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賽的別煩 wrote:
窮是可以娶但是好意思讓你愛的女人跟著你吃苦然後催眠自己和對方這是一種幸福?
窮是如何提供下一帶好的環境使他們能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生存?
小弟的就是知道自己這一代要生存已經不容易也沒那個屁股索性不去害人也不生小孩
就像您說的我收入五六萬以上但是背著房貸車貸還想要存點錢所以每個月斤斤計較是否透支
有時過的不是很快樂但是我只需要為自己負責盡力好好過父母賜與我的生命就夠了
沒能力沒必要去背負另一半和下一代的責任尤其下一代是無辜的若是只能當寵物養
去流浪動物之家看喜歡那隻做做功德希望真有來生別再做人會比較實際
而我認為那種希望怎樣如何以後如何怎樣的大多都不會實現
就像我父母我出社會前要為我學費煩惱我成年出社會後要為我有沒有錢結婚煩惱
要是我真的結婚後他們又要為我有沒有錢養小孩煩惱但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呢?
這就是窮人的悲哀
很多窮人的悲哀就像你說的那樣,在於一直都只看到煩惱煩惱煩惱錢錢錢
有了雙B之後,再開飛機夠不夠?
什麽叫“催眠自己和對方這是一種幸福”?吃苦和幸福的定義每個人都不一樣,對你來説,讓對方和你一起努力賺錢養家就是一種吃苦,但對別人來説可能就是幸福,總比一個人在外面累死賺錢養家,一個人在家裏閑得發慌出去找第三者來的好吧?如果甘願等到自己有實力的時候才娶,那很多人都要不惑了,娶的意義在哪裏?證明自己“不會讓對方吃苦”而不是“讓對方幸福”?
收入多少得配得上量力而行的購買力,別説五六万的月入就可以和郭先生的豪宅去較勁才叫幸福
自己過得開心就好,什麽錢不錢的,難道窮人都是整天哭窮的嗎?富人都是天生的?懂得滿足和理財還有發現潛在價值進行進一步的挖掘或者安於現狀都是不錯的,沒有實力,整天在哭窮抱怨,即使你有1億,這種心態的人,永遠都不會滿足,你是永遠無法體會那些站在高処1億身價卻還在嫌錢不夠的人的心態的
戀愛學分班2年級不及格生 愛食雞排飯
那台灣應該失業率跟出生率會再往下掉
等到有錢要多有錢,多有錢才能結婚
至少要有車(1500c.c.轎車)有房(兩房一廳一衛,一線城市市中心非台北地區)加存款(一百萬),
以現今社會條件來說 五百萬左右吧?!
假若一個22~23歲大學剛畢業月薪2~3萬,
每月扣除必要開銷(生活、孝親、租屋、保險)可以實存的部份算一萬五。
要到五百萬的話,約27年,當然會加薪換工作,這些都是變數但最多縮短到15年達成五百萬好了。
那請問38歲的青壯年人要生小孩,開銷又是很大的時候那怎麼辦? 是不是存款五百萬也不夠?
以人生來說,真的要達到所謂的安全再來考量生育跟組成家庭,那除非哪天能中樂透
否則台灣人中產階級者應該都不準戀愛,連自己都養不活還談什麼戀愛,妨礙女性認識富豪的機會。
我覺得應該說中產階級者應該體認自己的能力做能力可及之事,兩情相悅加上穩定基礎談結婚都可以
只是兩人面對這大環境是都要雙方一起努力,現在中產家庭已經難有少奶奶跟家庭主婦的角色了。
一些意見與大家交流
我思,故我敗 XD
還是樓主自我感覺良好~???
等小孩子大了以後開銷才是驚人呢~!!!
祝你創業成功~早日擺脫賠錢狀態~
agi1345 wrote:
11月和我老婆在一起到現在算一算也9年(結婚兩年生一個小美女)了
後來做的工作最多也只有30k~35k而己,但我有存錢下來,我和我老婆也把部份的錢一起存下來
我也只有機車,因為我平常不需要多餘的花費,像喝酒、抽煙都不要,唱歌(我不會唱歌,我老婆很會唱,哈~~)買台伴唱機在家自己唱(剛買時唱個幾次後來就很少用了,哈~~)
現在在基隆開一家小店,做一點小生意,不過萬事起頭難,現在還是賠錢狀態(夠付房租不夠付自己的薪水)
這半年來是靠老婆在養的小孩(忘記說因為我存的錢都拿去開店了)
新進化論:適者不一定生存,不適者絕對淘汰!
01上其實很像現在台灣的縮影
有一部分的人理解了自我滿足這句話,不會去想著成天比上比下的
自己快樂就好
另一部份的人,會選去追求更高層級的享受與生活
有對錯嗎?
沒有
但我總會羨慕著前者,因為我的生長環境讓我知道沒錢是很痛苦的事情...
以前我聽著我媽說 : 沒錢不要結婚生小孩
後來,我媽改說 : 沒錢不要結婚 (沒結婚就不會有小孩,我不是那種先上車的)
現在,我媽問我怎麼不交個女朋友?
我總是回答說 : 沒錢沒事業怎麼照顧人家?
毎件事情都是圍繞在一個「錢」字上
沒錢可不可以結婚?可以
但是重大變故時,對方會不會因此離開? 這沒有絕對,但我週遭的例子看多了.. (如果沒有,那恭喜你)
孩子需要時,你確定有能力嗎? 在補習班工作的幾年,有很多家長是無力付出高額的補習費用的...
(這個話題又牽扯到教育的理念,先不要深談)
日子永遠不會一帆風順,誰能料想的到明天會是怎樣
當年我父親為了外遇回來對我媽拳打腳踢,甚至在差點要弄出人命
前年我父親驗出了癌症,鄉下老家那邊完全沒有人願意收留他、照顧他
很八點檔嗎?台灣其實很多人的人生比八點檔還要悽慘的
兩人一起面對困境是一回事,但是有沒有能力過生活又是一回事
上面這些事情看在很樂觀的人眼中會說 : 至少怎樣怎樣
抱歉,我知道那種看著家計簿跟記帳簿的痛苦
也看過以前同窗的媽媽因為小孩的學費問題而落淚難過
如果只是結婚不生小孩,那其實自己兩人辛苦點把長輩照顧好就好了
不要去煩惱太多事情
但是如果真的有打算生小孩,那還是多賺點錢努力往上爬的好...
(尤其在台北市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