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12900K 為 589 美金,約 NT$16,400i9-12900KF 為 564 美金,約 NT$15,700i7-12700K 為 409 美金,約 NT$11,400i7-12700KF 為 384 美金,約 NT$10,700i5-12600K 為 289 美金,約 NT$8,000i5-12600KF 為 264 美金,約 NT$7,350這差距太臭了愛不夠買不下去,ptt一堆i粉猛反串便宜,加上板子 散熱器 ddr5 ... 光i5半套沒個2萬組不起來
我是在5950x和12900k之前要挑一個。現在看幾個重點1、板子價錢差異不大2、CPU的話INTEL便宜一點3、散熱一樣,應該都是上360水冷4、DDR5如果64GB和DDR4的64GB不知差多少錢5、硬碟已經買了pcie4的,應該也買不到PCIE5的,價錢一樣6、想買3080TI,但不知有沒有貨,如果沒貨,INTEL就先用內顯頂一下,這價錢一樣。6、其它電源機殼一樣。關鍵1、64GB的DDR5的價差有沒有辦法差在CPU的價差內2、整體效能12900K有沒有贏5950X,不玩遊戲最重要的就是效能。最希望的就是12900K在DDR4的效能上贏過5950X,這樣就名正言順買DDR4的12900K了。另外想問一個技術原則問題,我一直想不通,這次12代有大小核之分,為了就是效率,小核的目的是省電?(有錯請更正),但小核再省電,總體耗電量這麼高,那小核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不如全部設計成大核,反正本來就費電不是嗎?
hdg8gg wrote:我是在5950x和12900k...(恕刪) 小核的目的在衝某些能平行運算的跑分,希望在8大核規模盡量貼近5950X的跑分,對於市場銷售比較好看。至於8核以內應用,配合優化過的軟體,應該是碾壓Ryzen的小核心設計。還有同架構能通吃桌機/筆電市場。靈活性較高。
hdg8gg wrote:我是在5950x和12900k之前要挑一個。現在看幾個重點 5950X是去年產品,已經賣一年多12900K要對應的應該是明年初3D快取的6950X至於5950X跟12900K誰較強...多半應用相信是12900K較強...(晚一年半的產品再不強Intel就要解散了不過Intel自家PPT還是有遊戲跑輸5950X跟打平的...基本上再等等兩三天就會有大規模測試了...別急~先停看聽一下
hdg8gg wrote:我是在5950x和12900k...(恕刪) 12代光八核大核的功耗就比11代高了如果加到10核以上那就悲劇了所以才提前搞大小核設計小核原本的目的是低頻、低功耗、高效(低功耗下)、低熱、低成本但是如果跟大核放在一起就只是「雞肋」有等於沒有因為在桌機上,功耗的承受度是可以高一點的這樣小核的「高效(低功耗下)」就失去了意義而且預設是:大核→小核→大小核也就是主要還是大核先跑可以低負載才換小核全體高負載才換大小核所以才會有部分的人(包括我)覺得那個只能是跑分核別忘了當你在玩3A大作的時候CPU是全速在跑的大家都在看效能沒有人會管功耗的好玩的是小核是可以關的而大核的avx512是可以開的(後來又留下?)而avx512其實是對遊戲性能有幫助的那如果你關了小核同時開了avx512→效能反而更好…那就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