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研究的話,添購新硬碟時的容量選擇真是門有趣的學問購買前最好先評估一下自己的使用方式譬如說沒有使用單眼或大量下載的一般使用者手上的資料量應該很難超過1T跑去買3T硬碟就很浪費所以要有個觀念:容量=金錢閒置空間隨著時間增加只會越來越廉價3T的硬碟如果以50M光纖不眠不休下載以每天下載30G計算(很難達到的目標)3個月才會塞滿這還是重度使用者的情況如果是一般使用者,可能2,3年都塞不滿按照摩爾定律推估,現在5000元的3T硬牒,一年半後會降到2500元與其買來閒置不用,還不如先花2500買1T的硬碟擋著用一年半後再花2500買3T硬牒同樣花5000元就有4T容量,而不是3T而已
Dennis520 wrote:按照摩爾定律推估,現在5000元的3T硬牒,一年半後會降到2500元與其買來閒置不用,還不如先花2500買1T的硬碟擋著用一年半後再花2500買3T硬牒同樣花5000元就有4T容量,而不是3T而已 算的好啊
Dennis520 wrote:認真研究的話,添購新...(恕刪)按照摩爾定律推估,現在5000元的3T硬牒,一年半後會降到2500元與其買來閒置不用,還不如先花2500買1T的硬碟擋著用一年半後再花2500買3T硬牒同樣花5000元就有4T容量,而不是3T而已 在台灣奸商的眼裡哪有什麼降價的定律?只有存貨太多賣不出去的時候才會降價...3T要降到2500元,只能說還早~
Dennis520 wrote:認真研究的話,添購新...(恕刪) 硬碟沒有摩爾定律... 硬碟有漲有跌 不像CPU 顯卡,只會越來越快跟降價淹水之後保固還調降希望SSD可以再便宜一點讓傳統硬碟別再囂張
k13080215 wrote:硬碟沒有摩爾定律... 硬碟有漲有跌 不像CPU 顯卡,只會越來越快跟降價淹水之後保固還調降希望SSD可以再便宜一點讓傳統硬碟別再囂張 我從320G賣3200元的時候開始大量添購硬碟這次是因泰國水患影響硬碟供應鏈要不然長期來看,硬碟價格的確有照摩爾定在走舉個例子,4T外接硬碟剛推出時約11000台幣過了將近10個月現在原價屋賣7600再過半年有機會降到5000左右而且大容量硬碟的市場其實不大漲價前想賣都賣不掉,只能降價求售現在買家忍住不買反而推升了價格的漲勢
alumic wrote:這個邏輯, 怎麼越看越不對....(恕刪) 無法理解是正常的,因為這是更深一層的市場經濟理論消費者以為只要不買自然就會降價可是農場是不等人的看看這個討論串就知道需求者眾廠商自然有恃無恐不肯降價只有消費者的需求解決才會大幅跌價要不然還是有人會忍不住進場支撐硬碟價格