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年期公債創下234年以來(自1788年)最差的年報酬(負30%)

風暴之影 wrote:
2018升息看到的經(恕刪)


這次與2018升息目的完全不同咧!
恬適生活 wrote:
這次與2018升息目...(恕刪)

問題是除非聯儲都不反轉,聯儲一直保持緊縮,這樣可以一直定存,但是聯儲一反轉,美元定存利息就沒了,之前尷尬的時候,美元定存利息可是不到1%的。
但是買美債可是沒影響,頂多早買利率4%,降息反而大賺。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有8兆美元的資金投入美債市場(包括2020年3月疫情爆發後投入的5兆美元),有人說這是造成這波美債泡沫大於美股泡沫,導致美債價格跌幅高於美股價格的原因。
考慮到現在是否出手的時間,其實見仁見智。
台灣央行已經說了,台灣沒有通膨的問題,通膨控制良好。
更且信誓旦旦的說,台幣的貶值與台美利差沒有關係。
早就在鋪陳可見的未來,台灣央行要繼續追隨美聯儲繼續升息的機會不是沒有,只是無論是幅度還是次數
基本上都會有差距。台灣與美國的利差在可見的未來,就算是美聯儲停止升息之後,
依然是好大的利差。
台灣能源政策的凍漲「台電大量吸收能源的漲幅」,某些程度上最後還是必須於全民買單。
因為能源政策的凍漲,實質上讓CPI看起來沒有那麼可怕。
能源凍漲的結果,預估台電今年要賠4000億新台幣
而勞保今年預估要賠4000億新台幣
這些最後都是要全民買單的
最簡單的就是每年央行上繳盈餘「沒有錯央行也要賺錢」
這些盈餘來自於台灣央行與美聯儲之間的利差
央行買美債通常是買十年期的美國公債
只要是十年期的美國公債與台灣間的利差不斷地擴大
基本上央行也是在賺取利差,背負著買單國家稅收的重責大任
美聯儲持續往上調升利率,台灣的央行蝸牛速度與微幅的調漲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賺取台美利差之間的獲利以利上繳國庫
因此很大的機會來看,可以推測台美利差會繼續擴大,相對的台幣貶值的趨勢也不會改變
更何況
隨著美中兩國的仙拼仙,美國對中國採取半導體斬首行動之後,
先前台灣因為半導體對中國的出超而導致台灣的對外貿易出超局勢可能會為之轉折
2022年1~8月份,台灣對外貿易金額如果扣除掉與中國的貿易之後
變成出超356.8億美元/入超682.1億美元
少掉了中國這一版塊的話,台灣對外貿易整體來看是入超的
半導體這一塊拼圖,在可見的未來,對中國出超的數字可能會愈來愈難看
支撐新台幣的來自對中國半導體的出超所得到的美元在可見的未來將趨於薄弱
新台幣的貶值壓力不可謂不小
說結論:
由於央行肩負著從全民扣鑄幣税上繳國庫的任務
由於全民房貸低利貸款眾多
由於可見的未來對中國出超的數字減少
新台幣貶值壓力續增,與美國之間的利差短期內無法縮減
持有美元鎖定投資等級美債不失為好方法
進場時間,永遠無法買到最完美的點。評估有賺,閒錢而且資金餘裕,進場又何妨?

投資有風險 請自行評估
hermas
鑄幣稅XD
sroach
一語驚醒夢中人,多謝 :)
Cavendish Lab wrote:
2008年金融危機以(恕刪)


美股跌幅小是因為傳產股再撐盤,成長股和一些中小電子股跌幅是大於美債的。
這次是短期內爆利升息和1980年代一樣,上次2002年升息到2007年5.25%,10年美債只是從3%多漲到5%漲了不到2%,這次升息美債已經從不到1%漲到4.6%漲了快4%,所以我認為fed很快會轉向開始降息。
股債雙殺的隔年通常都會上漲
看倌們各自解讀是否進場還是觀望
還是希望美國能堅持到明年第二季,然後保持不動+縮表數年,讓各國護盤大力賣出美債,這樣明年還能買到甜甜價。
1974/8/8水門事件讓尼克森總統下台,導致股市大跌,社會動盪

於是fed在通膨率12%的情況下,從1974/7-1975/12把聯邦利率從13.6%降到5.2%

1975年股市漲了38%,10年債小跌,殖利率從7.43%升到7.88%

在高通膨下大降息,也讓往後8年高通膨就像幽靈一樣纏繞美國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早買早享受,晚買可能享折扣。(恕刪)


這兩句話講得真好。
早買早享受,晚買可能享折扣。
個人覺得,美聯儲不可能那麼快把利率調降,應該會調整到高檔後,維持一陣子。
繼續宰殺各國央行與全世界的壽險與養老基金的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債券。
等到把各國央行與全世界的壽險與養老基金壓榨到最高的境界後,
才有可能慢慢調降利率。
投資有一個邏輯,我們永遠要站在戰勝的隊伍那邊,戰勝的隊伍吃完的肉渣,我們也可以分杯羹。
我們要當西瓜黨。不能否認,美國是世界的超級強國。我們當然也要跟著站在美國美聯儲的思考模式。
站對隊伍,旁邊搖旗吶喊,也可分杯羹。站錯隊伍,一樣當韭菜。
這幾年,小弟要把腰帶綁更緊,省吃儉用,繼續買債券。
我是買得有點早,從六月份開始買。不過,八月分配了點債息,繼續投入。
下次是明年的二月份配到了債息。加上這半年賺的,繼續持續買進。
我們永遠不知道低點在哪裡。但是,早買,早點拿到債息,繼續買進。
晚買雖然可以享折扣,但是何時反轉,沒人能預測。晚買也許有時候會買更高也說不定。
祝大家投資順利。
17F wrote:
早買早享受,晚買可能享折扣。

今年5、6月時理專也是天天問候,就是鼓吹債券。我是去年就買美元備用準備去定期買美股,目前美股也是套牢中,就等時間化解。
股票與債券的波動前者是大多了,債券是跟著利息波動,弧度小。買早了想要打平真的是很辛苦。

散戶投資人要從債券獲利非常困難,由於交易平台不友善,資訊不對等,投資債券若心存領債息是還好,若想賺價差就有難度了。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17F
我都無腦在台灣的銀行買。給銀行賺一些手續費。不過,當買的量大的時候,有時候手續費真的可以減免不少。[銀行都說沒給我收手續費,阿災?有沒有被騙也不知道。
風暴之影
有啦,通路服務費就是你買賣的價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