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罐 wrote:
存股不疑 疑股不存


喔,我是個高度懷疑的人
因為從不相信天上會掉下燒餅~

股票或基金長期放著一定是賠,
基金會搞合併,合併時加損益的狀況歸零重來,每年光持有成本非常高
股票會增資減資除權除息,損益狀態會因而發生變化,
不是單純看線圖以為低點買高點賣就是賺!
20塊買2萬一張,然後來個減資舉個誇張一點股價變40塊持股剩0.5張,
然後又跌到20塊 ... 看起來價格跟當初買時一樣, 實際上市值只剩1萬
還不懂的不要隨便亂入, 配息配股往往能打平就很好了!
千萬不要以為有穩賺的,金融股也是一樣的,
看似要大家殺入時就是有人想脫手的時候~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能碰金融股,,,真的只買前幾大比較保險
尤其在台灣

還有銀行不是不會倒~
就算政府肯救,也只會救銀行,救存戶,,,而不會救股東

enzo69356 wrote:
尤其是台灣那麼多金...(恕刪)


我是默默的存尤其是在大跌特跌的時候買進別人恐懼我貪婪所以都買得很低
其實樓主一直有提到一個關鍵字"減資"

這幾年各大金融股受於法規限制而無法增配現金,致股本持續擴張中

但是各大金控幾百億或是一千多億的資本額卻是硬撐起高達數兆風險資產的高槓桿

過去從08年以來市場仍是走多頭,風險資產拉回就是買點,或是靠這幾年獲利穩定配息下慢慢減少虧損

所以投資金融股的大多數投資人會很樂觀甚至認為風險相對於電子股來說是低風險的投資標的

但股票就是股票,波動性相對電子股沒那麼劇烈卻被當成低風險甚至是0風險是很詭異的事情

有趣的是目前金控股面臨了兩難,如果持續再擴增資本額降低槓桿但卻失去獲利持續成長的靈活性

倘若減資,除了需要法規鬆綁外,風險資產的曝險部位卻沒有同時減持,去槓桿也是沒有用的

發行特別股便是有效降低槓桿度的一個財務操作,未來去槓桿可能會是金融股的主流

請留意市場對金融股的評價是否還是能有效保住整體資產的報酬率

有留意美股的人應該有留意到這波升息循環末段,美銀行股已經領先市場反應,股價已先行下跌

另外...我一直有留心的陸股,大家一直想去炒底,但卻忽略陸股權值股大多是銀行股

難怪一堆人被抓交替,這市場不乏一堆不認真做功課的投資者,人云亦云

存股的概念,就是回到投資的原始意義上

選好公司投資,然後分享利潤

所以,持續追縱公司是一個必須要做的功課,任何行業都沒有不倒不黑心的老鼠屎。

只有風險相對較少的產業。

若真的覺得金融股不好,就去存電信股,尤其是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若倒了,台灣也差不多倒了。

不過套句信仰的話:

馬太福音 6:19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20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21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世事難料,有時錢財說消失就消失,莫名的一場重病,金融風暴,被鬼(女)迷詐騙

戰爭,地震等等等。

要分攤風險,天上也記得存一份,那是永恆的。
nice_lego wrote:
存股的概念,就是回...(恕刪)


jewish guys表示 ?????
果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哈哈哈 sosad la

話說回來 我自己還挺相信有神的 有遇過一些奇妙的事情
但是
我覺得神明的存在不像人類經典所描述的那般莊嚴神聖 是愛調皮搗蛋的
也許祂不過是個人類智能無法理解的超高等生物 外星人吧 那也跟神沒兩樣了
投資的心態對,不管什麼金融商品都可以,有一好沒兩好,別人的盈虧你也管不著,至少他們乖乖領股息也沒礙到你,有那個時間不如去指揮交通更有意義。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投資方法可以說出來,但不需要去刻意貶低別人的方法。再者,別人的盈虧你也沒有要負責,那麼雞婆有人會感謝你嗎?自己默默的賺吧!
這是某個高手跟我說的……
請買黃金保本優先

今年金融股恐怕榮景不再

小弟淺見給各位參考參考

金融股將出現增資潮

跟生產飼料的公司跟股東拿飼料一樣荒唐的事情將會發生

2019風險極高!

vivian93 wrote:
其實我從以前就很不...(恕刪)


價值投資就價值投資
想出「存股」和「定存股」這種詞的應該自殺謝罪
讓人一天到晚拿來跟儲蓄和定存比來比去挑毛病
股票配息跟存款利息,根本就不一樣的東西硬被拿來比

早就靠這在賺的人懶得解釋
沒在碰的一直心存懷疑

事實上...絕大數有賺錢的散戶都是靠這個賺的
買好買滿..滿不過健保稅
金融股好不好 自己領的都知道
最重要的是...尾巴的數字

我認為有存股的觀念
是入門股票要賺錢一個很好的起步
在合理的價位投資穩定公司
中長期持有容易判斷買/賣時機
而存股獲利夠多
當然也可以賣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