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什麼國家是以新藥產業為國家支柱嗎??
重點來了~ 綜觀世界上的主要大藥廠, 基本上沒有人一開始是靠抗癌藥崛起的.
Roche: 維他命
Novartis: 免疫抑制劑 (器官移植用)
Pfizer: 檸檬酸, 後來又靠立普妥 (降低膽固醇)這顆一年銷售百億美金的藥
Merck: 嗎啡
Johnson&Johnson: 醫療用品, 後靠賣止痛藥壯大
癌症比起其他的疾病難治太多, 臨床實驗失敗的機率也遠遠高於其他藥過關的機率. 台灣想發展生技產業如果拿製癌藥來當領頭羊的話血本無歸的機率是很高的. 大藥廠成功開發出一種抗癌藥的平均成本是30億美金 (失敗+成功), 這種資金不是一般小公司玩得起的...人家有辦法這樣玩是已經有了穩定的營收能支撐住開發新藥的成本, 台灣想一開始就靠癌症藥坐大就真的是賭博.
在國外一般小製藥公司都是在做完細胞和動物實驗, 有些撐到臨床1, 2期大藥廠就會來詢問價碼了.
大製藥公司已經有工廠可以量產, 小公司一般不太可能在藥過關前就自己開始蓋工廠. 先蓋萬一藥不過投資人一定把你砍了. 可是等到藥過關後才來蓋工廠通常又要耗費好幾年的時間, 而且從實驗室小量製造放大到工廠量產的cGMP製程, 法規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台灣現有的法規都是為電子產業的工廠打造的, 在生技方面幾乎是零經驗. 人才已經很不夠了, 政治鬥爭還會不時在你背上插一刀). 實驗室的protocol放大數千數萬倍之後產量絕對不會是成正比..況且scale up人才還很難找. (幾乎沒有哪個學校有教, 只能在業界學)
再加上大製藥公司已經和醫院還有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 companies (像Express Scripts, CVS這種)都有關係了. 他們有管道對小公司的藥價施壓, 逼你選擇把銷售權賣給他們.
綜合以上, 個人不建議發展生技從研發抗癌藥當領頭羊. 應該以研發醫療器材, 實驗器材, 或非癌症的藥物開始做起. 等這些做成熟了, 在市場佔有一個席位之後再運用資金來進行其他研發以及合併其他有潛力的公司才是比較長期穩定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