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次遊覽車車禍的休息時間.

alxndr wrote:
常常覺得為何駕駛的工時不能比照機師?
難道地面大眾運輸的乘客人命比較賤?


其實機師也是賠了幾百條人命才逼得
美國鐵腕祭出明確的條文要求機師的休息時間
甚至這規定還適用所有會入境美國的飛機與航空公司
至於歐洲,他們一天到晚罷工就......
反觀台灣因為法律一直沒有定義
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才會發生華航的罷工事件
dirlogue wrote:
竟然會有人發言說客人...(恕刪)

真的很累呀
不休息要幹嘛
發呆?
你找一天去北港朝天宮的大客車停車場看
幾乎每個司機都在休息

請問像我上次跟一團去打高爾夫的

早上跑二個小時到A球場定點休息

之後司機就去外面寄鋪休息

(客人住高級飯店沒有提供司領房只好去外面寄鋪)


下午花半小時載他們回去飯店

早上再花40分載客人去B球場

之後到隔天下午二點通通在休息

請問這樣也要算超時工作嗎?

rong320 wrote:
真的很累呀不休息要...(恕刪)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休息待命也算工時啊,怎麼會有人覺得休息就不算工時,我是這樣的意思,好嗎?
rong320 wrote:
聽他在鬼扯,骨架材...(恕刪)


恩 他不應該用粗細來看待強度

但同材質下 厚絕對比細強 既然要細 那材質也要用上等高硬度材質 才能不減安全性吧

不過我想 現在遊覽車 都以輕量化為主來省油

看了很多車禍 翻車全毀樣樣都有 但撞飛車頂 可是少之又少


不管 外行內行 至少這些提出質疑的人也不是憑空捏照

相反 如果內行覺得不公平 那大可提出一些檢驗來推翻拼裝車的傳言

(我也是會搭客運的 我也很想要有人可以推翻 拼裝車不安全的疑慮阿 如果真的聯絡你那家車廠 他願意提供任何資料 建造實況 任何測試嗎 還是打過去 也只會說多安全多厲害造了一堆車)
dirlogue wrote: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休息...(恕刪)

不好意思 那請問一下
依照您說的法規
請問像我上次跟一團去打高爾夫的

早上跑二個小時到A球場定點休息

之後司機就去外面寄鋪休息

(客人住高級飯店沒有提供司領房只好去外面寄鋪)


下午花半小時載他們回去飯店

早上再花40分載客人去B球場

之後到隔天下午二點通通在休息

請問這樣也要算超時工作嗎?
s05491535 wrote:
恩 他不應該用粗細來...(恕刪)

其實一台車一公升只能跑三公里

省不省油也不是那麼在意了

因為車體廠還希望打更重

只可惜法規限定車輛總重

很可惜一台原廠設計

空車能負載19噸車體重量的

scania k400底盤

因法規限制最重只能打造到空車17噸

十年前到現在車體重量幾乎沒有改變

但是車體骨架材質一直在強化

你打電話過去有任何問題

我想他們非常樂意回覆

畢竟volvo原廠還委託他們

生產巴士外銷到韓國
開車去中南部旅行的時候
真的太累,也是進休息站(或是風景區停車場)睡一下,

是怕那種每個風景點停留時間太短的,所謂下車尿尿團,司機就很難睡了,
我有參加過這種團,但是早上六點出發,晚上七點到飯店,,然後司機就QK了,,所以還好。

這次的武陵賞花團,真的快要24耐了,司機也有歳了,
中午一定要睡一下,不然.沒人陪司機聊天,
rong320 wrote:
其實一台車一公升只...(恕刪)


我覺得 說拼裝車安全性差 不等於 台灣車廠技術差

也許台灣車廠建造技術佳 但有些人卻用低預算請車廠 打造安全性較差的結構

我也不是覺得國外月亮比較圓 有沒有出口到韓國或其他國家 這也不等於國內車都是用最好的材質技術

又或許韓國出的價格是台灣商人的兩倍

重申一次 質疑"拼裝車" 並不等於 質疑國內造車廠技術




就像 罵台灣的海砂屋毫無安全性 不等於罵 國內全台建設公司毫無技術吧

至於怎麼防範海砂屋(拼裝車)的安全 這就得靠國家的法規來把關 但如果連政府都無法守住這道防線 那結果就在重演
你一天來回有超時嗎?照你的說法就是休息不算工時囉??反正我是和樓主持相同意見,你要怎麼想我才懶的鳥你
這次事件超時工作是鐵定的,但是司機沒有減速也有責任,因為那個彎道連小車、中巴不減速有時候都拉不太過來,再加上原本限速80公里,一出隧道後沒多久馬上降速到40公里,大車若不減速一定過不了!再加上低價團根本不願意去保證車子的品質,天天出團輪胎耗損的量,光一顆輪胎就要一萬五以上,低價團會常常換輪胎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