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娃娃車 (DELICA) 根本是不安全的車, 為何都沒人砲轟或改善

剛好我有在這個行業涉獵一點~

happykai wrote:
不要不懂就亂嘴!!
一堆人也跟著瞎起鬨。
1.幼童車得經過驗證取得合格證書,目前全台灣就只有得利卡有送驗,檢驗費用高,整個車子的設備在以前林靖娟老師火燒車事件之後,台灣就已經強制立法,所以幼童車的設置標準相當嚴格。導致大部分車車廠放棄這一塊市場。台灣市場太小。以前還有福斯T4台廠的,現在也沒有了。


真的只有DELICA 是孤門獨市,這個真的卡在法規,以前除了 T4,Delica,還有載卡多
但是法規越搞越嚴,掛幼童車牌也限制一堆 (一年要驗車一次,路權被限制,用途也被限制,管理上也要受制等),真的很多園所幹脆不買合格娃娃車了

在法規上,這是目前唯一 "安全"的車種,不管你看到覺得安不安全,但實際上就法規的觀點,他是目前唯一安全的車

有人覺得,用中巴接送比較安全,但是在法律上,他們反而認為不安全,包刮法規、兒福、靖娟那些,不會認為中巴就比較安全,很不合情理,但是這就是我們的法律阿


2.就我所知,以前曾有一家台廠送驗中巴,看起來像是類似底盤加車身的組裝。類似遊覽車的組合模式。自己想辦法GOOGLE吧,我也只看過這一家,不過現在那一家也不做了。整個市場剩下得利卡。


這台車是用福特載卡多底盤跟引擎改的 (原廠原本是改遊覽車的),他不是中巴,也只能算小巴而已,開價120多萬,第一批原本要生產200-300台後來只賣30來輛,當然一下就倒掉了,這台車也不會安全多少,外型看起來比較大而已,車子妥善率問題也很多。概念很好,但是感覺廠商想炒短線沒炒起來,就沒了~


3.得利卡也是去年還是今年才改款。正確改款有哪一些改變我沒有進一步瞭解。


沒有改多少,是有多放一些安全配備而已,改的很沒有誠意,感覺是為了漲價而改的,感覺還是10年前的產品。

4.依規定,幼童車不得上高速公路!


連快速道路也不行,路權被限制的很嚴格。另外還有一點,法規認證的娃娃車,沒有規定要綁安全帶,所以廠商在娃娃車上也乾脆沒配置安全帶(新版的我沒注意,上一版的還沒有),或許認為有限制路權,所以安全帶不重要吧!(但是其實快速道路還是偶而會看到娃娃車在跑)

5.別說什麼後方空間,哪一台遊覽車、中巴後方有緩衝空間?


6.幼童車最多乘載16人,超過都是違規。基本上絕對賠錢,跟要不要省成本也無關,全台灣就只有一款車,你想買其他車款來載都不行,就算一台五百萬的保時捷上面放安全座椅也違法!幼童車就是幼童車,一切照規矩。幼童車設限,最高年限10年就得淘汰!


真的,連保時捷改來接送都不行!法律規定真的很死~
就園所來說,大部分是基於服務的概念在經營娃娃車,他巴不得不要管理接送那一塊,但是在政府的角度上是認為,娃娃車是一項賺錢項目,所以規範了一堆限制,台灣最厲害的就是把法規弄到很嚴格很難執行,然後大家再來違規~ 然後執法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7.就我知道,台灣對幼童車的法規跟其他國家相較已經很高了!

其實,問題最多的是安親班~~~去看看新聞就知道!


安親班的接送 (1)租用巴士 (2)自己安親班的交通車接送,不管用哪種接送,都有很嚴格的限制 (例如年份)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而且觀光業很慘,廠商根本也不買新巴士了,所以市面上符合資格能租用的巴士也將越來越少,
安親班自己的買交通車問題是,最多只能承載9人(連司機),9人以上的車安親班就算想買也不能買,
我們常常出國看到國外有13人座、15人座 不曉得我們為甚麼不能開放

你說很多安親班為什麼要超載,除了沒有給合適的交通工具之外,學校最亂的時間就放學那段時間,把學生留在學校多1分鐘,都有1分鐘的風險,衡量之下,或許趕快把學生拉回安親班反而更安全一點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只是理由),但如果開放可以買大點的車,有沒有安親班肯買,就我知道滿多是肯的

安親班或補習班用車現在政府也想套到娃娃車的法規,但也不是強制性的,套用到娃娃車法規,只是在顏色、裝備上符合政府規格而已,但是在容量上也沒有實質的幫助,反而增加很多限制,所以其實要推這個也沒那麼好推

我只是剛好覺得很奇怪,今年政府補助汰換幼童車,得利卡剛好今年推出改款車,又剛好貴一點。
一切都只是剛好!


我也覺得有鬼,我們政府真的對他們那家太好了,造就了一個不成材的車商
一直都很忙
專業,給您5分!
seatree wrote:
實際上幼兒園跟安親班哪有這麼多錢去買一台20人座的小巴。



實際上絕對有那麼多錢只是政府怠惰不處理...

幼稚園有多好賺...
兩年多買一棟透天的多的是...
其實看看公車的設計不也是這樣,樓主可能不知道這車的鋼梁比大多數轎車都還堅固。
幼兒園老師月薪2萬多

老闆每天做夢都會笑

你要老闆買更安全、更貴的車..............











自己開一家吧!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台東關山郎
準公共教保員起薪 29000
人蔘比當歸大 wrote:
從小弟我小時候,不管娃娃車、國小補習班車都是這種,說實在真的不安全,我覺得應該修法,離娃娃車距離應該多遠、要優先禮讓娃娃車之類的,或許比較快。


應該要參考美國學校巴士載學生上下學的模式。

不過以台灣環境來講是有相當的困難度。
這種娃娃車結構真的很不安全

我開車時都離娃娃車很遠

特別很多都是六十幾的老人在開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我回憶起二十幾年前坐的娃娃車

好像是三排直的座椅

隨便都擠超過20人
納智傑 m7 車重1.8噸
現代Grand Starex車重2.3噸
福特 旅行家 車重2.3噸
三菱得利卡 車重1.65
福斯t5 車重1.98噸
豐田 海力士 車重 2.1噸

就知道差在哪裡了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幼童專用車,中央訂有:幼童專用車輛與其駕駛及隨車人員督導及管理辦法,地方也有自治條例,對這塊其實規定很嚴。
以去年剛改款的得利卡自排幼童車專用款為例,一部車如無補助,弄到好將近一佰萬...,就算有補助也被剛好漲價的車款吃掉一大半。
不只是車輛這一塊,
幼保人員責任大、薪資低、工時長。
幼童專用車,車價貴、保險貴、規定多且只能幼兒園自營、油費&各類稅賦繳好繳滿不像有些營業車有減免、司機跟導護每三年要自費參加救命術(台北市規定二年)、司機及導護的薪水又特低,市區到處紅線遇到檢舉達人紅單又要自付....。
幼兒是最需要照顧及保護的,但大學、中學、小學有補助,幼兒園這塊卻少的可憐。
另外再說明一下,幼童專用車不可行駛高速公路,但快速路只要申報即可行駛,
沒安全帶是因為考量萬一發生事故時,後座導護阿姨無法同一時間解開那麼多小朋友身上的安全帶,這樣反而有危險。

全台大約2000台娃娃車
1年大約200台的市場。
1個月頂多2_30台

所以都是積到一個量才生產。要買都要提早跟業務說。

車廠願意做就謝天謝地了
av98us wrote:
其實看看公車的設計不也是這樣,樓主可能不知道這車的鋼梁比大多數轎車都還堅固。


可是側撞 翻滾測試卻是一蹋糊塗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