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去美國打職棒的選手 都那麼常受傷呢?

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 是不是有拿出來討論過了

剛剛看到新聞 說 倪福德 也要去做TJ手術了

不過小弟很懷疑 為什麼台灣去美國打職棒的選手 都常常受傷 尤其是投手
去日本職棒的選手比率上好像就沒那麼高 (雖然可能被操壞掉 再回來做手術的有)

相較之下 美國不是比較走自主訓練為主
不像日本 都是硬操 而且動不動就會被叫去姿勢

像松阪牛肉(松坂大輔) 在日本被稱為平成怪物 有操不壞的感覺 結果兩年就把手搞壞了
大聯盟先發選手 或許是因為投一休四 但是很多都是在小聯盟就進行很多次手術的
這是為什麼
有沒有大大能幫忙解惑 謝謝
我有個簡單的比喻,例如松阪是88分,在日本打球的環境約須85分的人,所以表現很好,但美
職要打到90分的強度,過度使用就會如此。

herotwoh2 wrote:
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 ...(恕刪)



競爭力不一樣

如果選手有85分
大聯盟平均為85分

日本大概只有70分

所以一個用10分跟一個用8分力的

受傷機率究變大的

日本100英哩速球.基本上打者幾乎是用碰運氣揮擊

大聯盟100英哩.可是不怕的.

從松井秀喜.怪物打者變成一般中心打者就知道了.他在洋基前後後棒次保護.日本沒有保護


基本上日本跟大聯盟檔次差滿大的

herotwoh2 wrote:
去日本職棒的選手比率上好像就沒那麼高 (雖然可能被操壞掉 再回來做手術的有)
...(恕刪)


mlb環境比起其它不一樣,
一種是樓上的說的,需要整身體拉到極限,

另一種是因為,只要需要開刀,美國會完全建議開刀,不會再等。
台灣很多投手都是在以前就被過度使用

你看去美國的幾乎每個人都動過刀

台灣的三級棒球真應該好好保護我們的小球員

goodversion wrote:
mlb環境比起其它不...(恕刪)


恩 不過 姑且不說台灣的選手了 或許台灣 原本肌耐力不構 所以容易受傷
但是日本投手去大聯盟 也大多都是受傷手術
像松坂大輔 之前的 野茂英雄 也是過了兩年 就傷痛不斷 很少有像黑田博樹 都沒操壞的
松坂 在日本 都是常常完投 一場球 投個一百五十顆球 都很正常
到了美國 投手工作區分更明白 先發 中繼 救援 終結者 通常 先發只要負責5-7局 投球數 大約也在90-100 為考量 又有很完善的醫療團隊設備
訓練也是著重自主的訓練 跟重量訓練

那有大大說 因為比賽強度問題
但是我覺得隊投手 來說比賽強度 應該影響的是專注力 而不是投球的力量
畢竟你針對強打 是應該思考 如何配球解決他 而不是說 遇到強打 就是更用力投球就能解決

應該也沒有選手 像是在日本 能投155km/hr 到了大聯盟 就投得出160km/hr 來應付打者吧
所以 我覺得應該不是說力道的問題關係吧

還是說我的觀念有錯

kdogg0916 wrote:
台灣很多投手都是在以前就被過度使用


這各才是主因

至於比賽強度問題
不少台灣旅美球員根本還沒碰上有甚麼強度的比賽(A+以上球員沒幾位,一大堆還窩在延長春訓)
就開刀、復健去了
個人認為這不會是主因

herotwoh2 wrote:
那有大大說 因為比賽強度問題
但是我覺得隊投手 來說比賽強度 應該影響的是專注力 而不是投球的力量
畢竟你針對強打 是應該思考 如何配球解決他 而不是說 遇到強打 就是更用力投球就能解決

...(恕刪)


專注力跟力量的使用都是有可能受傷的
如果小時沒有受到正確的保護,及正確的訓練,
到了長大,當在專注力下降時,就容易受傷。

投十個球,如果十個都專注及十個輕鬆投,那肯定是前者容易累的快。
專注當然不是只是用力投,而是你需要用到腦子來控制你要的全身動作,
以及球的落點,及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即使在國聯,連投手打擊都不能放鬆,這樣怎麼不會累呢!

再說,美國比較願意開刀把選手修好,某些地方不是為了省錢,就是不管你了,
這一點也是有差別的。

kdogg0916 wrote:
台灣很多投手都是在以...(恕刪)


以前有聽過.....外國小投手是不投變化球的....

很多洋將來台灣打職棒也會常常受傷哩....

真實的世界,我用真名說假話。 網路的世界,我用假名說真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