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通處理起來 wrote:聽過很多換車的原因,...(恕刪) 汽車換車周期不用感覺,這都有統計,監理站也可查到平均換車12年,路上超過25年車齡也佔了約6%我車齡35年也剛好只買了3台,直到我掛掉前頂多再換一台所以以統計數據,國人一生就平均4台
續上篇5. ACURA INTEGRA GS-R: 2002 年結婚了,所以太太的車子也一起算, 太太車在結婚時是1996的 ACURA INTEGRA GS-R,有170匹馬力手排五前速,這車挺好的,開起來很有感覺,內裝也不錯,該有的都有了,除了還是用卡帶的音響之外,因為是三門掀背的,所以剛搬家時要搬東西還算方便,就一直開到140K英哩之後,因為離合器老了,加上一些耗材比方說煞車,煞車油,輪胎,不想要再換再戰幾年,太太在2004年換成ACURA TSX… 6.SUBARU-WRX 2003 年 SUBARU 終於將WRX這車引進美國市場,在當年的世嘉的SEGA RALLY 開了不知多少次的WRX 終於有機會自已開到,當然不能放過這機會,將TL賣了,換了一部WRX,這車剛開始的真是很爽,0-60比911還快,那時我常要開高速公路,很多時間都會讓BWM,AUDI給嚇一跳,因為WRX的加速真是驚人,這還只是平常版的只有227匹馬力。 但是跑的決對比一般的325! ,A4 要快多了,最後面的極速就不是車的問題,是看駕駛的人的膽量,不過在60-80(英哩)這段,要強過WRX很少,本車的四輪驅動相當不錯,在雪地的表現比很多SUV都強。可惜後來的STI出來的時候對WRX已經沒那麼大的興趣,不然0-60加速小於五秒的車並不多。 這車我開到2008年, 里程數將近90K 2008年因為WRX 舊了,一些小毛病,像是發電機皮帶老化導至充電不足,後車箱鎖脫落,才不到幾年,一些其他的小毛病加上家裏有換大車的需求,就換車了。7. 2004 TSX , 太太的GSR在開了大概140K 之後,年歲到了,就換成 第一年出的TSX,這車是以歐洲版的ACCORD 改成的,駕駛感覺蠻好的,比TL的操控性要強一點,雖然只是4缸的手排,但是二百多匹的馬力也夠用,內裝比TL稍顯洋春一點,不過一般家用是夠了,這時候我還一直有舊的觀念手排車比較好保養跟開,後來在DC 開車上下班發現,現在的車子因為比較重,其實手排離合器很容易磨損,並不會比自動排檔簡單保養,這車運氣也不好,在大概150K英哩時我換過一次離合器,但是之後碰到一次大雪,從公司回家35英哩路開了將近六個小時,車子一直被雪困住,常常需要拉轉速去脫困,所以沒換多久之後,離合器就又有問題。該款還有另外一個毛病就是在前檔下方的原廠選配霧燈非常容易被路上的石頭咂破,而且因為要將整個前防撞桿拆下來才能換,所以很麻煩,我在80K哩時就DIY換過一次,後來沒多久又壞了,我就懶的換了,反正有霧的日子並不多。這車還有中控台的儀表板會忽然不顯示,這問題也被我遇到,本來以為要花大錢因為是在大概100K英哩時發生,早就出保了 (經銷商換很貴,因為要拆儀表板),但是我運氣很好的在找問題時,看到論壇講到這問題HONDA被集體訴訟,其中一項方案是HONDA要延長中控台的保固,為了這件事我還寫信去HONDA的美國總公司跟他們的案件經理申請,在幾個禮拜的來回打筆戰之後,終於出保幫我整個換掉,記的去經銷商換的時候,那個客服看到這個案子是要免費換的時候的臉色,讓我超爽一把的 。 等到2013年,這車已經有180K多英哩,冷氣在換過一次後又出問題,需要全系統重置,還有煞車碟,煞車片,輪胎這些耗材, 加一加好像不值的再繼續開下去,就又換車了。8. 2008 ACURA MDX, 那時覺的家裏好像需要一台比較大的車子,因為很多時候去買東西,TSX都裝不下,加上有時美東會三不五時會下蠻厚的雪,就換成ACURAMDX,這車內裝已那時的水平來說很不錯,加上有內建的GPS導航,後坐還有DVD 光碟,還有一次可以容納六片的DVD CHANGER,很多人第一次坐我們車對車後有DVD 可看都覺的是很新奇的事情, 不過前排的控制鈕簡直多到要爆起來,除了空調,GPS,還有DVD的控制鍵都在中控台上,我有一次有個朋友數過,一共有差不多五六十個鍵,真會忙死。車子是六缸3.7升的自然吸氣引擎,馬力是300匹左,但是車子很重,所以加速的感覺也就普普通通,操控方面我的車子是頂級的有電磁式加硬減震桿,其實開了跟沒開的感覺差不太多,但是開了幾年後,因為我太太車換成了BMW,想盡量省一些里程,所以就換我開MDX 上班,但是MDX 真的很耗油,油箱又大,一個禮拜加兩次油,偏偏又正好是油價很貴的時候,車子的里程雖然將近70K英哩, 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電磁式加硬減震桿,因為是比較新的科技,所以好像在60K的時後後面會發生奇怪的聲音,但是又找不出原因,搞的不是很舒服,就換成2014 ILX9. 2013 年的BMW 535IX,2004 TSX太老, 多年來想要試看看的BMW終於有機會,本來想買一年舊的二手車,但是看的那台是五門掀背的,不是想要的四門型號,銷售員跟我們建議去看一下新車是不是有符合理想的,價錢方面可以再談,果然後來看到一部還可以接受的就買了。BMW在新車的時候真的很好,不管是在配備上,操控,加速,都超越我那時開過的幾部車,更別說當別人看到你的車是BMW的回頭率,唯一的問題因為我們開的少,所以開了快十年才25K英哩,但是BMW車子在年齡久了之後小問題真的蠻多,輪胎很難換,冷氣也開始出問題,後來更是報變速箱報錯碼,改快最後面是趁疫情時的二手車價格很好時賣掉了換成現在10.2014 ACURA ILX 此時因為油價很貴,每天開MDX上下班有點辛苦,就換成小車當買菜車,這車是ILX PREMIUM 2.4L 有200匹馬力,配六速手排檔,上班在DC 有點麻煩,但是還好,因為我盡力閉開的交通顛峰時刻,但是回家還是難免碰到,在大城市的開開停停還是對車子的損害蠻大的,本車我開了將近110K英哩,一直都沒給我任何問題,因為車子很簡單,沒有什麼電子化的東西,就是保養因為要換機油換的很勤,所以有一次換機油時順便讓那家店換冷卻水換的不太好,中間有空氣沒有排掉,還要調頭回去重新在換,搞掉我大半天的時間。 還有就是一些耗材,本車吃輪胎蠻兇的,花在四輪定位跟輪胎的錢也不少,到了115K哩,就是要不是再作一次60K的大保健,輪胎也要再換了,更重要的事離合器在起步時開始發出怪聲音,換離合器是個大工程,最後決定不再花錢在這車了,2019年服役五年的ILX在CARMAX賣掉了11.2019 HONDA ACCORD,我一直都蠻喜歡本田的雅哥,19年換車時就換成雅哥,型號是EX-L 2.0T,馬力有252匹,配10前速自動變速,這也是第一部車有LEVEL 2 的自動駕駛,會自動保持中線還有自動離距巡航,這些現代化的配備,也是我的第一部車中有Android AUTO的,不用在去拿什麼手機或是USB行動硬盤之類去連接了。 車子的馬力跟加速力真的夠了,加上變速箱有不同型式的換檔模式,在SPORT模式下,車子的加速力跟操控性都很好,真的是要小心,別開太快,不然有可能會被吊銷駕的。 目前車子有65K英哩,沒有任何問題。 保養上除了30K英哩跟60K英哩的大保之外,其他的耗材跟5K換機油算是還可以接受的。 12.2022年VOVLO XC-60 B6,BMW賣掉之後,這幾年的BMW的車型真的很難看,一下子找不出來什麼車好買,這時 VOLVO XC-60 改款了,不過我們沒有買過VOLVO,不是很想好幾年都給困在這車上,要是二手價在幾年後掉的太歷害的話,那就虧大了,因為太太的車子開的不多,遠程多半都是用我的車,她上班辦公的地方只有幾分鐘的路程,所以想說試看看用租賃的。 租賃期是三年,現在也開了二年,車子還行,尤其是雪地上的表現很好,但是電子設備的中控台表現不怎麼樣,開短途還好,開三個小時以上的長途,常常在半路上,中控台會自已要重設,雖然會保留的原來的設定,但是這是那種的CPU這麼爛,還有一些設定真的搞不懂老瑞典是怎麼想的,比方說自動遠近燈切換是每次要重設的。 還有一些小問題,讓人不會很爽,到期之後應該會回給VOLVO不會續約了生活是一件有趣的事,不需要什麼都設想好,變化這麼多的世界你只有去適應,車子是工具,只要符合你當時的的情境就好了,每個人對這個工具的要求不一樣,只是借此機會將我自已的過程紀錄一下跟分享一下。個人感覺是第二次大保的時後,在美國通常是120K英里,也就是將近300K公里,這時要換的東西一大堆,從煞車,水箱,冷氣,輪胎,這些都是基本的,有的運氣不好,還有壁震器等,這些東西加加,通常跟二手車的價值需要作一個選擇‧是不是值的就要看車況,有的值,有的不值,只有自已在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