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 精華有興趣討論請進

都說是玩笑了. 不過1500 最遲2019 可望看到..

myp888 wrote:
只賣單一產品 隱形...(恕刪)


股本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5億

不要被股價迷失了

市值才是重點 雖然股價伴隨市值

做單一產品風險高但沒什不好

專注才是王道

精華也很辛苦做產品

我自己覺得侵入式人體的產品 跟 做進車廠 或 1 tier一樣 信任很重要

取代不易

這家公司10多年來一直在進步 只會悔恨自己有眼無珠 沒能長期持有

現在 想,可長期持有? 因為市值只有500億 其實不大





ambitiously wrote:
2018年除了持續...(恕刪)


買進兩光比較好 雖然1565一直沒買到

金可就不了 本益比低都不買

這家公司 不知道為什 我自己一直覺得怪

will7000 wrote:
買進兩光比較好 雖...(恕刪)


金可AR 太高, FB CMONEY研究中心 社團團長一直看好.
will7000 wrote:
股本十多年來一直維...(恕刪)

看到大大的留言,忍不住分享一下,我應該是少數在十年前即購入精華的小散戶...
我在2007年即購入精華,購入成本一張大約102-110之間,全部花不到我100萬,過去十年只因為出國自助旅遊缺現金和轉投資其他事業賣過兩張,一張賣在2008的140,一張賣在2013的845,500以下低點又繼續回補,手上一直維持在8-9張....我一直相信它就是台股中符合巴菲特所說的好企業,過去十年有多次親友勸我見好就賣,但我堅持它會到500,然後再告訴他們會到800,再告訴他們會到1000, 我都捨不得賣,一直到上個月才因為要還房貸和轉投資小賣兩張...
這十年我只有在2014年日圓貶值時被精華重摔嚇了一跳,媒體和法人分析師全面唱衰,但我仔細研究了過去對精華的瞭解,我還是相信這是資優生短期的小感冒,還是堅持續抱
從2007年購入精華,當時一天成交量不到20張,到現在一天成交五六百張,我很慶幸我是少數可以堅持下來的人,不是短線操作來操作去,每天分析線型在操作波段的人,這十年有幾位跟著我買精華的朋友,每一位都是賺了幾千元就跑,最好的一位也只賺了三萬就跑了,全部錯失了長期賺取數倍股價和豐厚股息的機會
好股需要時間來發酵,與其計算來計算去,堅持抱住好股票的獲利遠大於頻繁操作,精華的未來股價會到哪裡?我其實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只要精華繼續維持成長曲線,我就會繼續持有,就像巴菲特所說的,買一張好公司最好的持有時間就是:永遠...
共勉!
大大能從2007年就持有到現在真是不簡單
小弟也來分享一下

2012年後有幸接觸價值投資
2015年中下殺特賣會開始買這家好公司
最便宜的兩張買不到300
後來加碼的大概都在4-500以上
2016看他漲到800小賺幾百萬但因持股不多價格也沒到很誇張就懶得賣了
畢竟按照祖師爺巴菲特的方式
好公司大概只有變壞或太貴才會賣
後來大盤繼續漲精華卻一路回檔
這過程中我沿路把部位擴大了一倍左右
跌到最低點500出頭我猛然發現已經轉盈為虧了
還好研究價值投資略有心得
公司沒問題還是堅持初衷
後來小漲上去略有調整部位
最後忍痛在7-800元以上把調整掉的部位買了回來
近期千元大關雖然碰了好幾次站不上
但依舊老話一句
公司沒變壞股價也沒到很誇張(但也不便宜了)
只能傻傻繼續做股東

這檔大概是目前進股市14年抱最久的一家公司也不過2年多
實在覺得價值投資人不好做
要忍受股價來回震盪
要忍受別人閒言閒語
早先每次我買進都會通知我媽
後來大盤上萬點時居然三不五時挖苦我精華這麼好怎麼不會漲
甚至還有操盤手朋友好心用技術分析提點我要怎麼進出增加績效
這一切一切都是價值投資者必須面對跟克服的心境
有時候我開玩笑地覺得
價值投資者應該買進一家公司然後打昏自己沉睡五年不能短線進出
五年睡醒後再來評估績效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chester666 wrote:
看到大大的留言,忍不...(恕刪)

chester666 wrote:
看到大大的留言,忍...(恕刪)


謝謝

恭喜你了

只是悔恨自己無知

10多年前引起我注意是因為這家公司高達60%毛利率

實在好奇 什樣公司 毛利率可以60%..

去研究一下

後來 因為不在台灣工作 忘了




will7000 wrote:
謝謝恭喜你了 只...(恕刪)


其實,也是有點運氣成分啦,我當年押寶的是兩家企業,另一家算是押寶失敗(毛利比精華更高,近90%),只有精華成功,我跟大家再多分享一下...
我從大學畢業前(1995年)開始學習投資股市,但其實一直到2007年之前都還沒賺到什麼錢,因為之前沒有很明確的投資理念
我應該算蠻會挑選股票的,當時挑到的鴻海、喬山、光洋科、鈊象都是持股一陣子就漲到三四百,但因為我堅持要長期持有,所以最後反而沒賺到錢,我當時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理論掌握度還不夠高,我只知道要長期持有好企業,雞蛋要集中放在籃子裡,一直到因為光洋科害我跌一大跤(賠掉我近一半的資金),我才痛定思痛決定搞清楚什麼才是值得長期持有的好股票。我最後明白了不受景氣影響的『成長性』和『豐厚股息』才是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我後來決定把所有資金分成兩半,一半到鈊象、一半到精華,沒想到這兩家公司的股票竟然在金融風暴時成為台股中最後十家股價在100以上的企業,這更確定了我集中火力持有這兩家公司股票的決心....
而鈊象,很可惜的,從每年高獲利,最後因為中國打壓遊戲機產業而重摔,我持股四五年加上累積的股息後算是打平出場,沒賺到錢...剩下的就是精華,而精華表現算穩健,每年持續成長,我常在想,如果當年全押精華,我現在應該可以提早退休了,但這就是人生啊,我已經很感謝了!
精華算是非常符合巴菲特標準的企業,有護城河(規模與技術),也有成本優勢(矽膠真的很便宜),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精華幾乎不會掉單,接到的客戶不會再換代工廠,隱形眼鏡人口也越來越多,應用層面也越來越廣。股本也不會膨脹、建廠擴張都不需跟股東拿錢。能否繼續加碼投資?我可以肯定地跟你說,還是可以的,但我會等到700以下再補進。

在精華之後,我一直在尋找可以長期投資的企業,台股中真的不好找,目前除了精華不動,其餘的持股重心大概是新麥(持股四年),裕融(持股兩年),最近零星加入廣隆、皇田(只有少少幾張,持股幾個月),期待他們有天也能飛上天!



tinyby wrote:
大大能從2007年...(恕刪)


大大算是很有慧眼,幾年即有幾百萬的績效,我可是等了整整十年啊!
不過這十年來精華算是給我很大的經濟幫助,我後來靠他再轉投資其他事業,也還了我小公寓房貸,為我創造了更多額外金流
等待,還是值得的!


隔壁樓有人問~股票是會買厲害or會賣厲害?

我頓時心中想起的股票裡就有精華!

2016年8月開始注意這檔,當時約在780。
從2016/10月開始一直到2017/8月底陸續都有買賣。
除權完就把精華都出清了。
買進價格從699到567之間;賣出價格從600到710之間。
雖然每一張都沒有賠錢賣,但是.....

沈著的定力還是不夠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