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來說 就是要影片加照片才有機會開單?
我實在不明白 有些人
明知道路肩不能開 還是開(非路肩時段)
明知道紅燈不能闖 還是闖
明知道要打方向燈 偏不打
明知道不能開霧燈 還是開
如果真的無知 那去申訴吧 第一次大部分可以申訴成功 免罰
但如果是累犯 那沒辦法了 這是習慣問題
如果還是有僥倖的心理 那恭喜還是有機會遇到鬼!
為什麼有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被檢舉 自己卻是會被檢舉?
如果真的有急事 去跟警察說吧 如果合理 警察會原諒你的
barjack wrote:
我有檢舉過,南下中和交流道,總共有三台車行駛路肩(一路到底)
前兩台只附相片,失敗
第三台附相片+影片,成功
上傳影片滿花時間的而且看不到上傳百分比,請耐心等候!
BMHNgo wrote:
你不可能檢舉到我...
因為我從沒違規走過路肩
我知道那不應該走,是違規的
但是我相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我體諒那些不得已走路肩的一定有他不得不的原因
別這麼無知好嗎? 如果, 我說如果, 如果是你或你最親愛的家人在高速公路發生車禍,
堵到後面的車流, 可是傷者急需送醫, 救難車急需到場救出傷者,
這時這些救人的人與車非用路肩快速到達事故現場, 結果因為塞車, 許多人耐不住性子,
改走路肩, 造成路肩也塞車, 這些急需利用路肩快速到達事故現場的人與車也被堵住了, 過不來,
你, 做何感想?
你今天會這麼說是因為事不關己, 但是一個更文明的社會, 人們想到的往往是"我這麼做會不會礙到別人?"
如果真有急事, 非走路肩不可, 那就走吧! 但是, 請做好"被檢舉繳罰款也認了"的心理準備!
BMHNgo wrote:
刮別人鬍子先照照鏡子
抓耙者在我心裡比那些違規者我還看不起...
自己都不會違規?
自己都沒當過烏龜?
怎麼不去考警察當警察報效一下國家阿
沒有人沒有違規過, 但是違規被檢舉就要認了, 自我檢討一下才對!
檢舉違規的人沒有獎金可拿, 為的是甚麼? 大多數是為了讓這個社會更好!
否則, 這個違規卻不知檢討的用路人日後一定會因為錯誤的習慣害了自己, 害了他人!
(大約十年前有一位救人的醫生因為車子拋錨停在路肩, 他下車察看時就被違規的人撞死了)
希望那個"他人"不會是你, 也不會是我!
看到有人會願意自告奮勇檢舉違規, 我給他一百個讚!!
BMHNgo wrote:
真的很懷疑你有沒有常開高速公路
你現在何時見過台灣的高速公路在塞車時連路肩一起塞?
塞到救護車走不了?
台灣高速公路的用路人早就文明到就算塞車,也不會去跑路肩了...(恕刪)
不知道是誰沒開過高速公路, 塞車不會有人走路肩?????? 看來火星上也有另一個台灣!!
2011/03/25 18:58 巫召清 洪杰民 報導
國道警察最近根據一段影片,一口氣開罰五十四部違規車輛,創下檢舉開罰最多紀錄。主要是因為,兩個月前高速公路車禍大塞車,很多駕駛等得不耐煩走路肩,卻被其他駕駛的行車紀錄器拍下檢舉,違規車輛通通被罰三千元。
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103/201103250700216.html
因為前方發生重大車禍,一部大貨車追撞客運車,鐵材散落一地,造成後方回堵二十公里,駕駛人等得不耐煩,一個個往路肩開,警察就根據民眾提供的這段影片,一個一個鎖定車號,每走過一輛就有三千元罰單。54輛車一口氣開了16萬2千元罰單
大學生耍帥飆國道 衝撞路肩警車
BMHNgo wrote:
連無知都跑出來了~~
不知道是誰無知...
真的很懷疑你有沒有常開高速公路
你現在何時見過台灣的高速公路在塞車時連路肩一起塞?
塞到救護車走不了?
台灣高速公路的用路人早就文明到就算塞車,也不會去跑路肩了
我會去包容那些跑路肩的一定又有不得不的苦衷跟原因
抓違規,是警察的責任與工作...
想參與...請去應徵一下報效國家
停路肩的故障車,被外線車道失控撞死的更多,數倍於被跑路肩撞死的
要不要連外線道也禁止行車好了
以保護可能停讓在路肩的故障車輛?
其他違規我不管...檢舉路肩的基本上就是抓耙者心態
不用不敢承認
其他的也幾乎都是抓耙者心態啦
停路肩的故障車,約有七成沒放警告標誌...被撞,怪誰?
現在路肩開放的路段時段很多...還有很多路段是彈性的
我也遇過應該牌子翻錯的,因為有開放牌,但是跑了十幾公里都遇到交流道了
卻都沒遇到開放終止牌
這些愛抓耙的
你們確定你們抓耙的時間路段是真的沒有開放,還是你不知道有開放
然後搞得一堆其實是守法跑路肩的車主人仰馬翻...
還要花時間舉證,不然就花錢消災...
自以為正義凜然...根本就是麻煩製造者
在我眼裡我非常不屑
要讓社會更好有很多方式,但不是當抓耙
我唸書的年代...當抓耙,不是被蓋布袋就是被阿魯八
抓耙者...人恆抓耙對待之...
社會上,會先被出賣的,通常就是會當抓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