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通膨經濟學、兩萬二、與台灣人大滅絕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雇主都是吸血蟲
舉我前公司的例子
小弟剛進公司時
是一個生產部門不到5個人的超小公司
月營業額從百萬台幣 經過4年變數百萬美金
老闆賺來的錢全部拿來擴廠
去年金融海嘯幾乎沒有影響獲利
年初還去投資分公司
結果基層員工的薪資水準4年不變
公司技術核心薪資平均不到4萬
主要管理階層全部都是親戚
員工只有看到大餅越來越大
連渣都分不到
炎黃 wrote:標題: [論卦] 通膨經濟學、兩萬二、與台灣人大滅絕.....(恕刪)


是時候,螃蟹的季節又來了

有些人勇於冒險,死不認錯,好騙難教!聽騙不聽勸.
Jemshon wrote: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雇主...(恕刪)


大部份的人都是自私的,
不然等你當上老闆,
看你是會把賺的拿來分給員工還是買名車養女人.
如果是前者,別忘了PM小弟去您公司上班.


股市上萬點 wrote:
答案還不是一樣:條件不好。

沒錯!是條件不好,條件好就不需要抱怨了!

問題是,一樣工作,就有比較,就算今天我把上面的人拉下來了,

也是有人被踩到下面去了,如果說台灣只有前面二分之一的人夠優秀能夠領到足夠生活的薪資,

那其他人呢?餓死還是凍死,這不是政府應該要照顧的嗎?

政府的政策根本都是為有錢人訂的
竹科廠商能賺錢, 靠的就是底下一堆七十萬到百萬年薪的人, 生產力抵得上矽谷年薪折台幣兩百五十萬到四百萬的人而已, 至於價差, 都被大老闆賺走了。
數字哪來的?

隨著具有生產力的工作者不斷離開台灣, 最後留下來負擔一切的薪資階級搞不好月薪兩萬二, 每個月交的罰單和稅金合計一萬一。
數字哪來的?

萬一中間你忍不住, 買了個32元的包子(包子也漲到32元了! ), 那一天的GDP就變成了232, 而經濟成長率就是232/200-1=16%
例子前後不一, 計算GDP還能讓你來個萬一忍不住?
要不要乾脆說萬一美國忍不住送給台灣一百架戰機好了.
而且這是站在消費方來看, 他怎麼不說包子店, 便當店,早餐店老闆的實質收入是增加的呢?


中國大陸的實施的經驗是, 佔三分一的房地產、公共建設相關與證券業成長24%~30%, 佔三分二其他行業成長0%, 所以平均可以成長8%~10%
數字哪來的?

台灣政府有樣學樣, 結果是: 不但總體經濟沒有成長6%, 反而是負4%。佔三分一的政府支出與房地產、證券業、與其他擴大內需資產泡沫行業成長10%, 其他三分之二的庶民經濟反而是負11%
數字哪來的?
ECFA實施之後, 台灣至少有50萬人失業, 經濟衰退100%。
(有人相信ECFA增加的就業會比造成的失業多嗎?把政府估計的增加25萬人就業乘以2來估計ECFA造成的失業人數, 應該是非常保守。)
先不管數字正確性了, 如果作者講的是真的, 那ECFA帶來25萬就業機會, 而增加50萬人失業,
那50-25=25, 應該Total只增加25萬失業人口, 連基本的加減都有問題....
而且經濟衰退100%的意思是經濟變0囉? 大家鑽木取火?


大家還記得生育率要達到2.2個孩子才能夠維持人口吧?我們暫時不管小數點。只生一個孩子, 就表示每隔一代, 人口就減少一半。生育率1, 就表示下一代生育率要4, 每個婦女要生4個孩子, 這一代減少的人口才拉得回來。生4個怎麼可能呢?要照顧4個孩子, 夫妻一方不就沒法工作?現在薪水這麼低, 不雙薪哪養得起?
有sense的人都知道, 生育率是隨著國家的教育程度及經濟程度提高而慢慢降低的,
民國40年的台灣生育率是7.02, 當時經濟就有比較好嗎? 大家就吃的比較飽嗎?


去年國際油價140時, 台灣95每公升34元, 最近國際油價78元時, 台灣95每公升30元; 國際油價降44%, 台灣95只降11%, 這是什麼樣的公式?
作者確實要去了解一下油價的公式...

整篇文章一堆的數據及理論都是憑藉著作者單方的臆測來引誘大家心中的不滿,
很遺憾的, 大家都接受了他文中的不滿情緒, 卻沒人去想想這篇文章的正確性有多高,
更遺憾的是一群人不明就裡的跳進這個怨念深淵. 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若是大家的素質也不過如此, 那會報怨22K也只是剛好而已.
賈雨村言 wrote:


台灣政府有樣學樣, 結果是: 不但總體經濟沒有成長6%, 反而是負4%。佔三分一的政府支出與房地產、證券業、與其他擴大內需資產泡沫行業成長10%, 其他三分之二的庶民經濟反而是負11%
數字哪來的?


政治人物 把別人的痛苦跟失敗 當成自己的籌碼與能量蓄積也就算了
其他人在旁邊喲喝 是在幹嘛呢?

還看到有人說自己賺幾百萬一年的也悲天憫人 苦民所苦
那為何不興辦天良企業或是全數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呢?

唉~ 與其抱怨打高空 不如去努力吧
基本上完全同意草本野的大部分角度

不過我還是回歸原來的立場:

22K 的最低薪資要求是一個人為的管制,基本上管制在自由經濟下是不合理的:如果企業願意負擔22K以上的薪資請人這樣自然不會有問題

但是若是企業不願意負擔?那麼就會導致一部分的人無法就業 ( 因為管制在哪邊,即便自己願意19000接受此份工作? 抱歉依然不行 )

這樣會導致供需失衡 , 企業為了尋求出路只得外移或是關廠 (當然 只能花這些小錢請人的 自然也是 社會低等的企業 讓其自然淘汰也不見得不好)

問題有2:

1. 大部分的人都領22K ? 我只知道能力低的人才只會報怨22K , 反正一切都是政府的錯
我想問你值多少? 如果你是老闆你願意花多少錢請怎樣的人?
2. 沒錯廣設大學讓學歷氾濫,這的確是錯誤的決策
但是你要不要活? 如果台灣的政府並不能夠給我們合理或是期望的待遇,是否我們該自我去爭取?

所以我反對草本野的最後一個假設,說白一點,躲在螢幕後面很爽,嘴砲很爽,不去努力很爽

我有努力(讀大學了=>雖然成績不好 英文不行 學校不通 ) 我有努力找工作了(但是景氣不好 才22K 你要我怎麼活? 不去)..........

這點程度的人一堆,都集中在一起了,您還認為 這樣的人士有救的? 這是我唯一也是最反對的點
basicnet wrote:


...(恕刪)


您這張圖97以後都是( f )的預測值?(從中間那個經濟部主管重大投資案?)
所以是97年做的統計?
但是又有98年一月的資料?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我想很多數字的討論...

都比不上一個數字真實...



"出生率"

要是生活好過誰不想成家立業

現在的情況就是越來越少人敢生及養的起了


大概再10年,人口負成長的後遺症就會顯現了

我現在只敢求能存筆錢養活自己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