體制,貿易戰在民粹宣傳上取得不少好處,但得罪了很多共和黨金主,
除了軍火商,很多全球布局的美商,很難放棄中國市場,就是沒有在加稅清單內,
可以確定的是,抵制美國商品的活動已經在發酵,你可以搞我的中興,為什麼我不能打爛你的蘋果??

為什麼要搞一帶一路??就是雞蛋不要放在美國一個籃子裡,很多落後地區,透過輸出過剩產能,
這些新興地區未來的經濟成長力道更強,最打不了持久戰的是美國,近年美國圍堵政策越來越沒用,
包含北韓,伊朗,當年伊拉克為什麼輕鬆就打下來,因為長期禁運,今年伊朗的石油還是有人買,
中國買了還用人民幣計價,北韓不棄核,還是得到中國的援助,而中國那麼大,圍堵根本不可能產生效果,
至少日,韓,俄,東南亞,要放棄中國去投靠美國陣營也很困難,貿易的依存度在那,美國逼他們選邊站,
靠那邊都是損失慘重.

根據全球很多研究機構的報告,貿易戰會影響全球經濟很大,失去的工作機會比創造的多很多,
包含美國自己損失巨大,現在自Hi的是就業數據還不錯,但很多問題會在幾個月後陸續出現,
而美國大豆的價格下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最笨的是說法是美國禁運Intel,Qualcomm.....,這些東西不賣中國加工出口,難道美國自己吃掉??
美國半導體養了這麼大的產能,真不賣,這些公司的業績馬上不見.
貿易已經在不平衡了,中國連IC都買更少了,那貿易逆差會更可怕,
而且這對中國是短空長多,短期缺料會造成停產很多東西,但未來IC的自制比例會越來越高,
先前天河2號超級電腦用的還是INTEL的處理器,也是美國禁運,才有了申威處理器,
很多東西不是做不出來,只要有錢有時間,台灣也可以做CPU,只是做了賣給誰的問題??
買得到INTEL,絕不會買你的,規格還是拼不過老牌大廠.

pitbull0911 wrote:
大量科技廠商把生產線挪回台灣


如果台灣科技產業的老闆可以這麼無腦因為貿易戰就轉換生產基地,我看台灣就真的沒救了~

敝公司忝為500大企業,近來也沒有針對貿易戰的影響,在經營管理會議上有生產基地或新產線遷回台灣的選項。

簡單提一個例子,鴻海負責製造、組裝iphone,如果鴻海生產線沒有遷回台灣,請問他的供應商誰會想遷回台灣,然後要多花一筆關稅?

產業鏈的聚落如果沒有整個產業移動,何來產線大舉遷台的結論?

而且,我只聽到鴻海到美國設廠,可沒聽到要回台灣擴大生產線~

網路謠言也可以寫成一篇文章,台灣財經記者真的無下限。




nick64227 wrote:
所以這是配合選舉的...(恕刪)

現在的經濟確實比發消費券的時期好多了,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