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公債殖利率上升是因為利率上升還是因為公債的成交價格下降?謝謝!
hsuing692 wrote:
您沒看懂我的問題喔...(恕刪)
建議先去了解債券就會很清楚了
殖利率是依照價格推算出來的, 正常來說債券利率是固定的, 一開始發債就決定了, 但當價格下跌時, 因利息一樣, 所以殖利率就會上升, 比如政府賣100塊的債券給你, 說1年到期給你5元, 利率是5%, 但你因為需用錢想賣債券, 為了讓債券能快速脫手, 就低於100塊賣出, 跟你買債券的人, 假設只用90塊就買到, 1年到期政府還是要給他5塊, 那他的利率就是5/90, 而市場也因為你這檔債券成交在90塊, 市場價格是90, 所以市場上的殖利率就是5/90=5.5556%
從5%->5.5556%就是市場預期升息的反應, 所以當預期央行升息時, 債券價格就會下降, 若市場債券價格不降, 資金會追隨更高息的, 因為機會成本的關係, 沒資金追捧的商品價格終究是要下跌
ryanku wrote:
若市場債券價格不降, 資金會追隨更高息的, 因為機會成本的關係, 沒資金追捧的商品價格終究是要下跌
似乎這點可以回答我的問題,但是如果資金去追逐更高利息的債券,導致舊債券價格下跌,那持有舊債券的人,就等到債券到期領取債券利息就好了,為何要賣?
舉例好了,若公債殖利率由2.5%上升到3%
原本我投入100塊錢,到期可領到102.5元.
殖利率上升至3%後,公債價格=100*(102.5/103)=99.51元
就算把這99.51元拿去買3%的公債,也等於到期領到99.51*103=102.5元,一來一往並沒有比較有利,反而多了交易成本,那為何有人要賣在低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