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Power wrote:
台灣的高架橋也常常塞...(恕刪)
我之前有說明我的想法,我再整理一次,
禁行機車的設立不能取銷,應修改。
以下是我的想法。
1。一般六線道以上道路上必須有至少兩線"非禁行機車"車道。
2。四線道以下路段:無設立禁行機車車道。(6。7。8點,四線道已下路段可以不理)
3。六線道:最內側車道設"禁行機車",並給直行、左轉的汽車或是左轉的公車行駛。
中線道為時速40以上主要給直行汽車與機車行駛。
最外側為時速40以下的 直行公車、直行機慢車、備待轉機慢車、右轉公車、右轉汽車 行駛。
4。八線道:內側車道設為"禁行機車",給直行、左轉的汽車或是左轉的公車行駛。
內二車道也設為"禁行機車",主要要給直行的汽車行駛。
中線道為時速40以上主要給直行汽車與機車行駛。
最外側為時速40以下的 直行公車、直行機慢車、備待轉機慢車、右轉公車、右轉汽車 行駛。
5。十線道:與八縣道相似,內側與內二禁行機車,中間兩線車道為時速40以上主要給直行汽車與機車行駛。
外側一樣。
6。汽車除右轉、停靠、起步,不得行駛最外側車道,右轉必須路口前N公尺前切換至外側車道。
7。公車除左轉不得駛離外側車道,且路口前N公尺不得有站牌,公車流量大的路段最好設立公車專用道。
8。計程車載客時與一般自用客車無異,空車時若打算載客則往外側行駛,若無則保持速度在內側或中線行駛。
且路口N公尺前不得載客以及下車,設立計程車載客路段。
9。機車不能行駛禁行機車道路,右轉、備待轉須路口前N公尺前切換至外側車道。
我大概想法是這樣,汽車在中線道或內車道時候能順暢行駛不造成塞車,公車不必內外切來切去,只有在要左轉
時切到內側,計程車非載客時不會引響交通,而機車至少有兩線道以上能行駛。
10。以上還必須配合強力取締並排以及臨停的汽車!取締佔用外車道的汽 車,才能讓交通順暢。
11。規劃汽機公車優先路段,例如(只是例如)東向西路段南京東西路為汽車優先,機車非必要盡量別走,
而民權東西路為機車優先,汽車非必要別走,等等。
禁行機車的必要性;讓汽機車分道行駛,汽機車同道行駛若發生事故,機車騎士容易受到嚴重傷害,所以有必要汽機車分道,而一般道路不可能設立機車專用道路,所以只能設立禁行機車來加以讓汽機車分道行駛。
而這個重點在於達到分道行駛,不是汽機車誰容易造成對方車禍傷害。如果有效達到汽機車分離,車禍造成死傷程度也比較低(減少汽車撞機車)。
且汽車往往是塞車主因,設立禁行機車也能讓汽車較為順暢。(如果塞車機車也會塞,勢必要先將塞車主因疏通,才能有效化解塞車,所以車流量大的路段,的確要有"禁行機車"道路的必要性。)
當然這些只是我的看法,有很多也只是空談,要實際做到才知道成效,也一定有比我更好的交通規劃。再次強調!汽車車都是同一個道路上行駛,應該互相尊重,擁有良好的駕駛觀念以及禮讓的行車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
回到主題,所以我不贊同廢除"禁行機車",而是將"禁行機車"有規劃性的設立,而不是像現在無腦的設置。
您認為該優先被限制的是油耗較高體積較大的汽車 還是油耗較低體積較小的機車呢
不可否認的 汽車有汽車的實用 機車有機車的便利 兩者是無法完全互相替代的
事實上 有多少上路的汽車是被必要使用的? 汽車數量龐大 是因為上路有其必要性 或是人性的好逸惡勞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
(MARCH的 機車醜女 VS 汽車美女 廣告 打動了多少愛美女性的心?)
(我聽過一位男性堅持開車的論點 始終令我難以忘懷 "汽車可以方便搞車震 萬一要是女朋友臨時要求車震的時候 你無法滿足他 那怎麼辦 總不可能在機車上做吧")
我想很多汽車族應該都心裡有數 開車是因為有其必要 或是比較舒適享受?
乘載兩人以下的汽車每一輛都有上路的必要?
----------------------------------------------------------------------------
現在不是在討論開車好還是騎車棒 也不是在發表個人對於交通工具的偏好
問題的癥結在於政府在 "資源有限 欲望無窮" 的前提下 是該鼓勵開車 還是鼓勵騎車? 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
看路上禁行機車道的多寡就不言可喻了
至於您提到"誰跟誰撞比較嚴重" 我有我不同的看法 當然也不能說您錯 只是要不要再深入思考一下 依您的觀點一步步推導下去 會不會到頭來又回到目前的現狀......
面子是一定要給的...... 不過臉有時候也是自己湊過來丟的......
shotia wrote:
沒有禁行機車可能會增...(恕刪)
不是個重點。
禁行機車的目的在於汽機車分離,減少汽機車在同一車道上行駛,將低汽機車互相車禍的機率。
四線道來說,有兩線道有禁行機車,代表汽機車在同一線道行駛只有兩線道。
若無設立禁行機車,則四線道都是汽機車同一線道行駛。
因為汽機車造成車禍往往造成嚴重死傷,所以禁行機車設立能降機汽機車同一道行駛,也降低汽機車的車禍率。
舉個例好了,在8線道且車流量大的時候,不塞車,你認為:
1。汽機車分道行駛,汽車靠外側行駛,機車靠內側行駛。
2。不分車道行駛,汽機車混在一起行駛。
哪一樣比較安全?
當然這只是舉一部份,不過當你看到車多的時候,機車在禁行車道一群汽車中鑽來鑽去,您不會覺得危險嗎?
這是我個人的小小看法。
WINGWARCOM wrote:
您或許想錯了,"變換...(恕刪)
您在仔細想想,如果有禁行機車道,汽車是否就較少會撞到機車?(在禁行機車道上)
車禍的發生不是種點所在,而是禁行機車道能讓汽機車減少在同一車道爭道行駛,
相對發生汽車撞機車也會減少。
我舉一個實際例子好了,有禁行機車後,很少看到汽機車在禁行機車上發生車禍吧?
多半在於外側車道發生汽機車的車禍,如果沒有禁行機車呢?代表汽車在左轉的時候或是行駛內側車道,
也有可能與機車發生車禍,這不是誰撞誰的問題,而是發生車禍,機車都是非死及傷,設立禁行機車給汽車道路行駛,也能說是減少汽機車向互發生車禍的機率,保護機車騎士的生命安全。
至於稅金我認為不是重點,而是在於心態,不是說交了稅就是老大,而是有沒有這個必要性,汽機車結構不同,
汽車一台就是佔一個車道,往往也是塞車主因,所以當然必須把汽車動向先安排好,假使汽車動向亂,機車動向再怎完善也是塞阿,這不是官員都是開車所以就先設計汽車動向的。
所以我還是認為,調整禁行機車的規劃,才識正確的方法!
e1299129 wrote:
您在仔細想想,如果有禁行機車道,汽車是否就較少會撞到機車?(在禁行機車道上)
車禍的發生不是種點所在,而是禁行機車道能讓汽機車減少在同一車道爭道行駛,
相對發生汽車撞機車也會減少。
我舉一個實際例子好了,有禁行機車後,很少看到汽機車在禁行機車上發生車禍吧?
多半在於外側車道發生汽機車的車禍,如果沒有禁行機車呢?代表汽車在左轉的時候或是行駛內側車道,
也有可能與機車發生車禍,這不是誰撞誰的問題,而是發生車禍,機車都是非死及傷,設立禁行機車給汽車道路行駛,也能說是減少汽機車向互發生車禍的機率,保護機車騎士的生命安全。
至於稅金我認為不是重點,而是在於心態,不是說交了稅就是老大,而是有沒有這個必要性,汽機車結構不同,
汽車一台就是佔一個車道,往往也是塞車主因,所以當然必須把汽車動向先安排好,假使汽車動向亂,機車動向再怎完善也是塞阿,這不是官員都是開車所以就先設計汽車動向的。
所以我還是認為,調整禁行機車的規劃,才識正確的方法!
10頁以後講得那麼精彩,顯然有人是完全不爬文的
車種分流不管你再怎麼分,汽機車都是會合流的
有需要停車、轉彎的狀況下,必定會往外線靠
在車種分流的狀況下,禁行機車的二輪使用者卻無權變換車道保持安全以及車流暢通
形成的局面就是汽車路權最大,可以任意侵害二輪交通工具使用者的直行路權,機車/單車族卻不能變換車道
(咖擦一聲精美的照片,申訴?官方:等狀況解除在前進就好了咩)
同時也在碰上交流道/橋的路段將路線複雜化
(開車就直直走咩,騎機車旁邊繞還找不到路)
加上外線一向是路況最糟糕、突發狀況最多的、視野最不好的...
先把最危險的道路留給機車,再說騎機車很危險,偉哉~
爭道行駛是競技比較不強烈的說法
與汽車爭道另一層面涵義是宣示『馬路是汽車用的,不是機車該來的地方』
而機車卻很白目的闖進這條車道來亂汽車駕駛
從一大堆大動作還看不出政府是歧視二輪交通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