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
台積電(2330)今(10)日公布10月合併營收約為2102.66億元,寫歷史次高,較上月增加了1%,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6.3%。累計2022年前10月營收約為1.85兆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4%。
台積電先前法說預估,第四季在新台幣匯率貶值因素,營運估維持高檔,包括營收、毛利率與營益率均有向上空間,合併營收預計介於199億美元(約新台幣6268.5億元)到207億美元(約新台幣6520.5億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1.5元兌1美元匯率假設,毛利率預計介於59.5%到61.5%之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49%到51%之間。
由於客戶和供應鏈正持續進行庫存調整,總裁魏哲家曾預期,半導體供應鏈庫存水位在2022 年第三季達到高峰,並自第四季開始趨緩,預期將延續到2023年上半年,因為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需要幾個季度才能重新平衡達到較健康的水準。
此外,台積電認為,2023年半導體產業可能下滑,但台積電仍會是成長的一年,並釋出7奈米產能利用率不會再處於過去三年高點,台積電已相應調整了對 N7 / N6 的資本支出,市場對N7 / N6 需求較傾向周期性因素,而非結構性現象,對N7 / N6需求預計將在 2023 年下半年回升。
台積電在法說釋出的訊息,近來持續發酵擴大,包括近來市場屢傳台積電高雄7奈米廠可能暫緩,但相對之下,著重在結構性成長與地緣政治考量,12月將迎接機台到廠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更受關注。
因為不管在客戶需求面,有蘋果、超微、輝達、高通支持,或未來科技應用的結構性需求都有利,而唯一不利比較讓台積電擔心的成本因素,也從台積電昨日回應外媒傳言看出端倪。
台積電昨證實,公司正在建設的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包含一部分可能用於二期廠房的建築,透過利用一期同時建設的資源來提高成本效益。這座建築能夠讓台積電保持未來擴張的靈活性。
雖台積電強調,目前為止,尚未確定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二期的規劃,但會針對客戶對先進製程強勁需求,就營運效率和成本經濟因素來評估未來計劃。
****「彭博」
The Omaha-based conglomerate acquired about 60 million 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 in TSMC in the three months ended September, it said in a filing. The Taiwanese company produces semiconductors for clients like Nvidia Corp. and Qualcomm Inc. and is the exclusive supplier of Apple Inc.’s custom Silicon chips. Apple remains the most valuable single holding in Berkshire’s portfolio.
Assuming Buffett bought TSMC’s ADRs at the average price for the third quarter, the stake would have cost him $5.1 billion. They currently trade at $72.80.
mobile3803 wrote:
不過我很好奇,若同樣是5nm
台製跟美製,台GG報價會一樣嗎?
若美製高了20%,代表APPLE最後產品報價會更高(當然果粉又要含淚換機了)
若一樣的晶片,那為何不買便宜的台製晶片?
其實美國廠成本多少我們投資人不太需要去管.
需要高速運算的手機或PC.NB.ARVR之類的晶片應該大部分都會從台灣製造
產能拉上去以後再看APPLE要不要拚伺服器市場.不過我覺得或許機率也不高.(目前主要就intel AMD)
美國的可能就做穿戴裝置之類或無人機的東西為主吧.
不過我認為可能會跟美國政府簽密約做軍事晶片使用.
因為當初要他們去美國蓋廠本來就是有這個考量.
軍用的東西成本通常都不是最主要考量的點.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