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覺得台灣汽車稅金不合理
但是後來多看了一些產業和國內經濟的東西後
發現不太能調降
唯一出路只能是國內汽車產業升級
然後這些產業又卡關不升級
只能呵呵

其實台灣很多東西是不能像一般民眾期望的調整的
舉個另外的例子
像是松山機場
總有候選人喊要遷要廢
然後稍微了解之後就發現這個機場又有它的特別用途
其他像是國內薪資調漲等等常見議題
都是會民眾這樣想
在野黨這樣喊
但是執政以後就發現那個根本沒辦法動
硬要動也只有一咪咪
然後就是被罵爆
政黨輪替都幾次了
不都是在野時拼命喊
執政時裝聾子
所以不要太期望哪個執政者會大刀闊斧地做什麼
誰上台的差別
就像是你今天穿綠色還是藍色出門
甚至是白色黃色出門一樣
大同小異
你還是那個你
身材還是那個身材
不會突然長高變矮
或是突然長胖變瘦
身高基本固定了
長胖變瘦都是要時間積累
如果要換件衣服就身材大變
那只能是在夢裡了
夢裡什麼都有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垃圾國產車 wrote:
英九執政,沒降關稅
蔡英文執政,沒降關稅
高嘉瑜立委質詢時請求各部長及院長降低關稅及貨物稅,完全沒人鳥她,汽機車產業鏈似乎水很深,搞的好像產業利益大於國民利益
至於柯p參選2024已成定局,所以,柯p如何看待臺灣的汽機車關稅問題?還是說乾脆就繼續這樣
您應該不是台北市民 , 才會有這種想像
柯市府上台, 對所有停車格都開始收費 , 增加許多機車格也收費 ,絕不放過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詢,柯文哲任內稅收超收多,更是歷任市長預算支出最高、花最多錢,而柯文哲也都點頭承認說「對」,游淑慧批評,柯市府除了罰單收入增加,其他項目都虧錢,應該要檢討成績。
柯文哲從上任至今,超收500多億,其中包括稅收、中央補助,他賺錢靠的是「罰款大幅增加」
游淑慧指出,柯文哲口袋飽飽,若是會賺錢的市長值得佩服,但柯文哲不是,這些錢很多增加的都是來自罰款跟賠償,其中罰款佔了快3成,其中又以交通罰款佔最多
最常運用的就是增加警察街頭臨檢 , 所謂 "見警率"
根據108年台北市財政局統計,近3年市府稅外超收收入累積79.2億元,其中又以交裁所的罰金罰鍰超收最多,已連續3年奪冠,超收金額高達22.3億,占所有稅外超收數近3成。
另外,台北市地價稅超收55億
方法是提高公告地價, 這樣就能大幅提升房屋稅稅率和稅基, 台北市課徵金額高達151.4億元,比預算值134億元,多出了17.4億,足足超收了13%。平均每戶的房屋稅負擔明顯高於其他五都。
收稅都來不及了,還降關稅 ? 會不會想太多 ?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