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19 元可以追嗎 ?

BOE Q3 扣非虧損 120億台幣.

BOE 今日預告 Q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約 150億台幣, 比Q3 虧損擴大.

BOE 拿了國家一大堆 經常性政策性的補貼,退稅...Q4 實際虧損應該遠遠大於150億台幣.

如果算入一些 資產處分利益和 非經常性補貼後, BOE 去年整年稅後還是有 350億台幣盈餘.

對照組,友達 去年 LCD TV 大賠, LCD IT 不賺 的情況下,稅後都要虧損超過 200億台幣了.

BOE 去年 LCD TV 超級賠, LCD IT 小賺, OLED 超級賠, BOE 去年可能拿了 大陸政府近 1000億台幣補貼, 作帳後,才有這 350億台幣的稅後盈餘.
陀螺不打轉
補貼1000億台幣讓全世界用材料成本價的面版
自由小山
1000億的補貼[挖鼻孔]難怪賠不怕,重點是帳面上是正的,黨看了開心[XD]
NCC於農曆年前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遠傳合併亞太電信,市場傳出,台灣大經過董事們討論後,認為NCC的20項附款將讓台台併綜效減少近200億元,因此將對台灣之星提出調降收購價格要求,至少砍價規模,市場傳出百億元,台灣大則表示,調降百億元仍低於綜效減損金額,實際金額將待二月底董事會定奪。


針對市場傳出可能破局說法,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台灣大已轉型為科技公司,目前營收來源約6成已非電信事業,且營運規模與中華電信相當,有無併購台灣之星並沒有太差別,合併與否的主動權還是在台灣之星。

據了解,台灣大認為,台灣之星在900MHz頻段蓋了9,000座基站,被收回10MHz頻譜後,台灣大必需再投資建設基站以補足覆蓋,加上使用900MHz通訊的台灣之星用戶有16萬,未來必須補貼更換手機,合併案拖延審議使得台灣之星5G用戶增加不少,且多為低資費用戶,好幾年時間無法強制要求轉換更高5G資費,每用戶ARPU貢獻落差400元上下,這些都造成合併綜效損失。再者,台灣大承擔台灣之星負債264億,需與銀行團重新協調利率。

台灣大董事成員在農曆年前開會討論,據了解,會中針對NCC附加20項附款的綜效損失估近200億元,認為不可能以原本合約價格合併台灣之星,至於實際砍價金額,仍待2月底董事會討論。

台灣之星表示,NCC附加的20項附款,包括4G用戶終身資費可以延續至2033年等多項條件,是雙方簽約時約定的合約內容,最大差異是10MHz頻譜繳回,當初台灣之星以36.55億元標得20MHz頻寬,10MHz的頻譜價值約18.26億元,扣除已使用年限的剩餘價值10多億元,加上已建設9,000站基地台都屬於公司資產,台灣之星認為,與當初雙方簽訂的合約內容價差僅十多億元至數十億元。

台灣大2021年12月底宣布將發行2.82億新股合併台灣之星,以當時台灣大收盤價100元換算相當於282億元,台灣大同時吸收台灣之星負債,以2021年淨負債264億元來看,合併案的總收購價落在546億元左右,但若以農曆年前封關日台灣大收盤價95.2元來看,收購價將再降13.5億元左右。

===============

堂堂電信大公司,每年都賺大錢, 為了區區幾十億利益在計較....那像 友達子公司和 晶電合併時, 晶電冷不防,一口氣認列70幾億資產減損,友達吭都不吭一聲,逆來順受...

我是認為 NCC 硬要收回 台灣之星合併後的10Mhz 超額頻寬,是浪費社會資源. 幾千座基地台投資變浪費.
有些政策規定都可以轉圜,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美中科技與貿易競爭,從虎年一路延續到兔年。在高科技產業上,美國聯手日本與荷蘭,對中國降下「矽幕」,也就是從晶片鎖喉進展到晶片設備的鎖喉。而中方則有意在自身強項的太陽能版上,做出反制,同樣限制先進太陽能矽晶片技術的出口。而在美中貿易糾紛上,美國則拒絕接受WTO裁決並提出上訴;學者坦言,在當前正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問中國的關鍵時間點,美方作法可能會對相關出訪帶來變數。

中國還有面版可以反制,新聞敢這樣報嗎?

晶片再鎖喉!美日荷聯手 陸擬禁太陽能出口反制
阿陀陀
祝F大賺錢啦,我跟F大學到了一招,以後會用在實際操作上 ^^
frank1253
當面板股價7元以下時,就爆買吧!不過,應該看不到了.......AUO要倒是很難的.....,應該比中頭獎樂透還難。
華虹六廠盛美半导体首台设备搬入,2022年底建成达产 - 集微网https://laoyaoba.com › ...
轉為繁體網頁
华力微电子12英寸先进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387亿元,将建成月产能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覆盖28~14纳米技术节点,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重点服务国内设计 ...

總投資1231億元!大基金開年首個大動作:攜手晶圓代工二哥 ...https://udn.com › 兩岸
2023年1月19日 — 除了華虹半導體之外,中芯國際也在逐步推進擴產,就在2022年12月29日,臨港12吋晶圓代工產線項目FAB9P1封頂,該廠月產能將達10萬片。 放眼全球,如今成熟 ...
............
華虹六廠12吋 月產 4萬片 中芯新擴廠 10萬片 設備應該都買了

將來 華虹7廠 也許較麻煩 拜登不是吃素的
更新一下:
友達利率 0.8% -->租出去了,手上剩下1張還未租出
群創 -->利率0.8%沒人來,看來明天還得降租
陀螺不打轉
玉山有股票出借服務
ToTo80D
直接打給營業員嗎? 我去年詢問時 說還沒有開放 還在研議
個股走勢看板 友達、富采 彭双浪增持

LED產業仍處於傳統淡季,不過富采(3714)副董事長彭双浪12月增持富采150張,市值約當新台幣756萬元,彭双浪12月同時大舉增持友達(2409)高達1,000張,兔年老董帶頭回補持股,成為淡季亮點。

根據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資料,身兼友達董事長暨富采副董事長彭双浪去年12月份別增持友達、富采持股,張數各為1,000張、150張,以目前股價計算,市值約當1,690萬元、756萬元,相當於彭双浪12月就自掏腰包超過2,000萬霸氣買回自家股票。

此外,友達總經理柯富仁也在12月跟進回補友達245張,市值約414.5萬元。

儘管面板產業上季可能全數繳出赤字財報,但是彩晶董事長焦佑麒、友達董事長彭双浪12月大手筆回補持股7,500張、1,000張,大股東以銀彈攻勢支撐股價,面板股股價31日抗跌。


阿浪增加持股
(大陸新聞)

2022年上半年,受國際形勢動蕩、新疫情反覆、全球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導致終端產品需求減弱的影響,面板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行業低迷的情況下,惠科股份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單價大幅下降,並嚴重影響自身業績。

從惠科發佈的業績預告來看,2022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2.7億 至-10.3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3 億 至 -30.6 億元。
因此,惠科很可能不符合當前申請所適用的《創業板上市規則》第二章第一節第2.1.2條規定的上市標準,導致上市失敗

即便成功上市,留給惠科的想像空間也不夠大

從行業背景分析,前幾年國家政策對面板行業十分支援,借政策東風,許多面板廠都和地方政府進行合作,並獲得了高額補貼。 但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想持續往日的高補貼並不容易。 疊加經濟下行,面板行業不景氣等因素,預估惠科未來還有一段“至暗時刻”要走。

===================

排除三星, 其餘的 台日中韓幾家面板廠, 去年 合計虧損超過 2000億台幣... 互相殺價搶市場,損人不利己, 做辛酸的.
BBC: 中國新能源汽車13年補貼退場

人民財評:后補貼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仍底氣十足


按照財政部等四部門通知,新能源汽車 購置 補貼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這意味著此后上牌車輛將不再給予補貼,延續了13年的國家補貼就此落下帷幕。

中國政府不僅直接補貼新能源汽車生產商,還減免購置稅,累計超2000億人民幣的國家補貼,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勢崛起不可或缺的關鍵助力。

========================

中國政府 過去13年花 超過2000億人民幣,補貼 新能源車, 受惠的是 自己國人,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 世界最大電動車和電池 生產國,出口激增, 全球市佔率超過 4成. 中國政府 適時減少了補貼.

中國政府 同樣補貼面板業10幾年,補貼了 幾千億人民幣, 壟斷全球 7成LCD市場, 早就該 停止面板補貼,卻拖泥帶水,深怕虧損慘重的面板廠集體垮掉.
陀螺不打轉
2016年成立的德准半導體,號稱總投資金額450億元人民幣,將建造年產24萬片的12吋晶圓廠,打出的口號是「要做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先進晶圓廠,結果由於資金不足,僅存活4年就宣告破產並遭到清算。
jerry040161
德准半導體感覺就是來騙錢的,像弘芯一樣。想了好久,唯一有量產,又倒掉的應該是晉華,但那是被美國弄倒的,其它中芯、華力微都活得好好的。至於那些IC設計公司,只能呵呵呵了....
法人觀點:聚焦中國大科技大消費,富蘭克林華美稱陸股跌深反彈、投資價值浮現 財訊新聞   2023/02/02 12:49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今年以來,中國上證、深證等主要指數漲幅近一個月皆有4.5%到5.4%不等,過去三個月以來,也默默地度過12月19日當周疫情最壞的情況,上演反彈格局,漲幅逾一成。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中國A股經過去年一年的清零政策,儘管目前仍有些許雜音,但操盤人已經看好今年聚焦大科技大消費等,準備迎接金兔年開春的行情與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趁機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經過去年中國20大換屆,A股先下後上,目前感受市場已逐漸認同新領導班子。加上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拚經濟,財政政策穩中求進,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市場關注接下來的政策高發期,2023年將有如:中央一號文(農業)、地方兩會、二中全會、全國兩會等舉辦。

沈宏達分析,國辦擴大內需行動,2023年拚內需。第一波疫情高峰出現後,消費復甦可期。產業方向則聚焦由安全引導的發展方向例如: 數字安全、醫藥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國防安全都是今年準投資主軸

另外,沈宏達也指出,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方向為互聯網行業整頓告一段落;遊戲類股重新出發、開放,加上韓劇、美國電影重新入境,螞蟻金服整改也結束,滴滴出行重新接受新用戶註冊,都在在昭示互聯網至暗時刻已過,至少投資於這一板塊也會日漸明朗。

至於盤勢走向,沈宏達分析,短期因為長假效應整理,不改陸股長期向上趨勢,但仍要留意兩點: (1)一線城市疫情傳播速度超預期,疫後復甦時間點可能提前,關注疫後復甦出行鏈。(2)政策多發加上陸股去年整理了一段較長時間,具有低基期優勢,因此2023第一季並不看淡,預期有機會越墊越高。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靜待2月中旬企業第四季財報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消息面淡化,股市將繼續走出跌深反彈行情。沈宏達認為,過往每年2月中國A股上漲機率高達7成左右,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不妨可以趁早分批佈局,以迎接金兔年A股復甦,跌深反彈之行情
...........
【互聯網監管】中國政府據報擬以「黃金股」方式入股騰訊、阿里巴巴子公司 圖以增強控制能力
看來老共 控制已完成 但股價漲一大段了
等不及法說!2需求UP 友達董曝春燕這時到

友達下周三(8日)法說將登場,董事長彭双浪今(2)日透露,電子業經過4~5季庫存調整後,伴隨美國Fed升息趨緩與大陸解封後需求增溫,景氣第2季起回暖,並有「逐季往上」趨勢,雖未談面板景氣,但看好遊戲產業與車電訂單成長,後續成長可期。

彭双浪今以台北電腦公會理事長身分參加台北國際電玩展開幕典禮時受採訪指出,今年電子產業景氣估比去年好,最快第2季景氣反轉向上,歷經4、5個季度的庫存調整後,很快就會告一段落,而且Fed緩升息,有助激勵終端消費市場,預料電子產業景氣將落底,並於第2季開始回暖,有「逐季往上」的走勢。

對大陸去年底放寬防疫措施,彭双浪認為,解封後對3C、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都會增加,而且近期大陸PMI指數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也調升對大陸GDP預測,意味過去3年來因疫情封控所延遲的消費,有機會陸續釋放,今年大陸消費市場相對樂觀。

此外,彭双浪雖未說明面板產業狀況,但看多遊戲產業,認為台灣遊戲蓬勃發展,根據政府統計,2022年有700多億元商機,隨著更多新遊戲推出,預估台灣遊戲將成為千億產業,挾帶地理位置優勢,也能與東北亞、東南亞市場合作密切。

他同樣看好車電領域,表示過去2年受到零件短缺影響,整體銷售承壓,今年晶片及其他材料相對充足,影響漸小,而電動車銷售持續大幅成長,尤其各國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三大面向的要求,如訂定2030至2040年間停止燃油車銷售目標,都替電動車帶來好發展,預期電動車螢幕採用尺寸及數量將大增,目前訂單快速成長,未來2~3年成長可期。


浪浪開講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