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 比亞迪 賣去日本了

JamesWK wrote:
日本AC100V的環境,是否適合這些電動車使用...?另外,日本當地很少看到外來品牌車款,這次以零關稅進入日本市場,日本消費者會不會買單...?

不懂就不要亂講,什麼日本是AC100V的環境……

台灣家庭用電入戶是220V,2條220V火線+1中性線,2相供電就是110V(其中1條220V+1條中性)。

日本是200V,2條200V火線+1中性線,2相供電就是100V。

台灣和日本的電壓相差10%,充電效率也就差10%左右。日本的變電站和台灣一樣,也是能供給工廠380V電力,設置超級快充站也沒有問題,嘴什麼電動車在日本只能賣給工廠……

在台灣家用充電樁都是拉220V,用110V要充到天荒地老嗎?說得好像整個日本都是100V的電,沒辦法給電動車充電……
minjohn wrote:
比亞迪技術實力真的可(恕刪)


幸好我平時多看外國的新聞,嘴起來自問都是鏗鏘有力的。











按電動車的專利數量來講,日本才是強國,
按全球銷量來說,Tesla才是冠軍。
在親中人仕的邏輯來講,專利數量排第8的Tesla,技術反而不如排32的比亞迪,全球最多人買的Tesla銷量反而不如中國最好賣的比亞迪好,真是神邏輯。

我透露多點喇,Tesla的用料會隨着車型檔次有所不,他高檔車型是用效率更高,但成本很貴的碳化矽取代 IGBT,而且IGBT都有分檔次,十年前南車株州就試過用英國羅回來人家已可要的 2-3代die,再用瑞士的封裝機,造出所謂完全自行研製,世界領先水平的IGBT,但同期西方國家造的IGBT,是6-8代。
近年大陸已經有真自研IGBT的能力,不過大陸媒體倒是老實承認自己和西方是有世代差的,只是不肯明言差多小。
Tesla亦有自己的電池工廠、亦會向其他廠家買,大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只是其中兩家,而且去年大陸冬季中、Tesla車主自己做過統計,期間電池最多問題的正是某一大陸廠家生產的電池。

最後我講明一點,我家中最小有兩樣大陸美的相關品牌的家電,而且價錢並非唯一考慮因素,所以你們想說我意識形態有問題是刁不到我的,TOSHIBA的微波爐還可以,聲稱用日本電氣微晶玻璃就賣得比人家貴一倍的美的電陶爐不會下次喇,開高火煮水永不沸騰,美的是如何讓他合格批量生產的?
peterpan200206
這個是躺平都贏、和要打性價比吸睛的分別。早前我都貼過不少大陸翻牆的Youtuber,大致都是說國產車性價比高、好看就買了,但兩年後他們要再選擇,都幾乎是一致會選外資品牌,因後來發現人家好了在耐用。
peterpan200206
而日本車廠向來都不贊成搞電動車,所以才等到歐盟都力推純電才進入市場。另外豐田車不同車型市場定位都不同,你要比裝潢、馬力、應該找高檔次的子品牌來比較。
現在很多窮日本人, 甚至還殺了安倍

低價日本超市(比台灣更便宜)現在極受日本人民歡迎

窮日本人真的不會買 BYD ?

https://www.ccarprice.com/jp/byd-car-prices-in-japan-171

以前老是被嘲笑的韓國產品及汽車, 現在呢?

台灣還找不出個牌子可以笑.
peterpan200206
另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可以去問問各車主願不願意為自己的私家車換裝大陸品牌的輪胎,依我所見就算是日本冷門品牌(例如falken)都不太多人願意用。
kira7887
peterpan200206輪胎是不當類比,因為輪胎本來就是大陸汽車供應鏈中特別弱的一項。就像米其林全世界都認可,但原PSA的定位是「銷量偏低的區域性品牌」。
peterpan200206 wrote:
幸好我平時多看外國的...(恕刪)
常識來說,大陸很多核心技術還是落後,需要逆開發、進口,又或者需要國外企業授權。

但單論新能源車終端產品的產品力,真沒別的國家像大陸一樣能夠孕育出那麼多具備高水準表現的品牌、車型。
peterpan200206
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些大品牌慣性造假,華為和小米都是,前者更加是公開承認過自己造假是是行內都是這樣,後者最近一兩年是有所改善,算是發財立品。
kira7887
peterpan200206华为造假是指EMMC跟疏油层事件?小米又是啥事件。
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quote-of-the-day/chinese-manufacturers%E2%80%99-products-are-no-longer-%E2%80%98cheap-and-low-quality.%E2%80%99-competition-in-the-domestic-market-is-severe.-companies-cannot-survive-unless-they-develop-products-that-really-resonate-with-customers.

中國製造商的產品不再“廉價劣質”。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除非開發出真正引起客戶共鳴的產品,否則公司無法生存。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日本標準時間上午 06:17 12條評論
Atsushi Osanai,早稻田大學教授,熟悉電子行業。具有價格競爭力的中韓電器和電視製造商以低利潤率和高營業額的商業模式戰勝了日本競爭對手。

==
網友回應:

馬克X2021 年 12 月 31 日日本標準時間上午 08:23
去北美的任何一家大型家電商店,你會發現只有 LG、三星和其他任何中國品牌。你不會發現東芝、松下、日立什麼的。
看看日本超市現在有多便宜? 很多甚至不到台灣半價!

peterpan200206 wrote:
幸好我平時多看外國的(恕刪)

雖然你平時多看外國的新聞,但你沒看清楚新聞內容。
中國電動車銷量這麽高,但在你引用的那個專利表中,卻連一家中企都沒有入圍,難道你一點都沒有覺得奇怪嗎?

你引用的專利表是分析在美國申請的專利,再就專利的重要度評出分數(不是專利數量)。
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嗎?問題就在於中國車企很少在美國申請專利,當然就很少分數了,中企7成專利都在國內申請!

再看看這篇日經報導吧,這篇補充了你那篇沒寫的部份內容。


以國家來算,2020中國電動車專利是日本兩倍多!
那麽以企業來算,真是豐田排第一嗎?
上面這篇寫出來了,豐田有7236項專利,那麽比亞迪到底有多少專利呢?
日經並沒寫清楚,應該說日經寫得不清不楚,日經大概是用美國的數據來排名,比亞迪在美國申請的少,排名當然就低了,但沒在美國申請專利不代表沒有專利!

我找到了聯合報報導
根據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大陸《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榜單》,位居榜首的比亞迪掌握新能源車的9426項專利。

比亞迪的電動車專利比豐田多了二千項!
peterpan200206 wrote:
幸好我平時多看外國的...(恕刪)


幸好 看留言 還是有很多台灣人是清醒 有思考能力的,隨便人家就能找到證據打臉你

綠腦就特別愛斷章取義, 跟台霉三民治風格還挺像的

最近日經的報導 好像焦點都在 中國車會威脅到豐田





殲二十 wrote:
雖然你平時多看外國的...(恕刪)


感覺上,只要純電車還沒出現最優解(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或是還沒出現卡脖子的殺手專利,世界各大車廠在純電這塊還會廝殺個好幾年

畢竟純電車的發展沒像油車這麼久遠,真正有價值的專利壁壘還沒建立,大家只能在專利布局上各憑本事,看誰先搶佔了戰略山頭

國力或市場決定了車企玩不玩的不下去,這是高度資本集中市場,玩家就那幾個,關稅互惠為玩家創造市場條件,對台灣來說,中國車企已經有上檯桌的門票,而台灣則相對進一步被邊緣化,該擔心的是這層警訊,而不是擔心日本人買不買單,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光以為能分析別人的牌局,結果自己下不了場,然後期待中國被幹倒,過程中除了當鄉民幫別人吶喊助威之外,什麼事都幹不出來,也撈不到什麼實質好處,不得不說,某些台灣人就喜歡幹種窩囊事,自卑心挺顯著的



6月 前 8 強



1 .比亞迪汽車:6月銷售134036輛





2. 廣汽埃安:6月銷量達24109輛





3.小鵬汽車:6月交付量15295台







4.理想汽車:6月交付量13024台






5. 蔚來汽車:6月交付量12961台



6. 哪吒汽車:6月交付量13157台







7.零跑汽車:6月交付量11259台






8.極氪汽車:6月交付4302台






5月






1-5月 累積銷輛



冠軍由 比亞迪 宋 PLUS DMI 拿下第一



特斯拉MODEL Y 第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