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師的日子好悶,大師我幫你另起爐灶了,大師請進

frogghoul wrote:
你現在就在硬扯了,我po那段影片主要目的是別騎路邊,應該騎路中間,你自己不看我當時文章寫什麼,硬說我說要照影片裡騎虛線會如何如何,現在有那台機車會乖乖的只鑽路肩?再說了三線道內取消禁行機車道已經漸漸取消了!


這不是你說的嗎"我覺得應該宣導機車別騎路邊請騎路中間臺灣騎車都沒規定該怎麼騎,看看這支影片:https://youtu.be/kWh0t1fX_EY"

我也說了騎非禁行道路是可以的,現在的法規還是有禁行機車道所以如你影片中騎士這樣騎沒有風險嗎?
是因為你沒把中間說清楚是在雙線道中間還是非禁行機車道中間所以我擔心有人會跟影片中騎士一樣騎在虛線上會有偏到禁行機車道的風險.
台灣交通法規沒有規定機車怎麼行駛嗎?你有看過法規嗎?
而且你的"再說了三線道內取消禁行機車道已經漸漸取消了",已經取消了嗎?法規改了嗎?

http://news.tvbs.com.tw/life/698942 6路段試辦取消「禁行機車」 騎士幾乎不知
2017/01/09 12:33
記者 林志偉 桃園 報導

以往馬路內側車道,都會被漆上「禁行機車」的字樣。不過為了讓摩托車有更多騎乘空間,從台北市開始,陸續開放機車行駛快車道。而桃園也從去年11月跟進,在6個路段試辦。只是幾乎騎士都不知道新規定,就算告知了,也因為覺得危險而不敢騎進去,另外沒設告示牌,汽車駕駛同樣覺得混亂,感覺像是在爭道一般。

明明地上4個大字「禁行機車」,但騎士們有在管嗎?有人鑽阿鑽,有人偷偷切往快車道,不過說是為了讓機車族享有平等路權,台北市去年開放44條路段,取消機車禁行內側車道的規定,隨即桃園也跟進試辦,只是從去年11月至今,成果如何?

機車騎士:「不知道,(沒有聽說過是不是?)對,(也沒有聽過有宣導?)對啊,不知道。」

宣導不夠也沒指示牌,騎士幾乎人人不知,但事實上包括正光路和國際路之間的慈文路力行路,富國與春日路之間的莊敬路,中壢南園二路部分路段,以及楊梅環東路,和瑞溪路文化街部分區段,原本的「禁行」字樣直接被刨除,也就是讓機車能夠大大方方騎快車道。

6個路段都是雙向共4車道,路幅較窄預估影響較小,但真要取消內側「禁行機車」,怎麼許多騎士沒覺得多了福利,反而認為添了危險。

機車騎士:「不好,還蠻危險的,內側都是讓大車行駛。」

機車騎士:「已經習慣了,(所以就算開放了你也不會騎?)不會啊。」

桃園市府交通局科長黃錦虹:「大概都選擇路況較佳的地方,而且沒有特殊管制的地方,先行試辦看效果如何。」

半年試辦期,也得盯緊會不會提高肇事率,雖說是怕騎士擠外側,還得和靠站的公車、違規臨停的車輛爭道,但開放往內騎,汽機車爭道是否真能解決問題,肉包鐵得好好思量。
joseph542266 wrote:


這不是你說的嗎"...(恕刪)

我說道路中間,你自己補腦說我說要騎進禁行機車道,難道外線道的道路中間就不是道路中間?
以下公文都說明單向兩線道開放機車行駛,那你還要騎路邊找死?

frogghoul wrote:
我說道路中間,你自...(恕刪)


所以開放了嗎?
哪裡有開放呢?

https://udn.com/news/story/1/2378235

民眾提案 取消禁行機車及強制二段式左轉

2017-04-01 11:44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今年2月最新統計,台灣每100人有91.5台機車,創33個月新高;近來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人提案,取消禁行機車道及強制二段式左轉,半個月超過1800人附議。
提案人楊小樺指出,希望藉由提升駕駛的觀念,解除禁行機慢車道,降低機車行駛外側車道時,與違停車輛造成的擦撞與摩擦,使汽機車能夠安全、和平地共用車道,更有效提高交通疏通量;另外,解除強制二段式左轉,避免讓「待轉區」變成「待撞區」,不論汽機車都是左轉靠左、右轉靠右行駛。

提案指出,取消禁行機車道的好處是,使機車能夠安全行駛在車道內,減少與外側違停車輛發生擦撞;外側車道就可規畫更多停車格,也能解決停車問題。

附議人說,「二段式左轉的待轉區幾成『待撞區』。」也有人說,「機車被各種車和禁行機車夾殺在馬路上,和有四輪嘴臉的汽車駕駛,看到機車在前面就不爽逼車,每天上下班上下學,就生死一瞬間了。」

往來雙北通勤的鄭先生說,市區道路設計忽視龐大機車需求,留給機車的空間太小、太少,機車在外側車道常被靠離的公車擠,險象環生,他贊成三線以上路段取消禁行機車道,直接開放內側車道讓機車可以左轉。

交通部路政司管理科長廖謹志表示,市區機車到處鑽,管制是為了公共安全,不是路權的問題,未來要思考配套及因地制宜的騎乘習慣。

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科長趙晉緯說,去年公布的機車交通政策白皮書,對機車路權多所著墨。四項治理方案的「友善行駛環境」,就提出要正視機車行駛的合理空間4月道安會將邀專家學者討論機車路權,釐清機車族感到騎在路上不安全,到底是交通工程或是法規的問題。

http://www.traffic.ntpc.gov.tw/link_data/index.php?mode=detail&id=34529&type_id=2&parent_id=10005
【新北市訊】新北市機車高達218萬輛,市民每日外出旅次有超過四成使用機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不過其佔所有肇事比例也超過55%,所以新北市交通局除致力發展公共運輸外,亦對於機車安全相當重視,針對機車行駛最大威脅的路側違停及公車、計程車停靠,以及左轉待轉空間不足與雨天標線會打滑的情形,在105年進行車道調整(大空間)、左轉專用車道(好左轉)及改採高抗滑標線(高抗滑)的措施,期能保障機車使用者友善、合理、安全的行駛空間,在推動過程中也都特別邀請機車黨董建一主席參予討論,讓規劃成果更能符合機車族的需求,106年也將持續擴大辦理,包含2車道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將全數開放機車行駛,以及全市橋梁機車專用道標線改採高抗滑。
目前道路配置單向2快車道及1慢車道,通常內側車道為禁行機車,而機車行進時常為閃避路邊違停或公車、計程車停靠,而駛入禁行機車車道遭取締或發生事故,故新北市交通局105年也擇定了7處路段進行車道重新配置,即磨除快慢車道線調整為2車道,讓機車得以行駛內側車道,增加行車空間;另外在T字路口部分,因規定機車須兩段式左轉,但受限路口較狹窄常有待轉區空間不足,或有與直行車輛動線衝突之問題,故在道路寬度允許下,規劃了機車左轉專用道配合專用號誌來加以紓解,總計也完成16處的機車左轉專用道,尤其近期設置的重陽橋引道側之機車迴轉道,大幅改善自強仁義路口的運行效率,也取代原需另興建機車引道之功能,節省1.9億的工程經費;另外現行道路標線抗滑係數中央規範為45BPN,不過在下雨天機車行駛會有打滑情形,新北市政府105年開始在機車量較高的橋梁、路段提高標線的抗滑性達到65BPN,即與柏油相當,提升機車行車安全,目前總計完成16處,是國內設置數量最多、最長,同時開國內先例於道路大範圍重鋪全面採用高抗滑標線。除此之外,市府交通局也在十大易肇事橋梁設置12面創新圖形化標誌提醒機車駕駛者,同時考量機車族不易獲取警廣的路況報導,且過去大型CMS主要為汽車族設置,在部分機車專用道前,也設置40處縮小型的CMS,即時提供前方車流壅塞及事故情形。
新北市交通局表示,前述的改善成效相當不錯,106年度將再擴大辦理,針對目前新北市境內2車道內側車道尚維持禁行機車的20處路段,將於4月底前全數開放機車行駛,也會檢討全市 110處T字路口機車待轉區,預計再增繪10處左轉專用道,另在高抗滑標線部分,將完成14條橋樑機車道改繪,包含雙北跨市5座橋樑,而新北市養工處也會持續就道路大範圍重鋪全面採用高抗滑標線。交通局將持續落實設置友善機車設施,以提供機車族更安全的道路環境。

資料詳洽: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科長葉燿墩 電話:(02)29603456轉6900

新聞聯絡人:交通局技正劉剛伯 電話:(02)29603456轉6914,電子信箱:AC9837@ntpc.gov.tw
15151515151515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5218498&p=1
大師犧牲自己的帳號,也要提醒大家要保持安全車距…請大家務必遵守
gtommmmm wrote:
http://www...(恕刪)
何必呢
goodversion wrote:
何必呢...(恕刪)

大師被停了90天,一怒之下還退了會員…以後看不到大師,會很寂寞

gtommmmm wrote:
大師被停了90天,...(恕刪)


大濕因為哪一篇文章被停權

分享一下 連結 讓我們 聞香一下XD
哪一篇文章 不是重點

重點是 自以為最高速限霸佔內線 (事實上根本不是最高速限)

網管一律停權

這就是愛佔用內線的下場

爽!
kulo0902 wrote:
大濕因為哪一篇文章被...(恕刪)


主要是這篇…內文都被大師回報封鎖啦 ,吵不到一天,我跟大師就被關了,然後就換大師跟管管槓上…,的確,內文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師被關又退會員…爽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