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我心中一直有各種的疑問,不知有沒有熟悉的內情的人幫忙解惑一下,可能的原因是那一個?

一 外資或投信相對散戶而言應該是更專業。在內部有專業的研究員,但為何預測常常還是會失準(例如最近的被動元件)?
我想到的原因是:1.人算不如天算,再專業的研究在股市也常是沒用的?如果是這樣,為何明牌分析師身價都這麼高?長期無法創造價值
能有保有這麼高身價嗎?買報告的人應該不是笨蛋
2.故意坑殺散戶,放假消息?真的有這麼邪惡嗎?放羊的小孩,久了人家也不相信,且會折損公司信譽。長期應不是好
事。
二.研究報告,應該都有成本,例如需要養一些研究員,他們為何要將這些報告給媒體?
我想到的原因是: 1.報告己經先給客戶一段時間,之後再提供給媒體幫忙拉抬或拉低股價
2.故意將報告給媒體來操控股價
3.並不想把報告洩漏,是由客戶將報告洩漏出去
文章關鍵字
vihs wrote:
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恕刪)


別看了!

真的就是這麼邪惡!

簡單四個字... 集體行為, 講更白一點就是團結力量大

上次看某老師所說的... 人家外資雖然有錢, 但也像國內的投信自營商那樣跟客戶收錢來投資的

所以報告... 你我都看的到的, 代表已經不重要 or 想號召旗下B級C級D級...等客戶一起來搞

正常有價值的報告通常只會內傳不會見報, 會外漏八成是滿足點將近打算慢慢收手做反向撿便宜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vihs wrote:
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恕刪)

VIP看的報告是即時
一般人看到的有點過時
vihs wrote:
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恕刪)
很多研究報告都很有價值
今天看空調降目標價
盤後統計是買超 ...

15151515
vihs wrote:
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恕刪)


老實說外資研究報告跟台灣劵商研究報告都是只給他們的客戶看的,台灣劵商報告誰都可以拿到,只要你在該劵商有開戶即可,所以記者寫的價值不高,記者會寫外資報告是因為可以當成新聞來用,但是通常取得比較不容易,所以他們通常等到他們寫了就差了2-3天。也就比較沒有即時性。

預測失準這個其實是大家太過高估研究員了。 他們也是自己做研究也是人也是會犯錯,可能會比你我看的深入。只要對的比錯的多他們就是有價值的。

另外某家劵商出了什麼樣的報告並不代表他的客戶會做一樣的方向,假如是股海冥燈的看法,大家可能都是反著做比較多。 所以只看某外資劵商的進出根本沒有意義。大家也從來不會去看本土劵商的進出對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