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其實台灣最大的苦主是台灣的中央銀行。「購買了大量的長天期美國公債虧損在心口難開」
事實上苦主可多的,全世界持有美國大量公債的中央銀行都是苦主。
債券有一個特色,只要不賣事實上都不算是虧損。
可是中央銀行如果要對抗本國的貨幣貶值,就要在市場當中用美元買進本國貨幣,
手上如果持有的美元流動性不夠護盤本國的貨幣,就要在這個時機點被迫在市場當中
拋售手中持有的帳面虧損債券,換取大量的美元流動性進場護盤本國的貨幣。
日本央行大量拋售美元債券「實現帳面大量虧損」以換取美元來進場護盤日圓
本質上就被割了大量的韭菜。雖然日本央行短期內護盤成功,然而實質上,也就是被迫停損
大量帳面虧損的美國公債。超大型巨型韭菜,大概都是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在這波被大規模收割。
世界各國央行大量買了微利的美債,每年賺取微薄的美債利息。
現在這麼一大跌下來,多年來賺的微薄債息,抵不上一次因為要阻貶本國貨幣,而被迫賣出
大量虧損的債券。一次就被割喉割到爆!
這時候,手上擁有現金者,其實可以進場收割這些全世界大型韭菜的菜渣
這些菜渣,其實有時候就可以讓小老百姓,爽到爆了!
這是個最困難的時代,卻也是充斥著暴利的時代。危機裡面充滿機會。端看你如何解讀。
投資有風險,請自行斟酌與判斷。

17F wrote:
手上如果持有的美元流動性不夠護盤本國的貨幣,就要在這個時機點被迫在市場當中
拋售手中持有的帳面虧損債券,換取大量的美元流動性進場護盤本國的貨幣。
日本央行大量拋售美元債券「實現帳面大量虧損」以換取美元來進場護盤日圓
好奇日本外匯存底第二名,中國第一名,
中國還可說賣出是為了怕戰爭時被美國凍結,不計價賣出,
日本為什麼不動用外匯存底就夠了而去賣出美債虧錢,
還是外匯存底有非常大比例以美債方式存在?

有找到一個定義是把債券也算外匯存底的.
------
外匯存底(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是指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持有並可隨時兌換他國貨幣的資產,通常以美元計算。狹義而言,外匯存底指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外匯累積;廣義而言,指以外匯計價的總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政府公債、國債券等。外匯存底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影響。
------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