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輕,建立不往M型貧窮端沉淪的本錢


lawrence0731 wrote:
嗯, 我跟您相反, 只要另一半有能力, 也有意願, 我會鼓勵她繼續工作或創業, 即使剛開始她的月薪還要倒貼保母錢.



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整天應付小孩的
其實上小學後小孩的開銷只是學校學雜費會少些,
但其他部分還是會增加.

我老爸當年曾跟我說,自從我們小孩出生後,(我們家2個),
他的薪水就很難會有結餘,那時每月的補習,才藝,各類參考書,
還有各種各樣的家用開銷與房貸,他的薪水幾乎都所剩無幾.
他是一直等到我們上大學後,我們離開家開始在打工有自己的收入,
減少家裡支出,他才比較有自己的積蓄.

而老爸他們工作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70年代,那時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都有7~8%.
所以伴隨飛快的經濟起飛,他們那個年代也常調薪加薪.

展望未來社會,台灣經濟不太可能會像70年代般每年7~8%以上的成長,
(金融海嘯後的2010除外)一般受薪階級的薪資也不會像過去一樣高度成長.
而養育小孩到18歲前的開銷會更多,現在的社會更多元,需要的東西更多,
如英文,甚至現在小孩很小就在學理財等課程,
還有諸如網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現在的小孩很小都在接觸這些東西,
屆時家裡能不裝網路給他們用嗎?能不買那些平板電腦/手機給他們嗎? 難~


阿泥1852 wrote:
樓主很多花費是花在小孩保母幼稚園

等上小學就可以省一點了

其實有家庭小孩的都差不多

lawrence0731 wrote:
目前和另一半的年收, 約180萬, 算是勉強過了


不可思議 原來有小孩之後180萬年收只能勉強過日子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不可思議 原來有小孩...(恕刪)


"價值觀差異"吧! 我家就我一個人工作, 扶養老婆加2個小孩, 全家年收就樓主2/3, 但可以存錢, 股票買賣, 基金定期定額, 最近看不懂台股, 央行又進入升息循環, 在想要把現金拿去還清房貸還是再去背債買房子
樓主的數字還算合理啊~~~

小弟也是這樣花(所以我也覺得奇怪... 明明薪水沒那麼高,我是怎麼活下來的?!)

如果記帳記得很清楚,就會開始調整支出啦!

越在花錢,越要懂得理財...
其實再仔細一點算, 樓主的情況也沒有到很誇張的程度 (抱歉我一開始用了不可思議)

我的情況跟樓主有點相似
差別在於我房貸沒有剩那麼多
小孩只有一個
車子還沒開滿十年
房子在北市邊邊有擠進算新北

三四十歲有了車子房子小孩又有穩定的工作其實要說貧窮是有點矯情
但是存不到甚麼大錢倒也是真的
我自己想想大概是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好歹也算見過世面懂得花錢也樂於享受~
常常不小心就多了不是很"必要"的開銷

這些錢其實嚴格說來不花也不會怎樣~ 比方周休兩天出去吃一頓一兩千如果在家煮就只要幾百塊, 多吃一次沒有比較歡樂~ 少吃一次也覺得還好, 但是累積下來就有點看頭了...

如果回到年輕的時候我大概也沒甚麼撇步或是後見之明可以比現在更好一些
大約是兩項吧:
1. 車子別買 (這筆真的差很多)
2. 早點弄到頭期款買套房子當屋奴 (把1省下來可以快得多)

不過對於社會新鮮人頭一兩年只要不是太奢侈的消費我倒覺得可以不要太"節儉", 因為那個時候一個月差個三五千塊存不到甚麼不過對生活品質卻有很大的差別呀... (想當年過得清苦現在想想真沒必要)

steven1974 wrote:
如果回到年輕的時候我大概也沒甚麼撇步或是後見之明可以比現在更好一些
大約是兩項吧:
1. 車子別買 (這筆真的差很多)
2. 早點弄到頭期款買套房子當屋奴 (把1省下來可以快得多)
...(恕刪)


(想起26歲當年被"半強迫式"的接受一台, 幾乎是零頭款全貸的車子...)
只能淚推了...


lawrence0731 wrote:
(想起26歲當年被"...(恕刪)


樓主這番話讓我想起當年我才剛出社會也被推銷了一台要兩個月薪水的"RO逆滲透純水機"
另外第一台車買的是中古的~ 每次進保養廠修完臉色都是白裡透綠~

chc01 wrote:
我也6年級前段班的,...(恕刪)


兄臺您多保重呀~ 祝您早日戰勝病痛重拾健康
我於我家女王是6年級中段班

這樣看來我已經是在M型的貧窮端了

兩人的年收入合計約115萬

與兄弟還完我老爸的千萬元債務後接著結婚

婚後去刷存簿裡頭只剩四位數 真是有夠可悲

還好是還沒生小孩加上無房貸壓力

真是可以省下不少錢

結婚兩年了存款終於有了起色

但對未來還是感到很無力....


要到何時才能出現我的第一桶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