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我心中一直有各種的疑問,不知有沒有熟悉的內情的人幫忙解惑一下,可能的原因是那一個?
一 外資或投信相對散戶而言應該是更專業。在內部有專業的研究員,但為何預測常常還是會失準(例如最近的被動元件)?
我想到的原因是:1.人算不如天算,再專業的研究在股市也常是沒用的?如果是這樣,為何明牌分析師身價都這麼高?長期無法創造價值
能有保有這麼高身價嗎?買報告的人應該不是笨蛋
2.故意坑殺散戶,放假消息?真的有這麼邪惡嗎?放羊的小孩,久了人家也不相信,且會折損公司信譽。長期應不是好
事。
二.研究報告,應該都有成本,例如需要養一些研究員,他們為何要將這些報告給媒體?
我想到的原因是: 1.報告己經先給客戶一段時間,之後再提供給媒體幫忙拉抬或拉低股價
2.故意將報告給媒體來操控股價
3.並不想把報告洩漏,是由客戶將報告洩漏出去
vihs wrote:
對於外資或投信的報告...(恕刪)
老實說外資研究報告跟台灣劵商研究報告都是只給他們的客戶看的,台灣劵商報告誰都可以拿到,只要你在該劵商有開戶即可,所以記者寫的價值不高,記者會寫外資報告是因為可以當成新聞來用,但是通常取得比較不容易,所以他們通常等到他們寫了就差了2-3天。也就比較沒有即時性。
預測失準這個其實是大家太過高估研究員了。 他們也是自己做研究也是人也是會犯錯,可能會比你我看的深入。只要對的比錯的多他們就是有價值的。
另外某家劵商出了什麼樣的報告並不代表他的客戶會做一樣的方向,假如是股海冥燈的看法,大家可能都是反著做比較多。 所以只看某外資劵商的進出根本沒有意義。大家也從來不會去看本土劵商的進出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