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我以前說過,做股票就是看:價值,反向和題材。 題材講了一點,講是講不完的,題材的內容千變萬化,跟佛家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一樣,董監選舉,增資,配息配股可以是題材,新產品上市,惡意併購也可以是題材,就連減資下市也是題材。同樣的事件,對A產業是題材,對B產業是日常。這些都只能靠時間去學習,賠錢賠多了,自然就會了。既然題材說不完,那就說一下價值好了。價值應該是最好學,也最有方法可以學習的。一家公司的價值要去哪裡看?當然是財報了。看財報,我就不說那些什麼毛利,成長率,負債比什麼的了,這些基本的沒什麼好說,說了你也沒辦法應用這個去賺到錢,更不是價值的所在。再說了,很多公司的財報你根本也看不出什麼鳥,簡直就是有字天書。所以我能說也只有我從書上學到唯一有點用的東西,那就是土地。台灣有很多傳產公司,這些公司因為歷史的因素,本業已經不行了,但是卻在全台各地擁有一些價值不斐的土也。在各家財報上,這些土地一般都會有記載,或者有土地增值稅的預留款,有些人就會找這些東西,去看出這些土地的價值,尤其是那些未經過重估的土地。大的例如什麼農林啦,裕隆呀,小的甚至什麼今日百貨(萬華企業),欣欣百貨等,其實帳上的土地都非常有價值。但是也不見得有土地的價值保護,就代表這是個題材,股票就會漲。事實上,這些股票常常開盤到收盤都是一直線。土地等於價值,而價值在這選股三要點中,本就屬於防禦性質,只能讓你不虧,沒法讓你賺錢。除非有哪一天,某大戶看上了這家公司的土地,準備來搞個三年一次的董監選舉,奪權篡位。如果你真的選對了股,也真的發生了這種事,那你就準備數錢吧。(Hint: 找出明年有董監選舉的傳產公司,再去看看有沒有土地題材當護城河,然後看股權穩不穩,有沒有董監題材可以炒)郭際勝散戶聖經上的這一系列股票投資的邏輯,其實都是為了不踩到地雷,屬於非常注重安全邊際的做法。在那個沒有QE的時代,散戶的武器不多,除了時間和耐心,大概就只有公司帳上的土地,可以給散戶有持股三到五年的信心了。散戶投資股市,有誰沒有套牢過?但是有的股票可以套牢,還可以攤平,有些一套就死。大多數的科技股不能套牢,因為一代拳王太多,今年可以大賺一個股本,但兩年後卻可能連虧五年,被市場淘汰。也因為這樣,我一直以來都對營建股比較偏愛,其次就是金融股(因為有政府管著),反而是科技股比較少介入。上市的傳產股有不少都已經幾十年了,年年賺個0.5,靠著祖產過活,只等著有一天土地拿出來開發或著出現董監選舉行情。這種投資法,雖然很慢,但只要等下去,贏定存的機會沒有100%,也有95%。也因為這種方法不太會踩雷,所以熟悉這種選股策略以後,經過一兩次翻倍的經驗的人,可以開始 All-In 少數幾支股票,而不用再分散投資。這個不能再講下去了,再講下去,就等於去看那幾本書了。。。。。有興趣的自己去找來看吧。。。。。
這種投資方式,我必須先說,整個過程很漫長,基本上是非常痛苦也非常難的。但是你想五年賺一倍,穩穩的把別人的錢放進你的口袋,豈有容易的道理?市面上教你隨便就能大賺,而你又能有系統的實作的股票投資術,除了騙子以外,真的不是太多。。。。。
講這麼多,還是來個例子吧,不然大家都睡著了看到欣欣下面這個月線了吧? 2013發生什麼事?沒錯,就是董監選舉。人有錢了,什麼最重要?面子最重要。董監選舉落選,或者被趕下來,孰可忍孰不可忍呀。。。。。有錢人除非真的不行了,三年一次的董監選舉,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呀。至於當年昇昌恆是發什麼神經,去搞一個不會贏的董監選舉,我看到就覺得昇昌恆是不是真的錢太多沒處花,還是真瘋了?怎麼也沒去看一下退輔會的持股,43%吔?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Hint: 找出明年有董監選舉的傳產公司,再去看看有沒有土地題材當護城河,然後看股權穩不穩,有沒有董監題材可以炒) 這一段稍為改了一下,比較清楚。用文字表達心中的想法,還真是技術活,常常一不小心就會心口不一。這一段呢,書上說是散戶唯一可以 100% 吃大股東豆腐的方法,學會了基本躺著數錢。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看到欣欣下面這個月線了吧? 2013發生什麼事?沒錯,就是董監選舉。人有錢了,什麼最重要?面子最重要。董監選舉落選,或者被趕下來,孰可忍孰不可忍呀。。。。。有錢人除非真的不行了,三年一次的董監選舉,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呀。至於當年昇昌恆是發什麼神經,去搞一個不會贏的董監選舉,我看到就覺得昇昌恆是不是真的錢太多沒處花,還是真瘋了?怎麼也沒去看一下退輔會的持股,43%吔?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他不是錢太多沒處花是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