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豪·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2年11月15日 週二 下午12:35
巴菲特過去不愛科技股,這次卻罕見、首次投資台積電(2330),難道大改過去的投資風向嗎?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第3季加碼火力集中能源、建材等民生基礎類股,台積電所製造晶片早已成為全世界生活不可或缺的關鍵,就巴菲特眼光來看,是否已經將其視為「基礎設施」一環,開始大舉進場加碼,以應對明年經濟情勢變化,相當值得討論玩味。
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第3季持倉報告中,罕見新增逾6000萬股台積電存託憑證(ADR),引發外界側目與聯想,已在眾多股市討論區內引發不少投資者與分析師熱議討論,「如果看好半導體,怎麼不投資技術強度更高的NVIDIA?」、「如果就價值投資角度來看,怎麼不買從150美元重挫至50多美元AMD?」,怎麼會去布局美中貿易戰下具有地緣政治風險的台積電?
從2022年以來波克夏調整持股動作明顯可以看出,巴菲特因應目前通貨膨脹、地緣政治與美中角力等情勢變化,採取「減碼下游、加碼上游」策略;包括上半年開始一路買進西方石油等能源股,即使9月重挫還是不斷加碼,以及在今年首度減碼投資長達13年之久的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並且分批減碼出脫,維持「賣下買上」動作。
外資分析師表示,當經濟情勢發展不樂觀的時候,特別是當可支配所得減少時,消費者僅能把資金用於民生必需與基礎設施上,例如美國石油價格上漲,造成多數人犧牲娛樂享受,這也是過去景氣蕭條時期,市場投資日熱錢多轉往水電、瓦斯、能源等民生基礎建設上的主因。「換句話說,巴菲特眼中的NVIDIA與AMD其實是commodity(商品),而巴菲特眼中看到的台積電地位,已經是準公用事業等級了」,分析師強調。
值得留意的是,第三季除了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大舉買入台積電ADR之外,就連過去重押中國科技類股的避險基金老虎全球(Tiger Globel)基金也向SEC申報新增132萬股台積電ADR持股,同時減碼小鵬汽車、京東等下游標的。
另一值得觀察的,股神入手台積電勢必提升美國境內投資機構與共同基金關注台積電ADR,以這次波克夏買入台積電ADR數量就占了總發行的21%多,是否將對台積電ADR形成鎖碼效果,或者可能進一步催生台積電於美國當地募資新動作,尚待觀察留意。
不論價值投資策略者巴菲特或者是避險性質的老虎全球基金,在面對消費需求斷崖急凍的景氣衰退展望下,不約而同的於第三季採取「買上賣下」策略,是否意謂美國經濟調整還沒有到頂,如此變化的投資哲學相當值得追蹤。
...........................
巴菲特投資神山
04:102022/11/16
工商時報 李娟萍
..
股神巴菲特鮮少投資科技股,但投報率也是相當出色,2008年持有比亞迪14年大賺29倍,2016年投資蘋果六年市值大增3.34倍,法人指出,股神投資台積電,長期投報率可期,而他的價值型投資就是「用合理的價錢買入好的股票」,台積電股價一度落難跌至370元,股神儼然成為台積電的救世主。
.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巴菲特很少投資科技組及亞洲股票,這次出手有其重要意義,而他的選股原則有三條件,包括產業重要性、獲利成長性及團隊陣容堅強,台積電2021年度季配息2.75元,全年股利達11元,現金股利配發率僅47.81% 按15日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2.29%,仍低於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3.87%,若2022年度台積電每季股利拉高至3元以上,現金殖利率將向上攀升,會拉高市場買氣。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積電是股神第一檔「重磅級」投資的亞洲科技股,意義非凡,以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公司2008年投資比亞迪僅花18億人民幣,大賺29倍,2016年開始購買蘋果股票,至今市值大增3.34倍,目前累計持有5.6%的蘋果股份,目前投資市值高達1,600億美元,獲利三級跳。他指出,第三檔重量級科技股鎖定台積電,其持股比率已躍升為台積電前六大股東名單之列,按照巴菲特的操作模式,未來持股比重將一路提高。
.................
去年初 科技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旗下ARK 基金 持續加碼台積電, 追捧者眾 炒到688元 後來 她停損 慘跌 現大神 巴菲特 第3季建倉 台積電 若13年前買 比亞迪 賺的盆滿缽滿 算是先知 今天見報 建倉台積電 強拉35元 不意外
04:102022/11/16
工商時報 涂志豪
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為因應美中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已著手展開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等產能調整。據供應鏈消息指出,高通的電源管理IC或微控制器等成熟製程產品,過去幾年主要委由大陸當地晶圓代工廠或封測廠代工,如今生產鏈將逐步東移台灣,可望對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矽格、台星科、精測、雍智等後段業者明年營運增添新成長動能。
美國對中國發布最新的半導體產業禁令,美中之間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不僅造成許多OEM廠及系統廠將中國產能移出,並開始進行晶片的生產履歷確認。由於多數業者對於原本採用中國製造的晶片疑慮升高,認為若美國後續繼續對中國發布新禁令,可能會造成生產鏈中斷。
為了降低地緣政治造成的影響,美國晶片廠已開始進行生產鏈的移轉。其中,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原本將多數成熟製程晶片委由中芯等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生產,後段封測也因此委由大陸業者生產,但現在前段晶圓代工開始移出大陸,並擴大委由台灣、韓國、日本等業者代工,後段封測也同步進行移轉。
設備業者指出,高通近期將包括電源管理IC及微控制器等成熟製程晶片的晶圓代工移出中國大陸,多數委由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晶圓代工廠生產,預期明年下半年會開始見到移轉量能,至於後段封測訂單也將隨之移轉,台灣封測廠及測試介面業者直接受惠。
設備業者說明,高通此次把部份成熟製程晶片生產鏈東移至台灣,封測廠可望承接新增訂單,日月光投控將爭取到多數封裝訂單,京元電、矽格、台星科等亦將獲得測試代工訂單。再者,測試產線的東移也有助於台灣業者,中華精測下半年已獲得新訂單並開始量產出貨,包括雍智、旺矽、穎崴等業者也有機會分食新增委外訂單大餅。
事實上,不僅高通有移轉晶片生產鏈動作,多數美國IC設計業者及IDM廠也已開始評估生產鏈東移台灣。業者認為,台積電明年對於調漲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價格態度強硬,應該就與此一趨勢有關,而後段封測廠認為這波景氣在明年上半年落底、明年下半年重拾成長,也是看好生產鏈調整帶來的訂單移轉效益。
............
今天 這則消息 日月光 京元電...等 都續漲
面板 會 去中 嗎 也許
中國都是用政府補貼的方式蓋廠亂競爭,
等31座蓋完,再接著蓋100座,反正都是用政府的錢,愛怎麼蓋就怎麼蓋。
然後他們做生意的方式也很奇怪,就是自已靠政府補貼的方式賺一點點錢,
或是賠錢賣,讓全世界做同一個生意的產業全部賠錢,
讓整個產業變慘業,太陽能,LED,鋼鐵,面板,一大堆這種玩法,
幸好這次美國爸爸出手阻止了,不然台灣半導體業會很慘。
美系半導體設備大廠已告知中國客戶,10月7號美國禁令宣布之前即使已下訂、先給預付款的設備訂單,也無法交機,將退回預付款;業界預期,這次美國禁令對中國半導體業影響層面大,其中以主要生產7、14奈米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南方與兩大記憶體長鑫、長存最受衝擊。
半導體供應鏈業者指出,美系半導體設備大廠雖知悉中國是很大的市場,無論是邏輯IC、記憶體等市場需求量相當可觀,公司無法出售設備給中國,雖會造成短期營運損失,但國家政策至上,長期對美國是有利的。禁令的具體實施細則可望在美國時間10月12日確定。
供應鏈業者也表示,這次美方禁令比以前嚴格,設備廠都不敢輕忽,例如設備廠原本可對中芯國際進行維修服務等,這次禁令宣布後,美國所屬的員工、設備、零組件等,都已禁止進入中芯,其他晶圓代工與記憶體廠也一樣禁止。
美國這次管制邏輯IC的16/14奈米或更先進製程設備禁售中國,除非取得許可審核;供應鏈業者透露,美系半導體設備大廠科林研發已告知客戶,中國半導體廠商在禁令前即使已下單購買,並已給預付款也無法交機,但會退還預付款。中芯南方是主要生產7、14奈米的晶圓代工廠,是中國受晶圓最大的晶圓代工廠。
禁令有關DRAM的18奈米或更先進製程、NAND Flash 晶片的128層或更高層數產品,對長鑫與長存影響最大,兩家已口頭預訂或先給預付款進行設備採購,在10月7日禁令宣布後,美系設備大廠同樣無法交機,設備大廠在長存服務人員多達幾百人,恐需做好將裁員的準備,美籍員工除非放棄美國籍,否則也只能選擇離職。
供應鏈業者指出,短期來看,長鑫、長存與中芯國際的晶圓廠接下來建廠與擴產,因無法取得美國設備,都會被迫中斷;外商艾斯摩爾的微影設備也含有美國技術,無法賣給中國,中國設備廠中微的蝕刻製程、薄膜製程設備則還無法取代美系設備大廠的量產技術,無法取得設備,對中國半導體業建廠與擴產等於宣告斷鏈。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