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強遊戲主機,13900K遇上最強下吹式風冷,裝進ITX小機殼,能同時滿足[強、靜、美]的需求嗎?


DARK ROCK TF 2
這顆散熱好像更強, 一大一小橫式雙塔
恍似
支援230瓦TDP。應該跟我的差不多。我的可以跑到253瓦,不曉得散熱效果差多少?
SGR 0418
我也考慮用下吹式, 為了以後PCIe 5.0 SSD 的散熱
我不太想潑你冷水!但是就加減講一下好了
電馭叛客 2077我家的e5 2697V2 當初跑的時候用不到30%的使用率(只測開頭)
我那時候測的時候還懷疑cpu是不是壞了.仙卡還是用gtx 1070ti跑4k畫質每秒60張的
cpu溫度嗎也沒你這樣高

Cinebench R23這套軟體說穿了就是「跑分歡樂軟體」他是今年出的
自然是對映當年度的cpu來測試的.老cpu的話自然就跑不太高了

以下是E5 2696 V3 實際跑1080p的影片(畫質4k60fps事實上也差異不太)


---------------------------------------------------------------------
目前沒啥人能解說關於e5 V1 v2 v3 V4 的事的話我就簡單一點解說好了
遊戲軟體再怎麼開發他還是用遊戲工具軟體下去策畫開發的
再過5年看看能不能有遊戲把e5作掉的大作出現了!
對了!我忘了給對方截圖了..........


----------------------------------------------------------
對了!開版的圖我也順便截一下好了!看的懂就懂看不懂就算了.....

dkdon1009
神又來了 洋(真)垃圾之神?
dkdon1009
以下是E5 2696 V3 實際跑1080p的影片(畫質4k60fps事實上也差異不太) ? 數學老師在哭泣
啊!忘了解說INTEL的策略了 E5V4當年在銷售的時候他也是有作另一個型號出來的
INTEL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型號的CPU最後的下場竟然是流落到台灣的二手市場
就跟當初人家問我關於 E5 2697V2 E5 2696V2的事一樣的意思
我只淡淡的回「兩者差異不大」!
Intel® Xeon® 處理器 E5-2699 v4

看完後再看另一型號的CPU圖


你知道的咩!型號改一改再賣就可以了..............還外帶變種的雙CPU主機板
這下INTEL跟AMD沒被這顆踹到太平洋我想也很難了!
----------------------------------------------------------------------------
看吧!E5 2696V4用RTX 3080 玩遊戲的影片兩三下就找到了
4K畫質下看就知道CPU的實力怎樣了(YOUTOBE的影片滿好找的)


-------------------------------------------------------------------------------------
Cyberpunk 2077 如果讓玩家怨念很深的話!我就提供一張圖片給玩家看好了

以上這個不用我解說了.在家中玩沒什麼差的!
dkdon1009
用這種垃圾玩 沒啥好優越的啊
andy1013001 wrote:
我不太想潑你冷水!但是就加減講一下好了
電馭叛客 2077我家的e5 2697V2 當初跑的時候...
cpu溫度嗎也沒你這樣高


第一個影片特效中等...
叛客2077這種科幻風格遊戲1080P還無法特效全開就別PO了,
GTX1070Ti開的起光追60張再說

然後E5用的是240水冷轉數模式全開,
來笑樓主 ITX單風冷低轉數的13900K???


水冷贏風冷...啊不就好棒棒 (有用眼睛嗎)
第二影片E5的FPS還會掉到30幾張...是PO來搞笑的?

請不要再那邊偷換概念,
整樓重點是旗艦處理器塞進 ITX,
你要不要把E5+GTX1070Ti像我們這樣塞進A4 ITX大小再來?


andy1013001 wrote:
Cinebench R23這套軟體說穿了就是「跑分歡樂軟體」他是今年出的


R23是今年(2022)出的???
大哥麻煩您訂個機票...先回來地球再發文好嗎?
不然訊號從火星傳回地球差不多是兩年,時差蠻高的...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恍似
跑車&拖板車各有所好,逛街我開跑車,載貨我開拖板車。他喜歡開拖板車逛街也是他個人的喜好~
地圖上的流浪者
樓主不用跟他認真,這種人就是在秀洋垃圾的優越感,結果被抓包偷換概念
loki6865 wrote:
第一個影片特效中等....(恕刪)

忘了寫我2077的設定參數~3060Ti
解析度2560x1440,開光追,特效全高
DLSS開效能檔,幀數7x~5x,由於會畫面撕裂,
所以開垂直同步鎖60幀。

然後我有一張1080Ti,很久以前測過4K好像無法穩60幀,要關很多特效,又不能開光追,
一陣子就不玩了。

直到入手3060Ti才重新再玩,
能開光追畫面比較漂亮,
特效能開高,體積雲和煙霧很有氣氛,
幀數也比較穩。

1080Ti現在留給小孩玩麥塊了。
我強調一點「我沒有e5 v3 V4的cpu」
還有!itx這樣的機殼裝入i9及 rtx 3060ti他直接面對的問題就是散熱的問題
你用水冷cpu散熱器也一樣!itx這樣的機殼說穿了只是適合itx的機板組裝而已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的資料就介紹一下好了
(看的懂就你的了.看不懂就是個人問題了)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

第二段影片的E5 2696V4 他是雙cpu的 水冷他要花下去也是可以的
其實E5 2696V4用二個塔散散熱器就可以控制住溫度的!
人家有錢要用水冷那是他有錢............

我想開版的還搞不懂我為什麼要找e5 2696v3跟你的i9車拼吧!
他的仙卡跟你的仙卡幾乎是一樣的...........(nvidia的rtx30xx仙卡規格我幾乎看過了)
根據小道消息rtx系例的仙卡大約要出到rtx9099吧!出到了再買就好了

製作Cinebench R23 這套歡樂跑分程式的公司今天沒推出R24
.所以Cinebench R23就算成今年出的而已
我知道我知道!跑分贏很爽的..................

ps:gtx 1070ti他不認識光追是正常的.反正他跑的出每秒50幾張就可以了
要不然我怎麼把RTX系統的顯卡改名成「仙卡」算了
曾經有人問我 RTX 4090的事.我也淡淡的回「你小朋友多你就砸下去試試看啊!」
dkdon1009
幽默洋垃圾王
地圖上的流浪者
他不是幽默,而是在秀下限
感謝網友的留言讓我發現一個肓點:
「ITX機殼 = 散熱差」
實際裝了酷媽NR200後發現:
「它只是把普通中塔殼下方3個PCI-E槽裁掉」


砍掉下半部,縮短高度而已,
其散熱條件與普通空冷中塔無二致,
甚至更好,因為風流路徑更短,
能以最短路徑接觸熱源,以最短路徑離開機殼
減少風流動能因長距離移動而損耗。


當然NR200做的不止裁掉下半部這麼簡單,
它把電源移到主機板右方,進一步縮短高度
及提供33公分長,高階顯卡的可能性。
官方建議使用的SFX電源,
提供極佳的垂直風廊進行熱交換。

以上是我評選NR200為最佳綜合表現ITX機殼的原因。

「ITX機殼 = 散熱差」
大致符合A4背靠背,
或高度2倍寬度一半的細高型機殼。

NR200的風冷效率,甚至還勝過某些塔型機殼。
微醺鸚鵡
NR200 算大機殼了,散熱不會是問題。
恍似
算是提醒版眾,ITX機殼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請謹慎依需求選購。
13900K Low 幀高得離譜
這邊看到一篇有趣的測試,
關於13900K的遊戲最低幀,
也算是本篇遊戲主機的相關內容吧~

簡述:遊戲最強、最順,
不解功耗牆,253瓦就夠用,沒有負面影響。

詳細內容請自行前往觀看解讀。
恍似 wrote:
感謝網友的留言讓我發...(恕刪)

散熱問題不大啊
很好處理 做好對流就好




也可以超越 鄉民長度 來到最深處

恍似
請問大大用哪張顯卡?看起來好威。
原本想說就不回了
因為我自己是用R9 7950X,用它來舉例還滿奇怪的
不過剛好近期有幫人組了I5 12500
然後也在上面復現了類似您的13900K狀況

直接說結果,您後續測的性能依然有問題
(看別人測的不關核170~180W能跑出35000)
而在12500復現出來的狀況
除了多核出現高頻低能,連單核負載也出現高頻低能狀況
先說結果的話,建議您先將BIOS設定恢復預設
不要去調CPU Vcore Compensation
用Power Limit去限制能接受的功率即可
要進一步的降電壓先用XTU

接著附上我在I5 12500上的簡單測試
MB: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RAM:美光原生3200 16G*2
由於時間沒有很多,所以我是直接在PE裡跑的
無法截圖只能用拍照的,請多見諒

全預設多核11206
功率84.5W,頻率4.1G
單核1777
功率28W,頻率4.6G


然後我只調Offset

首先是依經驗大多沒問題的-60mV(0.06V)

然後就悲劇了,我當下看到結果也頗意外
多核5436
功率63.7W,頻率4.1G
單核815
功率24W,頻率4.6G
功率是低了,但性能直接腰斬
跟您主文章13900K只跑出11900左右類似
當然可能會說跑分歸跑分
但以上-60mV的設定明顯降低了不少系統流暢度
PE載入速度慢了,開資料夾及R23軟體也慢不少
體感像是退回了INTEL三代似的

那好,不要降那麼多-20mV就好

多核9531
功率79.4W,頻率4.1G
單核1085
功率26W,頻率4.6G
多核性能折損沒那麼多了,但單核性能依然悲劇

竟然降電壓會折損性能,那加電壓呢?加個20mV

多核12765
功率90.5W,頻率4.1G
單核1801
功率29W,頻率4.6G
有沒有很意外

如果用降功率的方式呢?
上面約64W跑出5436
那我直接調Power Limit限制在65W

多核9790
功率65W,頻率3.5G
對比降電壓,單用限制功率方式反而用更低的頻率跑出更高的性能

那結合上面的加壓20mV加Power Limit 65W

多核10659
功率65W,頻率3.3G

總之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現在INTEL的Offset會嚴重影響性能
不然之前INTEL調整真的很簡單,直接拉Offset-60mV就收工
頂多再調個各別核心頻率,抓個甜點頻率

最後想要成為最強,一定還要調整
您現在這個狀態我認為連單核性能都有折損
那單核性能都折損了,說白了除了多花錢,也不配稱為最強
言重了,只是都花那麼多錢了
如果之後換顯示卡結果卡在CPU性能沒調好張數上不去,那還是有點可惜


R9 7950X多核36099功率130W;單核1811(5.025G)功率29W
我有在板上分享就不多PO圖了
火力展示,不服來辯(誤)

然後個人也是ITX玩家,有需要可以交流交流

目前主力機機殼聯立Q58
CPU:R9 7950X
Max Boots-800,Curve Optimizer-30,Offset-0.025V,SOC 1.08V;MC 1.1V
主機板:STRIX X670E-I GAMING WIFI
(等技嘉B650I AORUS ULTRA上就會換掉,那張X670E-I跟屎一樣)
顯示卡:RX 6800 1850MHz 800mV
記憶體:32G*2 5600 C36 1.2V

NR200個人也有入手

已經賣掉了,當時丟在公司當工作機
R5 5600G+RTX 3060TI+16G RAM


櫻花版,之前拿來組NAS
R7 5800X+32G RAM
後來把NAS功能併入主力機
這個機殼就給我妹使用了
R7 5800X+32G RAM拿去賣掉回血
塞個I3 8100+12G RAM,反正我妹也很少在用電腦

最後四年前個人自組的第一台電腦,目前給爸媽使用中

當時組的配備是R5 2600X 16G RAM+GTX 1060
三年前考量當時爸媽的電腦也舊了
就換張亮機卡然後整台給爸媽用,我自己另組一台
近期更新BIOS後升級5600G繼續續命,看能否再戰四年

還有不少ITX機殼但再上圖就太多了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dkdon1009
恍似 調低電壓應該是不會壞啦 頂多...藍頻 我就調低從1.1v開始加 1.2v偶爾藍 調成1.21v.就不會了 不過也不需要去測試抓到極限啦 畢竟又不是甚麼比賽
ロリ大大
dkdon1009 最大加速頻率被我限制在5G,所以分數會比較低[鬼]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