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定位25.062695207343914, 121.41721508977386
不過在看到新聞的同時,對於車體解體的死傷慘況,我覺得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應該也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有辦法減低減緩這樣的衝擊事故發生時的死傷嚴重性。
造事現場的分隔島設計,簡單的三個防撞桶,還有沒有仰角的圓弧形型水泥分隔島,上面已是滿滿的擦撞痕跡,代表多年來擦撞上的駕駛不在少數。這個分隔島不要說時速100公里正面撞上,估計時速60公里正面撞上都會很慘。
事發地點圖1

事發地點圖2

事發地點圖3

事發圖1

事發圖2

下面是其他路段的分隔島設計,與日本高速公路的分隔島設計,個人覺得高公局可以藉此次事件,體檢一下所有分隔島設計是否能更有效減低減緩衝撞事故的嚴重性,當然有仰角設計的分隔島也不一定比較好,直接擦飛,騰空飛到其他車道,也可能引發更重大的交通意外,不過,如果是有潰縮功能的交通防撞設施,真的可以好好考慮一下加強防護,給駕駛朋友一個更安全的道路環境。
五花八門的分隔島防撞設計,還有請專業有經驗的網友多多分享一下。
其他路段防撞設計

日本高速防撞1

日本高速防撞2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