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cow1234 wrote:
如果我不發這一帖,如果沒有這麼多先進指出問題所在,你會知道重點在哪裡嗎?
如果不是那麼多先進指出問題是在「撞擊速度」,我原先是以為是否是「車體結構」有問題!
因為我的預設立場就是覺得可能車體不夠堅固,所以,我才會寫那句話。但是經過各位先進指正後,我才瞭解問題的所在!
發帖的用意原先是想提醒車體剛性的重要!沒想到重點不在此!為此深感抱歉!
其實車身剛性的目的很多,不一定完全為了撞擊
剛性好的話,車輛在激烈操駕時車身的扭曲會較小
比較能忠實傳達路況給駕駛人,也忠實傳達駕駛人的轉向意願給四個輪胎
排除懸吊及輪胎後,剛性造成的影響也不小,只是常被人乎略了
再者,車身剛性在撞擊安全上
責任幾乎都落在「保持乘坐車艙的完整性」上
所有的緩衝結構都己用盡時,ABC柱含整個底盤的剛性是最後一道防線,也是賭注。
就好比一個雞蛋放在盒子中
用鐵盒包雞蛋,穩死。 而且輕輕碰一下鐵盒裡的雞蛋就破了
用海綿包雞蛋,晚0.1秒死。 因為速度太快整個海綿扁掉,一樣擠破雞蛋。
所以車身設計,其實就像一個外面包著海綿的鐵盒,裡面放著用安全帶綁住的雞蛋。
NCAP之類的撞擊測式,目的也是如此。
因為海綿吸撞能力好不好看不出來,鐵盒扭曲程度及完整性也會受海綿吸收不力牽連
所以撞了才知道。
以上給你參考
順便給一些「用手按鈑金看硬不硬」「開引擎蓋看保險桿粗不粗」「車好比安全帶重要」的人看一下。
附帶一提:
AUDI的影片,渲染的重點在於分離的座艙。還好只有照片,也無從考證實際速度,不然斷兩半的駕駛艙...真的大大給了audi一巴掌。
SAAB的120KM是兩台車總合時速,其實只有60km,真的滿搞笑的。
建議賓士可以找三台車,撞成一個賓士logo,這樣就可以宣稱「180km撞擊測試了」。
..不是S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