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影片】區間測速後的重新橋

騎車要看前面啊....亂撞還怪誰呀...
樓主如果真是這樣,
警方如果有公告該路段施行區間後車禍次數降低多少的說明會,
記得去抗議跟指證,不要發在這邊
jamesbond_z8
好奴的發言喔
機車專用道2起車禍
汽車專用道1起車禍
2:1
由此可見機車專用道好危險應該廢除
讓大家一律混合行駛就不會有車禍了

(以上設計對白)
影片一共標了 3 場車禍:

#1 在影片 0:26
#2 在影片 0:29
#3 在影片 0:47

其真實發生順序應該是: #3(機車道) ---> #1(機車道) ----> #2(汽車道)

概略看起來,很有可能是這個邏輯:

沒有 #3 可能不會發生 #1。仔細看就知道這是上橋段,前方路況能看到的有限,但 #3 現場產生的一股急煞車反應漣波傳導太快,以至 #1 的現場還沒看到前方路況時,急減速的漣波已傳導到該處,所以 #1 後車煞車不及撞上去,至於為什麼 #1 是不是因為在看儀錶才沒注意,要去問本人,不能妄下定論。(沒有區間測速的上橋段出車禍我也看過很多,撞得比這個 #1 嚴重的都看過,所以不建議因為 #1 就去結論區間測速有問題)

而沒有 #1 就不會有 #2,如果 #2 是因為在看右側車禍而疏忽路況。#2 是現場目擊錄下事故過程,原因最沒有爭議,就是沒在看前面。

註:#3 還沒過台 64 下方,仍然算是上橋段,但坡度應該漸漸拉平了。

其實真的最值得討論其實只有 #3..... 不過根據經驗,這個在 01 也討論不出什麼,除非去訪問 #3 的當事人,問看看當下情況是為什麼才撞上去最準,妄下猜測基本上只是言論自由罷了。

至於由上橋點到 #3 事故現場的影片過程,我想倒是足夠讓沒有在跑重新橋機車道的朋友好好感受一下它有多窄。(註:爬到橋平面後,機車道才漸漸寬起來,所以 #3 到平面這段其實是 bottleneck)
你可以去統計區間測速前後的車禍數, 再來狠打"老侯"的臉.
hch2006 wrote:
你可以去統計區間測速(恕刪)


該區派出所已經有數據了~據說是比上個月(未裝設)少4件
反正市長認為有改善,那就會繼續使用
雖然知道未改善比較好,還是希望機車駕駛平安別發生事故
hosee921
其實,不少老人家女士上橋時因為懼高又怕騎快,他們會選擇龜在內線,所以常常造成超車用內車道必須切外側超車,這時候沒注意後照鏡+後面有車上來,悲劇就會發生了,而台灣機車駕駛不看後照鏡的習慣真的很差
hosee921
而且不看後照鏡也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路上有人遠燈一路到底,後照鏡閃的駕駛睜不開眼,以上是從事機車外送時的一點心得
仔細看了影片,和區間測速有何關係?由影片如何看出關聯性?不就車多,塞車,沒注意前車已停止?至於事故1, 3為處理中的車禍,看不出原因。
看來似乎是暗示機車常發生車禍,政府應禁止騎乘機車
hosee921
800 多萬台汽車都塞了,再加1600 萬輛[XD]路都用來停車就好了[笑到噴淚]
tansywen
因為都在低頭看儀錶深怕自己超速了,所以就撞上去了。
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相關標誌牌面已經撤除,也請養工處開始相關工程規劃設計,包含安全性、經費來源及後續施作等,預計3至6個月可以完成。



鍾鳴時說,針對重新橋改善計畫,短期目標是調整機慢車行車空間及完善道路工程,包含已完成調整上橋段雙白線,設置引導標線跟標誌,引導自行車及慢車分流行駛;長期部分,會評估把分隔島改成雙白線,增加機慢車道行駛空間


所以簡單的實驗結論是:不在限速下手,而在拓寬路面下手.....
dancingra wrote:
為什麼要改成白虛線呢?劃了那麼多年的雙白線是錯的嗎?問題是?

因為要選議員了,

有議員出來做秀,

民粹治國呀!

為了選票啥事都幹的出來!
dancingra
這個我就不評論了,不過前篇引述的新聞中尚有一句:「慢速車會影響行車速率,引發超車事故。」路窄,沒得超,又慢比龜行,就是在磨人性,不講重新橋,山路會有跨對向超車行為一部原因類似。人性因素在交通中很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