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補兄自豪的GEEKBENCH 列出5950X了

aaron791022 wrote:
也許績效不好,離職了(恕刪)


可能被炒了...可能對公司也在說夢話
所以也受不了了
知恥近乎勇 無恥近乎神勇 別對號入座蛤~~
dkdon1009 wrote:
被炒了...可能對公(恕刪)


我是INTEL的話,絕對不會讓這種言論繼續發酵
已經因為擠牙膏畫大餅造成消費者"業力引爆"賭爛,
又加上這種變相的負面宣傳........
eclair_lave wrote:
A14遠比想像的大規(恕刪)


但仔細想想,A14也的確展現製程世代差異的可怕:
A14: gg 5nm
Ryzen 5xxx : gg 7nm+
老虎湖 11代行動版: 10nm

以基本電晶體密度來看,老虎湖/Ryzen 5xxx算同世代產品
但A14不能無視功耗拉時脈,單純世代差異就能打趴老虎湖追趕Ryzen,
(電晶體與配套製程就能拉時脈到2.99GHZ也夠嚇人了)
而intel 能與之對抗的7nm目前還沒量產呢.......
7nm都已經幾代了
打14nm才贏那麼點
反而覺得amd是不是沒善用7nm阿
每過一代擠一點效能出來
怎感覺有i家的既視感......
希望amd別學intel擠牙膏死尿性喔
eclair_lave wrote:
A14遠比想像的大規(恕刪)
並不意外,APPLE一直有CPU /GPU design 實力,早期跟IBM的POWER MAC就是APPLE自己design,IBM代工

因為又要做design又要做晶片成本太高,後來IBM玩不下去APPLE才找INTEL
惡魔印記666 wrote:
7nm都已經幾代了打14nm...(恕刪)


這樣讓下頭排位的第二代10nm+ 1185G7不是很尷尬?

2018底初次量產發售至今發展了三代結果還是沒能取代掉14nm++


明年就算11代ipc兩位數提升,問題核心數因為14nm++密度差過大導致必須倒退回8C去才能容納現有插座或是壓到可容忍的熱功耗

當規模上的差異體現到實際應用時,規模倍差造成得算力差距就不是還能講單線程贏一點點那麼輕描淡寫帶過了
小龍鐵金剛 wrote:
A14畢竟是不同平台(恕刪)


樓主那圖比的是單核效能,11代低壓U的單核性能真的強

但是終究是個低壓U+4C8T,單核性能強有個毛用

然後宏碁那台本來性能調整就差+只有4C8T的規模才會那麼糟

intel給11代低壓U的功耗建議是18~28瓦

但是聯想最近搞了好幾台PL2能多高就多高 PL1 38瓦的筆電

性能提升不少,但是多核性能頂多i5 10300H的水平
惡魔印記666 wrote:
7nm都已經幾代了打14nm...(恕刪)


AMD已經把Intel按在地上了,這都叫擠牙膏,那Intel可以掃進垃圾堆了。
XiBaoBao9487 wrote:
樓主那圖比的是單核效(恕刪)


腦補兄就是用單核跑分來自豪啊

可能你對他不熟悉...

因此他說這個跑分測試才是最準確 最公正的

就是因為之前沒列出amd 5000系列
現在有了 我才來質疑牠會不會又改口說這個跑分也不準
amd作弊
知恥近乎勇 無恥近乎神勇 別對號入座蛤~~
惡魔印記666 wrote:
7nm都已經幾代了打14nm...(恕刪)


第二代而已 ....

以ryzen每一代這種進步還叫擠牙膏的話

可能你要多爬文
知恥近乎勇 無恥近乎神勇 別對號入座蛤~~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