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徵證所稅,贊成。

有點笨的阿政 wrote:
台灣多數的股票投資人,以人頭計算,我相信證券交易上面的所得應該是負的,證所稅如果可以比照每年徵收的總所稅一般,納入合併計算當年的賺賠合計,賺錢的併入所得級距計算,虧損的,除了當年也許可以退稅外,還可留待來年抵用,有如一般公司的進項稅額使用,這樣就很公平,賺錢繳稅、賠錢抵稅,有何不可?我深深贊成!



不知道版大擬在股市目前有多少資金???假設一千萬元好了, 跌停扣除餘數算6.5%好了, 連續跌停十天好了, (1-0.065)^10=0.51, 也就是政府宣佈開徵後半個月內你損失掉490萬元, 平均一天蒸發49萬元, 然後所得稅減徵2萬元, 490萬元換2萬元...........你願意嗎????

要知道當年連跌停19天後不是馬上拉漲停, 而是跌的比較慢了, 幾年內也都漲不回來, 拉回現實面來講, 徵稅的確比較公平, 但是時機不對, 做法也要檢討, 甚至要宣導, 如果為了想多徵收100億元的稅, 導致外資跑光, 小老百姓慘賠, 上市公司增資沒資金, 經濟蕭條.................這不是那100億元再拿來擴大內需救的回來的.

所以我認為要減徵, 先以促進經濟活絡 同時照顧弱勢以減輕通膨給弱勢帶來的壓力, 等到全民富足後再來談徵稅, 兩個老伯伯臨時的意見根本不足取, 學者型或智庫型的意見就只能當意見, 拿來落實是會死人的.............................

而如果樓主沒有投資股市的話, 開徵只會讓你撿便宜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不知道版大擬在股市目...(恕刪)


被發現了, 我的確是沒有在操作股票>_<

我所發表的是公平性的問題, 如果賺錢要課稅, 賠錢當然要能抵稅

最好, 要開徵的同時, 能溯及及往, 過去幾年虧的先拿來抵...

沒有人會因為虧損可以抵稅, 而故意去讓他虧損, 多數散戶發生虧損我想是既定的事實, 未來恐怕也不會改變

然而, 這個虧損是誰造成的??? 我自己賠錢也是我自己造成的, 沒有人逼我~
阿政的投機生活:http://yctseng.blogspot.com
有點笨的阿政 wrote:
我不懂, 我這兩篇被刪掉的文章是犯了這兩條的哪部份?


你把圖片直接上傳反而不會有事
弄一堆連結反而比較容易被刪
開徵也好啦

反正外資都把台股當提款機

賣多賣少 政府做莊抽頭 碰到這種風暴 至少稅收還可以穩穩賺上一筆

可憐的是咱們台灣股民,希望能有配套減免措施 虧損到一定%數可以減免投資所得

並沒有那麼完全贊同開徵證所稅
我認為資本利得的稅率太低是造成台灣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但開徵證所稅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甚至變相成為剝奪中產階級以下的民眾以資本利得賺錢的機會

倘若證所稅就這麼簡單的開徵
首先,
可能會看到許多股本小股東人數少的公司爆發在台下市潮
接下來這股風潮會慢慢影響股本大人數多的公司

眾多公司投資人為了避免被徵證所稅紛紛下市
轉至國外成本較低的市場上市

此時台股受公司數減少影響,必然是大跌
而這十多年來在對景氣保守及知識不足的情形下
台灣股市早已是以法人資金為主的市場
為了有效獲得投資股利,法人資金也會隨著這些公司的消逝退出台灣市場

屆時台灣股市會留下一堆大大太肥跑不掉的公司
以及一群因為相對成本較高無法至國外開戶交易的中產階級投資人

股市就跟自然生態一樣
水至清則無魚
為了獲得一公升的清水
把整片沼澤剷平

我想這並不是想要解救台灣貧苦大眾的好辦法
我想,有錢人會樂於看到證所稅開徵,巴不得馬上有巨額虧損來退稅.......
反正人頭多的是.......用也用不完,繳稅到的是用功的小散戶.....
要課可行,配套措施要完備一點,不是先課再來改進....
看到這個消息我又沉不住氣地加碼空了....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樓主提出這個問題很好, claymore107兄說的也很有道理, 股市有點像是個長在心臟上的小毒瘤, 雖然有很多弊端或不公平, 但是你割了它, 全國一起死, 尤其是散戶, 也是國家的根本, 受傷會最重, 而開徵證所稅就等於在毒瘤上開刀, 所以與其全國一起死, 不如留下這必要之惡.
調整證交期交稅,使其包含證所稅期所稅,並大力宣揚可退稅

即使基金匯率亦同。
別人錯了,不等於你就對了。
雖然公平來說證所稅是應該要課的..

不過台灣的投資環境已經蠻惡劣了..開徵對台股真的好嗎?

台股常常受外在因素影響..金管會又常常後知後覺..

不如先把交易環境搞好..再想收錢的事吧..

要不然最後稅沒收到..指數跌一屁股..兩敗俱傷
當然要徵丫
等到股市下跌至3000~4000點時
我再來普渡眾生 解救大眾好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