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當股票賣出的那一剎那,投資的風險就已經結束,今天中環漲停出清,未來要克制自己的貪念,依我目前的持股亞泥及T50反1相同金額持股,未來風險應該也不會高,目標亞泥40元以上售出,若真的到40,T50反1也應該不會輸太多,若大盤跌,亞泥應該也會抗跌,若跌破30,可開始慢慢賣出T50反1再買進亞泥,分批進場至20元,加上現有3成半現金,若能嚴守紀律,賺錢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傳產股不像電子股難分析,我的經驗裏,只要業績成長,產品又有漲價的空間,價格就會一步一步慢慢往上,只要用時間等待,就可以換取穩定上漲利潤。

若把亞泥換成廣達,道理也是一模一樣。

Bob大,
期貨是不是每月要平倉,因為對這個不懂,所以不會,之前有查好像手續費便宜很多

謝啦!我在問一下我的證券營業員
Acer_kewei wrote: 所以你也不要想太多,我不會持續的保守的,該進攻時,我就是很積極的進攻,該防守時,我就是很保守,好好的休息,順便調養身體

其實也不用小看自己。長期敗大盤不等於年年打敗大盤。有時候前一年輸給大盤正是為了下一年加倍奉還。我一直都是全部資金在市場上,我可以辦到,你一定更沒問題。
Roger0607 wrote:
當股票賣出的那一剎...(恕刪)

感覺你有一點對沖基金的Fu,不過T50反1的部分,不知道用指數期貨避險,會不會更好。

#############################################

To Roger大:

指數期貨如果要繼續持有倉位,應該是需要每個月轉倉。如果我理解的沒錯,轉倉的費用也會反映在T50反1價格中,不過T50反1會多向你收取管理等費用,所以長期持有T50反1,價格才會下跌的這麼快(相同指數,不同時間)。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其實也不用小看自己...(恕刪)


你都50了,要服老,不要常常all in全部的資金在市場上,總資金一直複利增長下去是很快沒錯,你有沒有想過你投資的目標是什麼?你想要多少錢?有多少錢後你就要退出股市?還是要學阿土伯一樣終生都在股市中,老實說,我是不懂阿土伯的思維,都這麼老了,他手上的錢三輩子也吃不完了,還是一直在股市中投資,哪天走了,這些錢要幹嘛?我常常聽看一些很有趣的言論,說拿了三仟萬,五仟萬持續的生錢,然後一輩子吃被動收入,當死了之後把錢都裸捐,我心想,那為啥不乾脆在你死之前分配好每年的花費,然後把這三、五千萬花光就好了,裸損什麼意思的,產生被動收入要幹嘛?一般人活能到七十、八十也差不多了,也不要以為自已能活到九十或一百,所以不難分配把錢花光。

以你2004~2014平均獲利不到15%,2015年-4.6%,2016年30.7%,2017年27%,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平凡人,手上的資金都是靠薪水轉入股市然後複利再投資的,我相信目前你的資金應該不足1000萬,若你像我認識的一些人,台北市房子幾棟光靠租金每個月就幾十萬收入,光租金年入幾百萬,動不動就拿房子去貸款上仟萬出來投資,以這樣的資金來投資又有這樣的成績,也許資金就是幾億了,問題來了,如果你是後者,似乎也沒有這麼積極投資的理由,如果你是前者,考慮你的資金是由死薪水累積起來的,又沒有家財萬貫當靠山,你這1000萬若要靠死薪水重新再存一起,就算不用二十年,至少也要十年,用這樣的資金,你還是得多想想,畢竟這年紀失業的話,要再一年存個五十萬,一百萬也不太容易。


你對我這三年的報酬率觀察倒是蠻入微的,不知道是我自已在幾仟篇的文章常常在寫還是怎樣,你指的近三年報酬率應該是指2015、2016、2017年吧,善意的小提醒,2018年我的績效也做完了,目前的保守是在為2019的績效在做準備,如果30%的獲利算是積極投資成果的話,我2018年還是算積極投資人哦,2019年應該也還是積極投資人的。


版友:哇~a大真是積極的投資人啊,竟然能2017、2018、2019都有30%的成績`~


a大:事實上是做對了一檔股票分三年認列~

版友: 這樣也行~~~

a大:在等待的同時看有沒有傻瓜把一些優質股丟進垃圾桶中,例如廣達啊,鴻海啊…觀察名單中的大型權值股,反正一年中飛彈飛個幾次很正常,核彈發射個幾次對很正常,貿易戰,川金會,脫歐,義大義政局不穩,跳電,缺水…等,反正散戶會找一堆理由會把優質大型權值股丟進垃圾桶,我再以垃圾回收的價格買進,未來散戶們心安了,氣氛好了,瘋狂了,我再以鑽石,黃金的價格賣給大聲說上看100元,500元,1000元的人們


############################################

kimi8855=>

ans:我記得我有比較過電子五哥,也有人問過我緯創,我有注意緯創,但沒有很深入,緯創有一個問題就是業外的財務成本利息太高了,使得每一季的業外容易賠錢,手上的現金、保留盈餘、資本公積都不如廣達高,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散戶中了錨定效應,2015年中緯創只有12元,現在有24元,對於一些看線型,如三年線,五年線,十年線的中實戶、大戶就不愛,在獲利方面也沒有像廣達這麼穩定,如果廣達是穩定股,我覺得緯創比較偏活潑一點點,輕微的轉型股,波動會稍微較大一些,,股價空間相對會比較大一點點,比較不符合我要的穩定股。之前有人問我要不要換對廣達,我回他不需要,反正買了就買了,我是以五年、十年來看,如果一年、兩年,三年根本不會有啥差別,緯創就算沒有賺這麼多,它也敢配比較多給你,保留盈餘及資本公積可以支撐它這樣幹三年,五年是沒問題的,如果是空手,當然就選廣達。

http://stockresearchsociety.blogspot.com/2018/05/2018515-2245.html

Acer_kewei wrote:
你都50了,要服老...(恕刪)

A大 緯創是否符合廣達的思維
穩定的配息 股價最近也在2年的低點區
Acer_kewei wrote:
你都50了,要...(恕刪)

我的總淨資產比你想的多一點。我台股部分今年績效其實不錯,可惜美股和房地產不行,YTD才10%左右而已。我和你一樣都是只靠純薪水的累積來投資的普通人,目前靠著比你多投資幾年的歷史,大概有30倍年薪了。你未來應該可以破百倍沒問題。

其實我也不是真的認真地去研究你的績效,這棟大樓我沒有讀的應該有2/3以上,只是知道做股票會成功,大概都是怎麼回事,尤其你和我都是屬於同一類,研究-重壓-翻倍類型的。你對個股的研究,可以說是滿分,我真還沒見過這麼強的,當然其中有些我覺的你可能猜的過頭了,但是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見。所以我看到你買儲蓄險時,我真是不能接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要這麼多啊才能表達我受到的驚嚇,只能說台灣保險業的話術真的超乎我的想像。)

至於你講的賺錢的目的為何,的確是值得思考,屬於人生層面的戰略問題,再談下去可能再寫5000字都沒有定論。不過賺多少目前對我而言,還沒有過多的問題,更不必想什麼裸捐的狀況。

我母親給我的家訓是服務,所以我是能做的儘量做。力有不逮的我就隨便一下,反正我也夠老了,哈哈哈....
Roger0607 wrote: 當股票賣出的那一剎那,投資的風險就已經結束...(恕刪)

風險不會因為你空手就結束了。你避開了投資風險,但是還有其它的風險如影隨形⋯⋯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的總淨資產比你想的...(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大:

A大其實在意的是後面您思考的那段....資金多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是如何.? 這對大家都是個很嚴肅的課題...

另對擁有資金的多寡的推測就是閒嗑牙.. (這您應該了解...)

若有點著墨.. 誰都瞭解到您有至少9位數以上的資金水準...

其實.. 小弟對有才能人士.. 都是相當敬重的...

但之前站在對立面. 小弟也必須說重話... (望您多見諒...) (正所謂: 人生不打不相識..)

但....其實就您最近兩三次的發言.. 小弟了解到.. 您是真正惜才...

並想跳脫框架.. 做點事情的...

最近的發言.. 也真心希望.. 您能多拉拔一下晚輩跟板友...

若您真的願意. 將您的投資的心得.. 教導分享...

在與A大相互的意見交流砥礪驗證下....

會激盪創造出多大的火花...
.



小弟真心期待中.. 虛心學習中... (望您不計前嫌.傾心教導..)

這點小小建言......還希望您.多加斟酌考量...



—-

台大電機⋯小弟朋友有幾位⋯ 醫科朋友佔多數⋯

網路荼毒⋯或許吧⋯⋯但⋯ 有為者亦若是⋯

至少對本版而言⋯⋯小弟是有信心的⋯

供拍照大參考⋯



apple101010 wrote:
若您真的願意. 將您的投資的心得.. 分享...

這個就真的難了。閒聊可以,像A大這樣每一篇上千字就真的不行。
雖然大學聯考我國文考了80分,但是真的沒辦法像A大這樣有系統的對個股一直研究下去。
哈拉伯台大電機的,國文應該考更高分,現在也是閒聊幫大將,應該都是被荼毒的夠深吧?

我對個股的掌握,比A大還差很遠。就像我最近在別的樓講的,
我大多是到處看新聞和明牌再過濾一下,也有很多沈沒的經驗,
常常漲不知其所以然,跌也不知所以然。
當然有時候也知道所以然,但不知道的時候應該多很多,
不像A大在宏碁未漲以前,每天的漲跌都可以寫一篇。

因為我研究的不深也不廣,所以當然也不敢像A大這樣義無反顧的一直寫,
人老了面子薄,話都講得不清不楚,只能到各高手大樓串門子,哈哈哈。
連股海網友的寫作能力都是我的好幾倍以上。
apple101010 wrote:


我就是愛拍照大:...(恕刪)



Apple 大!其實A大方式已足夠詪人不敗,現在是少不算勝的問題了,如何大賺小賠,解決心理的弱點問題就可以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