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不回頭,向錢進!

英特爾拉攏群創合作…有影

2023-09-19 02:49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群創

英特爾端出下世代玻璃基板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並極力看好後市發展。業界認為,該技術即「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的一環,英特爾力挺下,成為當紅炸子雞,台廠當中,群創(3481)在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已有多項傲人成績,挾效率與成本兩大優勢,傳出英特爾正積極拉攏合作,為群創搶進半導體市場增添強而有力的援助。

英特爾、群創都未透露合作夥伴,若成局,將是台灣面板業與國際半導體大咖首度共同在先進半導體技術共同合作的案例,也是群創轉型一大里程碑。

群創正朝「more than panel(超越面板)」的方向轉型,公司表示,旗下南科的一廠「起家厝」3.5代線已成功「華麗轉身」,產出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適用於要求可靠度、高功率輸出的車用、功率晶片封裝產品,目前已陸續送樣,明年底可望量產。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面板級封裝在布線上具有低電阻、減少晶片發熱特性,最適合車用IC、高壓IC等晶片應用,目前群創已送樣海內外多家客戶驗證中,明年可望導入量產,未來最大月產能可達1.5萬片。

何以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表示,群創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擁有效率與成本兩大優勢,並且具有高功率且輕薄短小等特色,群創初期將鎖定車用與手機兩大應用市場。

洪進揚說,群創南科一廠為3.5代線舊面板廠,已經完成折舊攤提,生產製造的成本相對要低許多,採用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封裝的晶片不僅整體成本可望下降,可靠度也有所提升,可望為台灣的先進封裝提供一個新的技術路徑。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表示,舊世代面板廠創新價值,群創產線正好補足半導體封裝的缺口。在經濟部技術處A+計畫支持下,群創以面板產線進行IC封裝,得利於方形面積,相較於晶圓的圓形有更高的利用率,達到95%。以業界最大尺寸G3.5 FOPLP玻璃基板開發具備細線寬的中高階半導體封裝,面積是12吋晶圓的七倍。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7448673

--------

如果合作對象真的是 Intel, 那麼群創喵這個轉身就真的漂亮了
jerry040161
玻璃跟扇形封裝應該是兩碼子事。扇形封裝不會用到玻璃,但可以用面板製程,玻璃在先進封裝應該是用來當interposer
jerry040161
扇形封裝已經講20年了,20年前我就去參觀過相關工廠,但直到13年前才開始有廠商為了CSP採用Fan-in

8月品牌集中調整採購,TV面板出貨年減8.6%


AVC REVO 2023-9-20


今年TV整機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恢復乏力,但在TV面板持續漲價的推動下,品牌廠提前拉貨。伴隨著面板漲價,整機成本上漲,終端售價面臨巨大壓力,銷售效果低於預期,三季度庫存問題逐漸凸顯,品牌廠逐漸虧損,積極性進一步被打壓,於是下修下半年的採購計劃,從8月開始各品牌集中砍單,TV面板出貨較去年同期下降。


根據奧維睿沃(AVC REVO)《AVC產業鏈-全球電視面板產銷存月報》,8月全球LCD+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20.5M,同季各下降8.6%3.3%。面板廠根據客戶的需求,快速調整生產運動,按需生產整體農作物下調至80%,面板廠整體出貨減少。


分尺寸來看,23.6吋、32吋、43吋等小尺寸面板出貨季比大幅縮減,50吋、58吋等大尺寸出貨也有所下滑,8月電視面板出貨面積15M㎡,季減0.6%,但年增6.8%。雖然出貨面積下降,但小尺寸大幅減少再次加速大尺寸化,8月平均出貨尺寸51.6寸,年比漲幅3.9寸,季漲幅0.7寸。


分面板廠出貨來看:


BOE(京東方):8月出貨4.7M,年比下滑11.5%7.7%,出貨排名第一,客戶集中下修訂單,導致出貨規模進一步下調,分尺寸來看,大尺寸65寸、 75吋、85吋、86吋的出貨小幅上漲,32吋、43吋和50吋面板出貨大幅下滑,拉低整體出貨規模。其中32吋單月出貨量已不足1M,顧客對小尺寸拉貨動力明顯不足。


CSOTTCL華星):8月出貨4.2M,年增8.9%,季減4.7%,出貨排名第二。本月T9產能仍在爬坡,50吋出貨環比漲幅30%32吋、55吋、65吋的尺寸出貨季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頭部品牌採購訂單下調。


HKC(惠科):8月出貨3.1M,年比分別下降25.6%13.8%,是今年以來出貨量最低的一個月,出貨排名第三。本月除40寸、55寸和100寸出貨與上個月基本持平,其餘尺寸面板出貨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小尺寸23.6寸、32寸、43寸出貨規模明顯大幅下滑,主要也是頭部品牌大幅砍單。


INX(群創):8月出貨3.0M,較去年成長2.4%,季減0.3%。主要小尺寸23.6/32/42吋出貨量有所下降。 


Sharp(夏普):8月出貨1.6M,較去年同期雙增,分別成長50.8%13.3%。本月32/43吋出貨月增大幅上漲,拉高整體出貨規模,65吋、75吋出貨小幅下降。


AUO(友達):8月出貨1.4M,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56.2%5.9%


CHOT(彩虹股):8月出貨1.3M,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8.8%3.5%


LGD(樂金顯示):8月出貨1.1M。其中LCD面板出貨72萬片,年減59%,較上季上漲4%,今年P8廠又恢復部分TV面板的生產。 OLED面板出貨量33.2萬片,年減32% 、月增110%


SDC(三星顯示):8QD OLED面板出貨6.2萬片同環比分別下降68.4%8.4%


當前終端市場持續低迷,TV面板供需雙方博弈激烈,品牌廠下修出貨計劃、下調採購訂單;面板廠大幅度減產應對,控制面板庫存,防止電視面板供需失衡,當前面板廠出貨壓力大,面板廠Q4將進一步擴大減產幅度。


== == == == == == == == == == == ==


8月平均出貨尺寸51.6寸,YOY漲幅3.9寸,較上季漲幅0.7寸,大尺寸化將加速面板產能的消化,接下明年歐足賽、奧運電視大尺寸化需求將持續接棒!






52386
這統計是Mpcs (單位:百萬片片),是以出貨片數統計,8月群創出貨尺寸多為為小尺寸TV(32-50吋)友達出貨應該多集中在大尺寸TV(65-85吋)
firingmsf
惠科降滿多的,膨風公司錢燒乾了?
集邦:9月電視面板報價持平  NB 面板微漲0.1美元


2023-09-20 17:08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即時報導


受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影響,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20)日公布20239月下旬面板報價,由於品牌客戶下修電視面板採購量,9月電視面板及監視器面板報價均維持平盤;僅NB用面板微漲0.1美元。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電視面板價格在經過近兩個季度上漲後,已來到相對高點。品牌客戶在面臨終端需求疲弱,以及採購成本高漲的雙重壓力下,也不得不提早開始調整採購力道,第3季整體電視面板的採購規模從先前預估的季增6~7%一路下修至近持平水準,預期第4季採購需求也勢必持續向下調整,這也意味著面板廠必須提早因應淡季需求修正的來臨。目前雖然面板廠已經啟動產能的下修,但仍難擋面板價格上漲空間的大幅縮減,預期9月下旬面板價格將全面轉為持平 


在監視器(MNT)面板方面,需求在第2季出貨大增下,預期第3季出貨量僅季增1~2%。時間越接近第4季,品牌客戶需求開始調整的壓力將越趨明顯。也因此MNT面板價格在經歷數月的微幅上漲後,進入9月份,價格將全面轉為持平。


范博毓指出,NB面板需求在第3季的8月出現高峰,預期9月會稍微滑落。但整體第3季出貨仍較第2季略微成長,因此目前部分面板廠仍堅持維持面板價格上漲趨勢。在數個主要品牌客戶下半年朝向拉高安全庫存水位,或是衝刺年底目標的方向發展下,部分品牌客戶可以接受面板價格微幅上漲,因此目前預期9月的NB面板,包括低階的TN機種以及中高階的IPS機種都有機會微幅上調0.1美元。




justinjwlin
只要陸廠再把它催下去,就又要漲了,品牌廠故意不採購,陸廠就故意再把稼動率下調10%,再不採購,就再繼續降,看誰先撐不下去
小小鈞鈞
阿就真的全世界終端銷售端POS傳來的資料都賣不好,是又要廠商堆庫存喔
長江存儲半年產能傳被搶光
2023-09-21 00:12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



華為近期以Mate 60系列新機熱銷炒熱市場,加上蘋果發表iPhone 15,冷清的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頓時生機再現,各種零組件商開始拉貨、補貨、備貨。其中長江存儲的3D NAND Flash產能被手機廠和模組廠兩頭搶購,傳出未來六個月產能已被搶光

此外,長江儲存近期加速與大陸半導體生產設備商合作,尋求置換生產製造設備中的美國零組件。


大陸半導體媒體《問芯Voice》報導,長江存儲的3D NAND Flash產能被手機廠和模組廠兩頭搶購,從現在到2024年上半年的產能,都已經被預訂完畢。

若業者現在才跟NAND Flash原廠三星、美光、長江存儲等談增加貨源,估計要不到太多新產能,不然就要接受高價。因為記憶體製造商已達成共識,不管真假缺貨潮,年底前目標就是要漲價,漲到「不賠錢為止」

各家記憶體大廠一路經歷跌價、虧損、減產、漲價四部曲,現在正式進入「漲價」階段,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都已經表態要漲NAND Flash合約價。

財聯社報導,這一波漲價由8至9月現貨市場開始反彈,走現貨的模組廠率先反應,報價可快速反應,而合約市場則會在第4季陸續落實漲價。目前依原廠發出的通知,依不同產品,第4季NAND Flash的合約價有機會漲一至二成。

報導指出,華為Mate 60 Pro突然展開預售,絕對是炒熱這一波手機行情的最大推手,不然許多手機供應鏈廠商認為,要到2024年下半年手機市場才能回溫,最悲觀者甚至認為2024年也好不起來。

近期蘋果iPhone 15賣爆,其中頂規版iPhone 15 Pro Max,預計送達時間已延長至11月,有部分人士解讀為這是需求強勁的徵兆,但實際上應該是生產瓶頸,尤其是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CIS)等技術問題,導致iPhone 15 Pro Max出貨量不多。

此外,南華早報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的話指出,長江存儲近期與大陸半導體生產設備商合作,包括一家以北京為基地的大型企業,以開發及生產用於置換由美國美國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製造的關鍵零件。

自去年10月起科林研發受美國新一輪針對半導體行業的出口限制影響,停止向大陸供貨。報導提到,許多半導體生產設備需要定期維護及置換,當中需要置換的包括靜電式晶圓座(ESC),在多個生產過程中利用靜電吸附力來固定晶圓。
...........
跌價、虧損、減產、漲價四部曲 景氣循環股 漲價段股價找賣點
長江儲存 是台灣DRAM之父高啟全先生 手把手教的 6000位工程師 搞到 Xtracking 3.0 232層了 1T閃存2000元人民幣 捲到剩200多 人民幣 現已經買不到美國設備 看來北方華創要加把勁了
美禁令使中國長江存儲擴產幻滅
pqaf
新光華天地店家門口的推車,一整車 64GB隨身碟, 2根只賣 $$199, 真的很便宜, 希望面板製造商能達成共識,不管品牌真假滯銷,年底前目標就是要漲價,漲到「不賠錢為止」。
justinjwlin
蝦皮台廠製64G的一支才85元就有了
pqaf wrote:
現在很多商場的大型L...(恕刪)

面板報價開持平,Q4價格走勢視產能控制而定

九月下旬的面板報價全面開平,明顯無力再漲,也正式宣告今年3月以來長達6個月的面板漲勢可能告一段落,由於Q3面板出貨僅呈現微幅增長,下游客戶補貨動作亦陸續告一段落,意味著Q4價格有機會出現鬆動。不過,由於面板廠陸續祭出「產能利用率合理化」的調節措施,冀望藉由產能控制來對價格形成支撐力道,至於效果如何?將待10月份面板價格開出時見真章。

事實上,今年Q3面板客戶的回補動作稍弱於預期,從原先預期5%或更高一些的季增幅度,一路下修到季增1%-2%,一方面是終端需求確實沒有「熱起來」,另一方面則是走高的面板價格亦連帶使得終端產品價格有上漲壓力,連帶抑制了買氣所致。

而9月下旬面板價格在電視、監視器、筆電面板等應用尺寸全面開平盤,確實顯示出面板價格再漲無力,據了解相關漲價動作已開始受到部分客戶抵抗,接下來,就看面板廠可以減產到什麼程度。以群創(3481)來看,就將3.5代線轉作先進封裝、並針對進階產線持續做動態的調整,不會冒進開出全產能,就是要藉此控制總供應鏈,提供價格一定的支撐與保護。
pqaf
我猜,10月報價大概都是凍漲清零.
農曆年後,市場上雞蛋需求少,雞農趁機讓蛋雞換毛休養控產,少部分雞場發生禽流感,產量也下降, 導致蛋價就一直飆漲. 等引進 國外進口蛋,蛋價才稍微下跌.
畜產會進口 8千多萬顆巴西蛋,怕蛋價下跌,讓蛋農和蛋商少賺,寧可要報廢 5千多萬顆...可見缺蛋漲價受人為操控,終端消費者只能任人宰殺.


面板需求不好,但剛性需求仍在, 看準品牌買不到其他國家的面板,兩岸面板廠聯合控產就能讓報價持續上漲.
nomorerainyday
要賠錢賣也要有錢進原料,現在不但補貼少很多,銀行負債、利息也要還,手上都沒現金不控產是還能玩什麼花樣?許多城市公務員減薪、公車司機領不到薪水,不叫面板廠多賺點錢繳稅就不錯了。
Omdia謝勤益:面板產業2024年 將爆發大尺寸換機潮

2023-09-21 13:41 聯合報/ 特派記者
林宸誼/上海即時報導

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21日表示,面板產業 最 壞 的時期已過,今年是上下游調整期,他對2024年會比較樂觀,因為會有新的大尺寸換機潮。「明年第2季從6月起,全世界有六個重要的運動賽事,包括巴黎奧運等,加上配合整個顯示產業的新的技術跟成本的降低。」

2023 Omdia中國顯示產業研討會,21日起一連兩天在上海舉行。謝勤益以「平板顯示概況及技術發展趨勢」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謝勤益指出,今年主流應用都是衰退,但包括車用、smart watch,還有像AR、VR、AR,以及折疊式的手機的面板,在今年來講都是成長。

他認為,一些主流的應用,在明年都會有較大恢復,2024年整個成長會到達4%、2025年也會成長到4%。

謝勤益認為,面板廠從去年的第4季度到今年底不斷的控廠控銷,造成面板的價格開始反彈,所以今年第3季到明年第2季將是黎明之前的黑暗

他提到,直到明年第2季開始,大概有將近5到6的運動賽事會同時發生,像是巴黎奧運、美國超級盃橄欖球賽(super bowl)等賽事會舉行」消費者去觀賞運動賽事,會對於大尺寸的電視有一個新的需求。

謝勤益指出,明年主要是大尺寸的電視所帶動的換機潮,第一個是原本沒有電視到有電視面板,第二個部分呢是從舊的電視換到新的電視。那在供給跟需求的部分,不管是面板供應商或者是整機廠商甚至是消費者,對於大尺寸的一個吸引力是非常的大。

他舉例,在整個面板價格不斷往下墜的同時,整機的價格也不斷的往下掉。尤其美國85吋一流的品牌三星、LG的高階的機種,基本上都不到1200塊美金,「那可以去想像的,這對終端市場的消費者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

黎明前的黑暗...
pqaf
品牌精的像猴子, 知道明年市場需求大,品牌嘴巴嫌貴, 可能趁Q4 黎明前黑暗, 搶拉低價面板建立存貨,廣積糧.
UP10000
好暗的黎明是要等幾個月?期待三星真的有暗渡陳倉
  • DIGITIMES Research預測,由於全球通膨難見抑制,影響景氣復甦速度,2023年全球車用顯示器出貨將為2.05億片,成長8.4%,低於年初預期。展望未來5年,儘管顯示器於汽車市場滲透率及一車面板用量將持續提升,然整車市場恐陷入低度成長,因此預估至2028年,全球車用顯示器出貨將為2.52億片,2023~2028年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估4.2%。
  • 應用別方面,中控台及儀表板將持續分居車用顯示器前兩名應用,但因中控台滲透已近飽和,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量比重約將於2025~2026年降為5成以下;儀表板比重則將維持在36%左右;後照鏡及抬頭顯示器應用成長潛力最大,但因抬頭顯示器整體成本仍偏高,向中低階車款滲透速度將低於預期。
  • DIGITIMES Research預估至2028年全球車用顯示器出貨將達2.52億片,2023~2028年CAGR估4.2%。
    • 中控台仍是最主要應用,2023年佔比將為51.1%,但因滲透率已偏高,成長空間相對小,自2024年起佔比將逐漸下滑,估於2025年跌破5成,2028年將約為47.8%。
    • 儀表板為出貨量第二大的車用顯示器應用,2023~2028年出貨比重將維持在35~36%左右,至2028年出貨量CAGR將為4.3%。
    • 後照鏡與抬頭顯示器仍屬新興應用,主要配備於高階車款,因此出貨量仍低,預期至2028年,出貨佔比分別將為2.8%及5.8%,出貨量CAGR將在17~19%。
  • 技術別方面,LTPS TFT LCD因具備較高開口率,適於用於高解析度、內嵌式觸控面板,且有利於搭配Mini LED背光模組以提升動態對比,在中高階車用面板市佔率漸增,預估2028年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量比重將由2023年的14.9%提升至37.1%,2023~2028年出貨量CAGR估25%。
  • AMOLED雖有極端氣候下環境耐受力不足的缺點,但仍有較為輕薄、高對比度等優點,加上韓廠積極向歐美車廠促銷,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量比重可望由2023年的0.6%提升到2028年的2.9%,2023~2028年出貨量CAGR估41%。至於被視為次世代顯示器的Micro LED,量產時程估為2027年。
  • DIGITIMES Research預估至2028年,AMOLED佔整體車用面板比重將為2.9%,但2022~2027年CAGR將達41%。
    • AMOLED因環境耐受度問題,較不利於普及化,但有利於生產曲面、異形切割,以及較佳的對比值、省電性等顯示特性,對頂級車種仍是賣點。
    • LTPS TFT LCD隨產能漸趨充裕、整合式智慧座艙滲透率漸高,尤其具高開口率特性,面板廠傾向採用LTPS TFT LCD生產具備內嵌觸控、Mini LED背光模組等新興技術的面板。
    • DIGITIMES Research預估至2028年,LTPS TFT LCD佔整體車用面板比重將達37.1%,2023~2028年CAGR估25%。
  • 台廠積極研發的Micro LED因全彩面板巨量轉移技術仍是量產主要瓶頸,預估量產時程延至2027年。
    • 車用Micro LED面板預估出貨量仍偏低,侷限用於少數旗艦車種。
  • 2028年LTPS TFT LCD、AMOLED和Micro LED等三類高階平面顯示面板合計佔整體車用面板出貨比重可望由2023年約15.6%提升至4成,2023~2028年CAGR將為25.8%。
  • DIGITIMES Research預測,中控台雖仍將是車用顯示器中最主要應用,但因滲透率已高,隨新興應用逐漸成長,至2025年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比重將降為5成以下,至2028年比重將為47.8%。
  • 傳統a-Si TFT LCD仍將是車用顯示器最主要技術,但因LTPS TFT LCD有利於搭配內嵌式觸控、Mini LED背光等高階技術,而AMOLED有利於生產曲面、異形切割面板,皆將侵蝕a-Si出貨比重。
    • 至2028年a-Si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比重將由2023年的84.4%降為6成。










pqaf
車用面板成長快,競爭者也很多,毛利率應該逐漸在下滑.
vul34622
玻璃 應是用康寧的 0膨脹 係數
jerry040161
不太懂面板技術,能長出上下各四層metal嗎?
高通中國大裁員!業界傳撤掉上海研發中心,資遣費最高 N+7
作者 林 妤柔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2:15 | 分類 IC 設計 , 人力資源 , 半導體分享follow us in feedly

高通中國大裁員!業界傳撤掉上海研發中心,資遣費最高 N+7


智慧型手機需求持續疲軟,加上華為推出 Mate 60 Pro 嚴重重創高通,根據中國業界消息,高通將在中國大裁員,資遣費高達 N+7。


中國論壇、中媒討論,高通上海研發中心大規模裁員,主要業務為無線相關部門,正式員工賠償標準至少為 N+4,即員工年資加上四個月為資遣費;約聘員工賠償 N+7,且沒有三倍封頂限制。

根據中國《勞動合約法》,如果月均薪資高於所在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3 倍時,將進行「雙封頂調整」,即基數按照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三倍調整,支付年限不超過 12 年。

其實高通 8 月即公布裁員計畫,不久便有消息稱台灣高通計劃 10 月裁員約 200 人,涉及產品工程、測試及驗證等領域的人員,占總人數 11.8%,同時實施無年度調薪、分紅打 7 折等節約成本措施。

這個裁員風聲也吹至中國,當時傳中國高通將裁員最高 40%,原因除了智慧型手機需求疲軟,另一個原因是華為新麒麟處理器。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華為預計明年新機全面採用自家設計的新麒麟處理器,高通將成為主要輸家,完全失去華為訂單。

根據郭明錤的數據,華為 2022 年向高通採購 2,300 萬至 2,500 萬顆手機 SoC,到了 2023 年增加至 4,000 萬至 4,200 萬顆,但 2024 年起華為將採用自家設計晶片,高通除了痛失訂單,還面臨其他中國品牌客戶因華為手機市占提升而出貨衰退的風險。

郭明錤也預期,受到華為影響,高通明年對中國手機品牌的 SoC 出貨量較今年減少 5,000 萬至 6,000 萬顆,且預期將持續逐年減少。


由於中國區業績恐顯著下滑,加上年底越來越多價格競爭,預期高通可能進行更多裁員。截至去年 9 月,高通總員工數約 5.1 萬人。上季重組費用高達 2.85 億美元,大部分來自資遣費,今年 6 月美國總部也縮減約 415 名人力。
...........

高通 6成 銷售額 在中國 裁員是必然
pqaf
聯發科 在 OPPP(Realme) ,VIVO...等中國品牌的 使用率很高.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