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鴻海一年稅後可賺1500億, 群創今年就算賺500億,鴻海集團依股權分配,也只能分到30幾億,真的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卻能藉此使喚一家淨值2千多億的面板廠.實在超值.

鴻海集團花3888億日圓,以每股$88買下夏普67%股權...夏普現在股價好像被炒到 $470,
那鴻海未實現獲利不就有 3888 x (470 -88) /88 = 3888 x 4.34倍 = 16877 億日圓 = 4580億台幣....!!

郭董的如意算盤打得出神入化,真的很會幫鴻海股東賺錢...

郭董似乎比川普厲害太多了,郭董如果是美國人的話,那現在美國總統也許就是郭董了.

東芝分割以NAND型快閃記憶體為主軸的半導體.,首次招標在3月29日截止,吸引鴻海、台積電等10家企業競標。日媒昨(31)日報導,傳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和蘋果都有遞單,其中博通與私募基金銀湖(Silver Lake)出價高達2兆日圓(約5426億新台幣 )。

東芝預計4月起針對上述10家業者展開個別諮商,隨後舉行第二輪競標,並在6月股東大會召開前決定最終買主。

東芝目前 資不抵債 的金額估計約6200億日圓,要填補錢坑,必須出售東芝賺錢的半導體記憶體事業,若考慮到稅金,東芝需獲得約1兆日圓的銷售淨利才行。

之前傳聞郭董開價7千億日圓收購夏普,氣走競爭者INCJ,簽約前一刻派出會計團隊查帳,逼日本人最後用3888億日圓價格讓賢.
郭董這次怎不開價3兆日圓,嚇死其他9家競爭者.然後再把最後成交價格壓低到1兆以內? 東芝是否也怕郭董又出老招,事先就放風聲,以防止技術外流為藉口,阻擋鴻海得標...日本經濟產業省傾向希望由同盟國美國的企業承購。
大家好,新手報到,最近投資友達,期望賺大大錢!
重點.外資現股賣了40幾萬張..借卷也賣了40幾萬張,所以賣壓重.但國內主力有人低接,假外資真外資.國內主力,,大家都看得懂.做空做多都要賺
進帳66億,友達奪去年面板獲利王
4家TFT LCD面板廠財報全數出爐,去年第4季全數繳出獲利成績單,全年獲利表現亮眼,合計4家面板廠去年大賺116.3億元,其中,友達 (2409) 是台灣面板廠獲利王,全年稅後淨利66.07億元。

 此外,群創 (3481) 上半年受到地震影響,但全年仍獲利18.71億元。彩晶 (6116) 轉虧為盈,全年大賺40.47億元,華映 (2475) 去年全年虧損則是縮小到8.95億元。

 

 去年第4季面板價格持續走揚,大尺寸面板價格維持著緩漲走勢,手機面板大漲,部分尺寸甚至有30%~50%的漲幅,因此4家面板廠去年第4季都大賺。友達去年是面板獲利王,第4季大賺83.8億元,拉抬全年獲利近66.1億元,連續4年維持獲利表現。

 群創去年表現是倒吃甘蔗、一季比一季好,第4季稅後淨利約108.69億元、由於單季大賺超過百億元,扭轉了前三季虧損,全年稅後淨利18.71億元。

 彩晶獲利同樣是逐季攀高,第4季毛利率高達47%,寫下歷史新高,表現傲視同業,稅後淨利約33.19億元。彩晶去年第3季轉虧為盈,下半年大賺,拉抬全年獲利40.47億元。

 華映去年第4季營收約38.01億元,本業獲利16.55億元。但是華映有一座4.5代廠停產,業外認列相關損失,使得稅後淨利僅7.68億元,每股盈餘0.11元。華映自金融風暴以來連續虧損8年,去年營運好轉、虧損縮小,但是仍然虧損。華映去年營收約332.84億元,毛利率約15.75%,營業損失約14.03億元,稅後淨損約8.95億元,每股淨損0.27元。

 第1季大陸手機面板庫存升高,拉貨動能疲弱,特別是a-Si面板,今年初價格反轉向下,價格跌幅高達15%,第2季仍將維持兩位數的跌幅。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華映去年第4季大賺,由於價量雙雙下跌,第1季獲利縮小,如果面板價格跌勢不止,第2季恐怕又將面臨虧損壓力。

 電視面板第1季價格維持在高檔,面板雙虎可望大賺。群創首季稼動率滿載、生產達標,還宣布於4月初加發直接人員5天的生產達標獎金,提振員工士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報導)

怎麼假日還發利多文

會不會太早發了

還是明後天還有利多文

星期三開盤跳空拉高

讓散戶不知道是要跟還是不跟

怕不跟的話 股價就一直上去了

跟了的話 又像這幾個月的利多出貨文

小老鼠吃了幾口大米後

又跑回去了
最怕利多聞了,每次都反方向跑,說實在的這篇也算舊聞了,我們早算出來了。
下禮拜就能知道融券賣出餘額額滿後的戰況了。好緊張
最好不要漲,看卷賣能撐多久,只要公司有獲利,遲早還公道。
pqaf wrote:
鴻海一年稅後可賺1500...
之前傳聞郭董開價7千億日圓收購夏普,氣走競爭者JDI,簽約前一刻派出會計團隊查帳,逼日本人最後用3888億日圓價格讓賢.
郭董這次怎不開價3兆日圓,嚇死其他9家競爭者.然後再把最後成交價格壓低到1兆以內? 東芝是否也怕郭董又出老招,事先就放風聲,以防止技術外流為藉口,阻擋鴻海得標...日本經濟產業省傾向希望由同盟國美國的企業承購。
(恕刪)


請先查清楚再發言,在收購前鴻夏早估價查帳完成,明明是夏普隱匿或有巨額損失在先,並在收購前幾週才通知鴻海,導致需要派人再查一次帳,被你講的好像是鴻海故意在收購前才查帳一樣!這麼不中立的發言,會讓人對於你發佈的消息真實性大打折扣。
愛木 wrote:
請先查清楚再發言,...(恕刪)



什麼叫做夏普隱匿或有巨額損失??

世界上有那一個國家規定或有負債是要揭露給潛在買家的嗎?

你如果賣房子,應該也不會和買家說你的馬桶3年後可能會堵住吧?
你真的懂什麼叫做"或有"嗎?


你的中壢到了嗎?





愛木 wrote:
請先查清楚再發言,在收購前鴻夏早估價查帳完成,明明是夏普隱匿或有巨額損失在先
你查清楚什麼是 "或有負債 "了嗎?

谷歌大師(google)說: 或有負債只是一種潛在的債務,須視未來不確定事項發生與否而定不是企業真正的負債。 「確定負債」是已經發生了,而「或有負債」不一定發生,但也有可能發生!

夏普是一家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 的合法上市公司,每季都有義務詳實公告 公司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如果 夏普膽敢學東芝作假帳的話,日本證券交易等監視委員會可是會處罰73億日圓,簽核的會計事務所會被重罰停牌,個人股東也會集體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東芝和前社長西田厚聰等5名前高階主管支付總額約幾億日元的損害賠償。

請問夏普的財報有作假帳嗎? 夏普只是善意的把內部各事業群的 未來潛在風險評估表提交給 金主大帥哥鴻海參考,這算作假帳,隱匿或有巨額損失嗎?

買股票或投資事業,都有預期的獲利,也有潛在的風險,投資前自己要善加評估 利害得失,是否 利大於弊,再行出手.
夏普表示,「根據會計準則,我們已經在財務報表與季報中,適當揭露或有債務」
鴻海投資團隊,參考夏普歷年公開的財務資料,並評估接手後,預估的潛在獲利和潛在風險,詳盡利害得失,可能算出夏普的潛在價值超過1兆日圓,才會喊出7千億價碼.


報導,夏普向鴻海提供的3500億或有負債內容是夏普各事業部門以「最糟情況」為前提所編製而成。一位關係人士表示,「因沒有經過驗證,因此在提供的清單中也包含了相當多現實上不可能會發生的部分」

夏普提出或有負債,並不是真正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負債,而是有可能在未來發生的負債風險和損害評估.

相反的,夏普如果提出 ,鴻海接手後,未來潛在利益高達2兆日圓,這種未來不一定發生的獲利評估,鴻海難道就會拿1兆買下夏普嗎? 鴻海當然知道,或有負債和潛在獲利,都是作為參考,不是一定會實現.

因為夏普瀕臨倒閉,有求於人,債務清償時間即將到期,火燒屁股,若再籌不到錢,就進入破產清算,鴻海有可能是手中握有夏普3月底有5100億日圓即將到期死穴, 見生米煮成熟飯,得寸進尺,故意以拖待變,逼夏普啞巴吃黃蓮,降價求售.

鴻海財務會計團隊,並不是臨時起義,毫無準備, 早在好幾年前就垂涎夏普經營權,投資潛在風險(或有負債)和獲利預估表,可能已經修訂好幾版,早準備好出手很久了, 最後還有模有樣的大費周章查帳查了1個多月,最後有查到 夏普作假帳,隱瞞3500億負債的事實嗎?

有的話,可以把資料提交給 日本證券交易等監視委員會 和 金融廳,對夏普做出嚴重處分,夏普的小股東也可集體向夏普求償.

一個被外界形容成,癌末在安寧病房的病人,有可能換個主治大夫,就馬上起死回生,生龍活虎嗎? 這算是名醫妙手回春的神蹟,還是說它根本沒有病的那麼重?
夏普體質如果真有如此不堪,帳目如此不清,光靠鴻海接手幾個月,就馬上轉虧為盈,短短半年,股價就能從$88 爬到$470日圓?

歐盟主席若有看到夏普幾個月內,就起死回生,轉骨成功的故事,他應該求見郭董,請教如何救救希臘 西班牙 義大利...等歐債國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