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omin wrote:
最"接近"無風險, ...(恕刪)
所以我想請教v大,什麼商品有複利效果……

astomin wrote:
最"接近"無風險, 接近兩字詮釋的很棒, 誰說政府一定不可能賴帳??

政府存保賴帳之日,就是台幣崩潰之時.

fostery wrote:
政府存保賴帳之日,...(恕刪)


當然, 持台幣一樣有一定程度的風險, 各國貨幣亦然.

日幣好像風險相對低, 每次國際金融不穩, 日幣就漲, 今天聽說哈日族又哭哭了...
Astomin
針對此串...

個人還有個觀念沒有跟人分享到

今年充分考驗台灣各大企業的還債能力,大同在去年年末領先開了第一槍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這部分的未爆彈還未被市場過度解讀

銀行的利差收益是本業,只要企業獲利受到壓縮,再加上升息壓力,企業未來還債壓力會越來越重

不可不慎之

刪...刪...刪...刪...刪...刪...刪

j00qaz741 wrote:
不是啊,老兄,你一直說風險風險的,要無風險就是定存,想要高報酬就是伴隨高風險,投資人要是連這都不懂,虧錢也是活該,我口氣也許不好,但是沒有要引戰的意思。複利效果想要好,一個因素是時間長,另一個就是報酬高。投資人承受不了風險,根本就不應該貪圖複利,世界上從來沒有白吃的午餐。


恩,單純討論分享,
其實我也不是要大家都不要去承擔風險,
只是分享一下我所知的風險在哪,
讓想去接觸的人可以更清楚自己將要面對的是甚麼。
其實也沒有惡意啦。哈哈~~
j00qaz741 wrote:
再來,你說定存股沒有複利效果,那是你沒有把現金股利再投入才會發生,只要不斷配股配息,配息再投入,複利還是會發生。
你的股價只是假設,說服不了人啊!


恩,我之所以說存股沒有複利效果,
是因為股利並不是利息的概念,
首先,股利並不保證每年都有,
再來,股價(本金)的波動是造成他不能用複利概念的最重要因素。
之所以我們說複利效果強大,
前提是建立在複利累積是一個等比級數概念,
隨著時間越長,本金會越來越大,而讓利息越來越多,然後更多的利息滾入本金,變成一個正循環。
但是如果你的本金並沒有隨著時間越來越大,
甚至有越來越小的可能,那怎麼能說這是一種複利效果呢。
而且複利效果要明顯,時間一定要拉長,
但是股票長時間的走勢太不確定了,甚至有下市的可能,
所以我才說存股並沒有複利的效果。



j00qaz741 wrote:
我同樣能假設獲利翻倍不是嗎?


是可以沒錯,但是這就並不是因為複利的效果而造成,
而是投資本身的獲利。
差別在於,複利效果是只要時間夠,一定會有效,
但是投資獲利並無法確定他會有還是沒有。



j00qaz741 wrote:
照你的舉例,只能定存跟債券了不是嗎?這樣才有你所謂的複利效果。


確實,
我認為要有複利效果,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本金不能有波動,可以接受一開始變少(因為交易成本、手續費等等因素),但是之後走勢一定要是往上不往下。
第二、利息必須定時,可以金額不固定,但是時間一定要固定。
這兩個條件同時成立,再加上時間的因素,才會真正達到複利效果。



j00qaz741 wrote:
你存你的,我們存我們的,幾年以後我們再來討論你的複利還是我們的複利好。


當然,我並不否認投資股票的獲利有很高的機會贏過定存或債劵或是保險。
但是相對的,高獲利伴隨高風險是一定的。
如果能夠承擔那樣的風險,當然股票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我想強調的是說,
如果你是把存股當成像定存那樣沒有甚麼風險,只要放著靠時間就能累積資產的話,
那就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了。
所以我一開始才會說"應該回歸基本,用投資股票的心態來看存股,而不是用儲蓄的心態來看存股"。

j00qaz741 wrote:
所以我想請教v大,什麼商品有複利效果……


我認為,
就如同我前一篇所回覆的,
只要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本金隨時間只往上不往下。(可以接受一開始因為手續費、交易成本等變低,但後續一定要只往上走)
2.利息的時間固定。(可以接受每一期的金額不同,但是每一期的時間必須固定)

目前我所知具有複利效果的幾個標的:
1.銀行存款(定存、活存等)
2.能持有到期的債劵(強調持有到期是為了滿足上面第一個條件)
3.保險商品
4.確定會還錢的借貸(這個比較有爭議,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對方會如期還錢)

當然,以上的舉例都有一個共同前提:
發行機構不違約。
如果要把信用風險也一併考慮進去,
那真的就沒有辦法了。
畢竟貨幣本身就含有信用風險。

vivian93 wrote:
我認為,就如同我前...(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