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無安全帶事故,兩人拋飛身亡,更新另一視角,再更新肇事車視角

變兩死了

國道1號北上167.7公里處,18日傍晚發生6車連環撞車禍,有車輛翻覆並有人被拋出車外,造成4人受傷,其中2人送醫急救,先後在昨天和今天清晨宣告不治,疑為外籍人士。警方正調查釐清肇事原因及是否有使用安全帶。
安全帶的重要..
似乎還是有人不懂
汽車道底家啦 wrote:
笑死,台灣沒有開放機車上國道
機車死傷率一樣高


單純比較機車的話,台灣的機車死亡率比大部分國家都低。
馬來西亞,機車數量與台灣差不多,是1600萬輛,每年死亡4000人
菲律賓,機車掛牌850萬輛,實際可能2000萬輛,每年機車死亡超過5000人
英國,機車134萬輛,死亡350人。
台灣,機車1460萬輛,2023年死亡1832人。
燃燒軌跡 wrote:
之前看過一個影片,一台重機切入快速道路跟一台車發生擦撞,
騎士跌倒被車輾過,然後就GG了.
這種情況發生在汽車上最多就是擦撞而已,連受傷都不會有.

可是台灣開放重機上快速道路哦

按照你的邏輯應該一天到晚都有無辜駕駛哭訴在快速道路輾到騎士

咦?有嗎?
還是你在幻想?

燃燒軌跡 wrote:
台灣高速公路汽車那麼多已經很難開了

你這下一句應該是接「那應該縮限上國道的車輛數」
怎麼會是轉頭針對機車騎士?
機車跟汽車的容積使用率,有了解過嗎?

平面道路跟封閉高速道路的安全性差別,有了解過嗎?
危險的平面道路可以走,相對安全的高速公路不能走,不覺得怪嗎?

燃燒軌跡 wrote:
重機駕駛的習慣大家都很清楚,
一鍋老鼠屎裡面只有幾顆米而已

好哦,不免俗又要拿這張圖惹
隨便講講
這張圖,沒考慮到每輛車的行駛距離。要換算成每行駛公里肇事率更客觀。
汽車道底家啦
隨便講講 你可解讀成職業駕駛行駛里程高,所以肇事率更高,但同時也證明路權跟肇事率沒有關係,要以素質高低決定路權分配也完全沒有立論基礎,單純只是用觀感跟民意剝奪他人權益的片面之詞。
oyc4388 wrote:
國道1號6車連環撞釀2死2傷 車翻覆2人被拋出車外重傷不治疑外籍人士
我猜肇事發財會說沒錢賠...

這很麻煩,有誰知道這會這麼判嗎?
假如有繫安全帶,有很大的機會受輕傷且不會致命
現在沒繫被甩出去,責任要全算發財車嗎?
一個是肇事因素全責
一個則是加重傷亡責任
acelucifer wrote:
但 實務上 你的天平是掌握在審理的法官手上..


這個真的是關鍵
台灣的法院對於肇責判定,並沒有把路權/違規情況擺在前面
就算有路權沒違規,但法官說你有肇責就是要賠錢
當不合理的判決是常態,遇到違規或意外就已經很倒楣了
可能拿不到賠償還要莫名其妙賠對方
這種既定印象沒有改變,社會共識也很難會跟著變
怎麼沒討論車禍原因,好像是高速撞上從排隊中插出的車輛
JerryBlue592
排隊的白車,是被後方追撞推出來的....
huang635555
討論沒用,明天又再上演
Black37 wrote:
單純比較機車的話,台...(恕刪)


所以是有開放高速公路的國家傷亡率比較高囉

要不要去查一下,那些開放高速公路行駛的地區,主要發生事故是在平面道路還是高速公路?

已經有數據顯示封閉快速道路比平面道路肇事率、事故率低非常多了

不知道怎麼還會有人不懂。

汽車道底家啦 wrote:
笑死,台灣沒有開放機車上國道
機車死傷率一樣高

請問是上不上高速公路的問題嗎?
請問平面道路傷亡率高還是高速公路?

邏輯被賣去當堆肥嗎?

所以我吱持重機上國道啊~我想看到死亡率再飆高
jxv wrote:高速公路無安全帶事故

其實肇事主因是外線塞車,導致後方車輛追撞駛出中線車道,而中線車道維持高速,完全沒有煞車的機會情況下撞擊,車輛脫離原有行進方向,產生高速翻滾,將車內人員甩翻至車外。

提醒,外線車道(下交流道)回堵塞車時中線內線車道也要適時降低車速,以避免外線車道突發狀況,波及中線內線車道。
Nat507
上班時間走堤頂交流道內側繼續北上,是整段路最繃緊神經的時候,因為時不時會有閃一下就衝出排隊車陣的猴想要往前再插隊
Kratos0330
我覺得塞車應該不能說是肇事主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