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schkuo wrote: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所說的,是神對人 Agape 的大愛。
人跟人之間的愛,當以此為目標,但很難做到。
同意大大的說法,但還是需要做補充說明會比較清楚一點。((避免搞混))我沒說真愛很簡單,但真愛也不是想像中的不可能。
中國人造字很有趣,"愛"="心"+"受",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去看。
真誠的愛(電影齊天大聖西遊記~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NeverGiveUp!!! wrote:GRMM - Something From Nothing((提供的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GJ-1GmFRk))
Something From Nothing,這標題很有意思,以經說明了"愛"的定義,愛之所以奇妙在於"自明性"。。。
"自明性"很弔詭,不證自明,你越是要證明愛的存在,越是證明它不在,只有當你有天不想證明它而相信它的時後,它才會自己出現,但是世人愚昧老是想去證明愛這件事,所以老是找不到愛((其實說穿了只是證明自己不相信而已,就這麼簡單,但是越簡單的事,人卻越搞不清楚,因為人失去了原本的單純,這就是人性的迷失))
這叫"自作聰明"或"聰明反被聰明誤",人自以為聰明以為可以證明愛,但其實只是證明自己不相信愛(不相信就會猜疑),但卻誤認為愛不存在 >> 這是人性的傲慢、自以為是、嗔慢,或是佛家說"業障",或是基督教講的"原罪"
所有事物的意義"Something"原自於"愛",而愛是"Nothing(無形)",所以這句話Something From Nothing,如果你懂了你就知道了。
PS:無形不代表不存在,只是沒有形體(或是感受不到)而已。以科學的角度比喻,光分可見光與不可見光,聲音也是,如果人只是憑著眼跟耳去感知這世界,當然很多東西人的感官是意識不到的(但是不表示不存在)。
人之所以要找愛,是因為愛為任何事情帶來了無限的意義,有了愛這世界才會產生意義(Something),當然你可以不要愛,但是你的世界就會變得虛無與孤寂,虛無是我認為最恐怖的事了,當你失去愛的時後,你也失去了自己(存在感),如果這是你所想要的,我也不會反對,重點是問問你自己。
心碎的滋味 (別人喜歡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歡的。)
ssschkuo wrote:(補充說明自己的個人看法)"找到自己"太容易了,可以這樣解釋"找到(自以為是的)自己"太容易了,但是"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太容易。
所以,"找到自己"太容易了。
ssschkuo wrote:(補充說明自己的個人看法)佛家跟基督教在我看來道理是相通的,佛家講業障要人放下,放下才能看清自己看清一切,也是佛家說的"捨與得",捨掉(人世間虛假的)我,得到(真實的)我,基督教講原罪與懺悔(得到救贖),一樣都是要看清楚自己的錯誤與迷失,藉由向上帝奉獻(其實就是拋棄假我),然後神會還給你真正的自我。。。一樣也是"捨與得",世人不懂這取捨之間的智慧,不捨便無得,所以根本的問題都在於自己。。。越是捨不掉越是無所得((這就是一般人的魔障"詛咒"))
"放下自我" (定睛在主耶穌),才能看到別人、男女朋友、另一半的好,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