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戀小孩:「我想要一個爸爸,難道這是恐同嗎?」


瑪爾科 wrote:
你忘了不孕症...
另外怎麼不問問為什麼被收養的小孩的原生父母為什麼遺棄呢?


會問這個問題是傲慢跟偏見的表現,你可能沒有親身拜訪過領養機構。況且樓主案例的主角並非領養也不是不孕症而是刻意人造的試管嬰兒


其實樓主案例裡面的主角的感受,就跟女同被迫嫁給男性並且性交生子的感受差不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被 “施以己所不欲” 的時候都很痛,可是 施於人 的時候往往沒啥感覺。

philus wrote:



今天這個世代,...(恕刪)

不是政治菁英是政客,那裡有票就向那裡,台灣政政悲哀的就是少數人強烈的民意,就可以製造氛圍立法,好笑的就是,政府正事不幹,拿這種來說嘴,輕鬆騙選票。


有聽過台灣社會不正常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不正常的人最重要就是要把正常的人變成不正常,我在好奇這些人跟國小課本鼓吹孩童情慾探索那些人是不是同一掛的,有空來精讀這些課本
我個人是認為跟誰結婚的自由也是人權的一種啦

反而是同性戀受制於社會的壓力去跟異性結婚那才真是恐怖

也許有一天你發現你老婆根本是蕾絲邊

而你徹頭徹尾成了人家躲避社會壓力的工具

同志強調心靈的結合,抓姦還很困難,綠帽戴在頭上拔不下來


所以我想不通怎會有人反對同性戀結婚呢~ 有那麼想娶/嫁同志嗎?

更何況婚姻制度能規範權利義務,不能規範愛情,貌合神離的異性婚姻有比較好嗎?

要不是為了權利義務的行使,同志根本不會想去爭取婚姻

看看板上許許多多的文章,有些根本是沒婚姻過著同居生活


頂客族,或是像我這種不婚族說不定在別人眼裡都是不對的

天外小兔兔 wrote:
我個人是認為跟誰結...(恕刪)


同志婚姻的權利義務

大部分可以用私法契約取代(財產部分)

目前唯一不能取代是醫療同意書部分(醫療法修一修就可)

唯一必須婚姻才能執行的就是"生育權"和"收養權"

這是我所擔憂之處

賣不掉 加價賣 再賣不掉 銀行幫你賣

六羽 wrote:
同志婚姻的權利義務

大部分可以用私法契約取代(財產部分)

目前唯一不能取代是醫療同意書部分(醫療法修一修就可)

唯一必須婚姻才能執行的就是"生育權"和"收養權"

這是我所擔憂之處


所以就是一廂情願的認為他們行使生育權跟收養權會有問題?


為什麼不設立一個同性戀可以結婚但是不能領養小孩的政策呢?

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同性戀對婚姻的渴望

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許多想擁有一份婚姻家庭的同性戀伴侶確實只想到自己沒有考慮到下一代孩子的心理感受

我只能說會不會養出負面影響的小孩,跟同性或異性沒有關聯

應該說所有人都是一男一女結合下的產物,但是不幸的人可多著呢

難道看到異性婚姻有不幸的孩子,我們就要立法禁止異性婚嗎?
天外小兔兔 wrote:



所以就是一廂情...(恕刪)

反對同性戀婚姻就是想娶同性戀?
教養小孩跟同性異性戀沒關係?


以上言論是神邏輯,教養問題請看第一樓,外國還發生男男再收養小孩,小孩被性侵案例,同性戀愛來愛去我們沒有意見,至於給他們的法律地位,樓上已經說,可以用私法契約,既然要行使權利義務,不是只有婚姻一個選項,像法國創設同居人制度。拜託不要再玩婚姻制度,這議題也沒有經過政策討論評估,少數人大聲疾呼,可能以為是宇宙的中心,罔顧沈默的大眾,直接立法院運作提出來全世界第一個同性婚姻法修正案,外國為何提不出來,全世界都比台灣落後嗎?無法凝聚共識,就是有重大爭議。


至於要取得社會認同,公開出櫃,越來越多讓眾人接受,看張國榮的伴侶例子,大家只有祝福。
天外小兔兔 wrote:
所以就是一廂情願的認為他們行使生育權跟收養權會有問題?(恕刪)


讓同志行使生育權跟收養權是人類對生命演化的一種傲慢和霸凌.

男人和女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本生就包含著演化上的分工差異, 去因應和適應自然環境的生存挑戰. 截至目前為止人類無法無性生殖, 所以同志一定是男人和女人生的, 也因此這樣同志不會成為人類的多數, 這是演化的防火牆, 確保精子和卵子的基因混雜機制, 去保證生命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更明白地說, 演化容許偶發性同志的存在, 但拒絕延續他們的子代. 限制同志的生育權跟收養權其實是自然本身, 因為不自然而困難重重. 也許生殖技術和法律可以改變現況, 但這件事依然很不自然. 會有多少負面效應, 又該誰來承受?

人不應該因為思想和科技的進步, 而變得傲慢, 無視埋藏在身體裡的細胞核和粒線體的古老記憶. 別忘了每個人都是基於著個機制而出生和消失.

附帶, 頂客族, 對不對, 天知道? 不過你的先祖肯定不希望這樣. 如果你的誕生只為了到此為止, 那你的先祖當年為了生存和疾病掙扎, 和天災猛獸搏鬥, 逃離戰亂, 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枉然了.

六羽 wrote:
小弟是不反對同性戀...(恕刪)


非常同意這個觀點, 引用的報導也寫得很棒. 感謝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