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忘了在哪一樓(對新人很抱歉,不過爬一下此高樓舊文也是不錯的)寫過,投資所謂「保守定存股」的人,有時候不小心會成為賭性最堅強,堪比賭神高進一部電影歐印N次的超級賭徒(不過高進的最強憑藉是他是主角,我們一般人只能憑好命或好運)。前面不遠的樓就有文章可驗證此點,為了避免變成直接槓上,就僅提示不明寫了。

另一個迷思就是有些人會有莊子裏面描述的「南方有鳥,其名為鵷,子知之乎?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的現象,覺得會來這棟樓說負面因素的不是想來壓低股價要進貨的,不然就是不認得真正的好物的酸民,而酸民最終必將投機失敗。

上面都是舊的,寫點新的才對得起大家。 不少2412投資人會說投機者賺價差不如老實領2412股息, 其實那只是因為之前2412股價很少亂飆, 去年莫名其妙(真的莫名奇妙嗎?)飆給你看,然後又跌回來,馬上各種不同的內心「邪念」就出現了。完全堅定沒「邪念」的也感到痛苦,漲了兩成多那麼貴,該不該繼續買(PS)? 現在跌下來到100,又該不該買? 這不就是2412出現了以往不同的狀況,開始考驗你以前以為的「投資就是這麼簡單,完全不需要研究,投資就是天道不酬勤」。

出現考驗可能是轉機也可能是陷阱,對開始懷疑以往想法是否正確的人,會開始多研究瞭解一些,這樣不論是否繼續投資「保守定存股」,都是轉機。相反地,更堅定原來的想法的人,就是陷阱了。

有人要賭10年後的勝負,我只能再舉一個過去在本樓提到的舊例,以及今年的新例子。舊例子就是台電(抱歉,還是請新人自己爬一下,我也找不到舊文,也懶得再找一次新聞),新例子就是除夕前不幸去世的辜先生。辜先生在今年1月1日連他無法過農曆年這件事都不知道,如果他年初要和人賭一年,可能也是賭太了。也有人會認為人必死但企業不一定,穩的就是永遠穩,那我也只能尊重。

聽得進去就聽,覺得刺耳就請忽略,無意筆戰,只想分享給有緣人而以。

PS: 我之前在本樓也寫過,隨著降息而漲價的定存股,只會形成台北房現象,就是越漲越貴,買來收租根本不划算,只能賺價差,而賺價差又是所謂投資「保守定存股」的人所不為的,那倒底這種因降息導致定存股上漲怎麼辦?解決方案我前面也都提過,不再重覆了。
pigstand wrote:
身為主動投資人的你,若想要擊敗大盤,必然要讓其他的主動投資人的績效不如你才能做到。
你這個是有著錯誤的假設。

你的假設是當大盤是所有股票的總平均而來的,譬如一班10個學生,平均分數80分,投資大盤就是80分,投資到好學生90分,那表示有人投資到70分的,問題是,大盤指數並非平均數,而是"加權"指數。

每個人的投資組合都是一個個不同的加權指數,大盤的績效是證交所投資組合的績效,全台灣N百萬個投資人就是有N百萬個加權指數,證交所的加權指數並非這N百萬的指數的平均,所以不會有A的加權指數賺錢,就一定要有某B賠錢才行。

舉個最直覺的例子,台積電佔大盤非常高的比重,假設台積電股價剩下1折,那大盤指數的績效就會很慘,那這樣代表N百萬個個人加權指數都賠錢嗎?對投資組合中沒有台積電的人,根本就不受影響,而對組合中有台積電的人就一定大賠嗎?假如我的組合中有一張台積電,但我卻同時持有100張中華電,台積電1張大賠15萬,但中華電股息獲利50萬,我的績效還是正的。

投資市場從來都不是零和遊戲,不是有人賺的多,就一定要有人賺的少。
ejan1969 wrote:
你這個是有著錯誤的...(恕刪)

我也是這麼想 每個人只要分散一定數量公司 自己都有自己的一個指數
像無薪大那樣 你要叫它是無薪假50指數還是什麼都好 我認為他跟投資0050一樣 既是指數型投資也是被動型投資 為什麼 ?因為不需要花時間分析啊 不擇時不選股 有錢就買 分散買 時間到領錢領紀念品 績效未來一定輸政府機關編制的指數嗎?未必
自組ETF優點 紀念品 無管理費 避健保稅
0050優點 方便買賣
重要的還是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方式 有沒有辦法持續做下去
劍神路亞 wrote:
但是工作可以保證一定100%賺錢

只要你肯付出勞力工作(恕刪)


大家對「天道酬勤」以及認為「投資不一定是天道酬勤」的解讀實在太詭異了,不得不討論一下。

劍大此段話對那些不眠不休廢寢忘食辛苦創業的人是嚴重的二次傷害,各大討論區的的創業板(如ptt)有數不清的創業失敗分享,請自行參考,會分享的人可說沒一個懶人,而且多半比大家還勤勉。

人生是這樣,有些人簡簡單單就賺大錢甚至繼承大筆財富,有些人做牛做馬還是窮困一生,如果只看到這兩類,就會得出「天道酬懶」的結論。

天道酬勤本意不是用在投資的(比較接近宗教性的),如果要用在投資或工作領域,應該說事業打拚有成的人,一定有經過很勤勞的時光,反之不然。另外有些人不勤也會有錢,但不是打拚有成。

同樣的道理,所謂「投資不一定是天道酬勤」是因為看到如前面所說的,把努力了半天(可能方向或方法錯誤甚至就是運氣不好)最終失敗的人包含了進來,講得比較完整的結果而以。 只要正確(很重要)檢討失敗原因,記取教訓,還能爬得起來,再試著幾次就有機會找到正確方向最終成功。 投資股市有個優點,不論多大的資金,都有可能成功, 所以更是天道酬勤。

結語不免要再提一次, 年輕的時候,承擔的起失敗容易再起的時候, 失敗不是壞事。 反而早年一路順遂,中年時第一次失業(最近有個社會實例很悲慘,另外就是職場討論區也會有此類擔憂中年失業的討論)才是最痛苦的。 所以年輕時不要怕不懂投資知識而失敗, 失敗很多時候是經驗值累積,也是轉機,這樣才有機會學會真正有用的經驗,知道如何趨吉避兇,萬一再遇到之前失敗的狀況危機時也有經驗比較知道如何正確應對。 反而是投資超長周期的股(一般人所謂的穩定,就像辜先生今年以前一樣), 第一次學到經驗說不定已經進了晚年, 也很難再學習及修正了。

所以對年輕人來說, 投資定存股當然不是壞事, 但是撥一小部分獲利去學第二專長(景氣股,成長股)等,失敗了也不痛, 絕對是好事。 學會了後拿這經驗中年以後來投資定存股,可能更如魚得水(當然也可能像e大一樣,把大部分2412給移出組合了)。

Noctis Lucis wrote:
我就是不想用腦,只把精神放在本業賺錢上,我準備把去年賺的錢全部all in 2412給看雖的人看
all in 2412而非0050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棟樓多數種花的人我都是覺得他們適合的應該是0050,可是卻反而不買0050而是2412,是因為股息嗎?
pineman wrote:
劍大此段話對那些不眠不休廢寢忘食辛苦創業的人是嚴重的二次傷害,各大討論區的的創業板(如ptt)有數不清的創業失敗分享


無論是單純出資的金融投資者

還是身兼經營層的創業投資者

小時候都曾被老師教過一句話

失敗為成功之母

但是有另外一個80/20法則

卻是老師沒有教我們的現實

前者標語很美好

後者真相卻殘酷


leader肩負成敗之責

follow聽命盡責就好

走那條路都是個人選擇

pineman wrote:
結語不免要再提一次, 年輕的時候,承擔的起失敗容易再起的時候, 失敗不是壞事。 ...(恕刪)


贊同你的說法, 但我是失敗了不少次, 所以最後決定投資定存股


劍神路亞 wrote:
無論是單純出資的金...(恕刪)


我的重點不在80/20法則,而是要說許多創業者付出的勞動比上班族多太多。路邊攤也是創業,每天工作非常辛苦,也沒有保證成功賺錢.所以我只是要指劍大那句100%保證賺錢的問題而以。
ejan1969 wrote:
all in 2412...(恕刪)


0050在金融海嘯的時後這樣崩給你看

2412在金融海嘯的時後,是坐在旁邊挖鼻孔看戲


會覺的0050比2412穩的人,通常都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金融海嘯類似的事件才會以為0050比較安全

買0050不如去買美國國債



認真努力就會賺大錢?在台灣這個條件不成立唷!
認真努力研究賭博,整天泡在賭場裡研究,會成功發大財????


Noctis Lucis wrote:
會覺的0050比2412穩的人,通常都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金融海嘯類似的事件才會以為0050比較安全...(恕刪)


這句絕對是創新能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