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道 轎車 失控打滑 撞擊 遊覽車 翻覆

願往生者安息,願傷者痊癒。

唉,牽拖什麼前驅車或後驅車,
很期望有資訊公佈Q50失控之前10秒那段的車速都是開多少!
很可能就是個開太快,技術不夠,經驗不足的轎車駕駛。
這時候哪個王八蛋還會覺得超速不危險的?
看影片那台轎車,突然從遊覽車右側衝出來,速差應該有20-30,當時剛好在交流道口,右邊會有閘道車匯入,應該是轎車車主踩油門要超車,剛好遇到那很大的伸縮縫(我看可能有30cm左右),就這麼天時、地利、人和,就這麼撞上了遊覽車,只能說遊覽車超滖的,司機反應已經算不錯了,被撞了兩次才翻車
大家都在檢討車子和輪胎

為何沒人要求伸縮縫表面要刻花紋增加摩擦力?
或是表面用其他材質?
讓車子不會打滑?

大家都有經過伸縮縫...滑過的經驗
治本的方式不就是改善伸縮縫嗎?
現在科技發達
這應該不是難事才對吧!?

政府相關部門應對全國的伸縮縫提出改善對策吧?

無冕王 wrote:
大家都在檢討車子和...(恕刪)


不只伸縮縫會打滑,下雨水的柏油路也容易打滑
政府的政策宣導是路面不佳情況下請減速慢行
伸縮縫要打滑到出車禍也要很多條件,不然只要下雨天,不就死傷一堆了嗎?
烤雞洋芋球 wrote:
所以以後遊覽車要加裝全景


你知道什麼是第三人稱視角嗎??
裝全景基本上還算是第一人稱視角

wlcc7223 wrote:
你知道什麼是第三人稱視角嗎??...(恕刪)


第三人視角 應該就是上帝之眼!

也就是未來大家上路都連結電腦, 由電腦分配所有車子的車道車速

這樣才有機會避免這種慘劇!

Wendell_Ken wrote:
截自 新聞國道三號...(恕刪)


就下雨天
開太快
壓到積水
產生水漂現象
報告完畢

bus.mister wrote:
輪胎發生水漂的原因:
1.與胎壓成反比,胎壓越高越不容易發生,
2.與速度成正比,車速越快越容易發生,
重點來了,
3.與胎紋深度無關,除非是越野車那種誇張的胎紋,否則能輕易目視發現的積水,都已經遠遠超過胎紋的排水能力,哪怕是新的雨胎,
4.也與輪胎摩擦係數無關,當輪胎撞上積水那一瞬間,水壓(註1)強過胎壓(註2),把輪胎向上推擠內凹,讓胎面脫離路面,抓地力再強都沒用!
5.無論前驅後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前輪打滑則無法轉向,後輪打滑一定會打轉....所以後輪水漂會很慘!!!
綜合1.2.3.4點,遇到積水要避免水漂,只有一個方法:「減速慢行」,跟什四輪傳動無關...
註1:速度提供的,
註2:胎壓高可抵抗,而(胎壓)跟(輪胎面積)與(車重)有關,
由5的觀點來看,如輪胎改用鋼輪並縮面積,則水漂不可能發生,但鋼輪抓地力很差....



綜合1.2.3.4點,遇到積水要避免水漂,只有一個方法:「減速慢行」,跟什四輪傳動無關...

這點有不同的看法

除非是四輪 同時 發生水飄現象,不然四輪傳動還是減少打滑的機率.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