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n1969 wrote:趙少康可是中廣的董事長耶,正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張曼娟的訪問都是在他自己的趙少康時間進行的,所以製作人應該就是他自己吧,這些CD就是從一次次他的訪談節目中收錄下來集結出版的。...(恕刪) 果然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他若找蔡康永來主持,肯定成本就不划算了。其實對趙大哥沒甚麼意見,他人也挺好的,我還蠻欣賞他的,回文提到的純粹也就是個人期待中的夢幻組合,即使知道他是中廣的董事長、此節目的製作人,也還是一樣想法。順便說一句(no offense): 我之前原文和回文這麼寫,我也以為e大懂了。
退佣?手續費折讓這兩個是不同嗎?我想F大那個應該是退佣而我所使用的應該只是手續費折讓因為F大的那個資金很自由靈活不像鑫豐那個是自有資金被綁死等於是完全使用自己的錢有些事是不能讓別人懂的而別人也永遠不懂有能力就要展現出來不是嗎縱使沒有能力也有很多人充虛胖為了不讓人看到他的窘境有時候替我爸媽感到難過四嬸每一年過年出現就會開始炫耀她的女兒多好買了多少錢的房又開賓士車載她來吃飯反觀我爸媽似乎生養的兒女都沒能讓他們感到光彩爸媽好像常常都會拿兒女的成就來彰顯自己有個好肚子而得意現在爸媽都走了只是當年都沒能讓她們也吐一下悶氣其實他們生的孩子也沒那麼差只是他們從來不知道別人更不知道我那時候沒問我爸媽是不是會替我擔心車開得差房子也沒有現在住的房子是在爸爸做六七的時候才買的而媽媽更是已經過世多年ejan1969 wrote:趙少康可是中廣的董...(恕刪)
謝謝e大分享自己對書的感想我是想說裡面的人生規劃的很不錯但我之後想從事公職這個書裡沒提到公職不適合開創多職人生(因兼差有限定)也要工作到五六十歲(不會太早退)現在年金又砍了覺得要像各位前輩們財務自由很困難
那個富人不是苦過來的K大也該學習放下跟平常心看待親戚之間愛比較的這類傳統問題,當然如果正面看待愛比較這件事或許也是成長動力我舉個反例你可能以為稍微被公認有錢人就過的比較開心?光是收集被嫉妒跟惡毒評語也是少不了簡評:難怪富人需要學習謙卑跟累積福德來撐住這點微博的人間福報。PS. 我家族從創業到第三代已經都各自去外面上班,前陣子有長輩說他兒子夫妻兩的年收有500,沒過多久就又傳出在國外的親戚也是30出頭年繳去年個人所得稅12萬美金。從爺爺這輩創業之後,父親長這輩的之間資產差不大,畢竟都是家族企業股東。只好繼續拿兒女收入來比.... WTF惡質比較文化必須靠我們這代來終止。
Blue sky 1111 wrote:順便說一句(no offense): 我之前原文和回文這麼寫,我也以為e大懂了。 呵呵,這大概是這幾年從事價值投資的餘毒吧,很自然的會從"經營"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物,像我上次第一次進健身房時,就自然而然的觀察周遭,思考健身房營運模式之類的東西。
solenoid wrote:簡評:難怪富人需要學習謙卑跟累積福德來撐住這點微薄的人間福報。 愛比較是人的習性,比成就、比家人、比外表、比身家...等,《易經》上說:「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鬼神的道理法則是傷害盈滿的人,施福謙虛的人;人一樣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喜歡謙虛的人。從小是在大家族中長大的,有好多的例子可參考,真的是「滿招損,謙受益」,人還是低調一點的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世間沒有人是永遠不變的,也沒有人是永遠只賺不賠的,懂得這道理的人,尤其是富人,會更懂得謙卑及續積福德,因為「享福其實是消福」...
vu84vu wrote:愛比較...(恕刪) 因果恆定,無常乃最容易說明的表象。就算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多少必須相信行善心行才是對得起這一世投胎為人身,甚至是為自己準備不相信還有的下一世。wah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一個人對外發出的訊息跟電波終究會回到自己身上,總是不希望丟出去的屎是最終人落在自己頭上 哈哈~ 不好意思粗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